严谨求实 “懿”心报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研讨会举办

严谨求实 “懿”心报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研讨会举办
2024年06月11日 10:19 媒体滚动

转自:科创中国

  “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张懿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厚德载物的品质和爱国奉献的情怀。”近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杨超号召研究所科研人员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出更大贡献。

  张懿是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绿色过程工程与环境工程专家。从“湿法冶金”到“环境工程”,张懿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亚熔盐高效清洁反应/分离新系统和新过程,并将其拓展为处理多种矿物资源的普适性新理论和共性技术,为我国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提升和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张懿特别喜欢马克思说的这句话,她深知科研道路无坦途,只有挺膺担当、勇毅前行,才能登上科技高峰。

  20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铬渣重大污染问题,张懿率先提出了“清洁工艺”研究方向,并将铬盐清洁工艺研究作为传统产业绿色化的切入点。她还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佐虎合作,带领课题组承担了“铬盐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立项攻关的第一个清洁生产项目。

  通过对铬盐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更新,张懿等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工业性试验,最后形成了“亚熔盐液相氧化与钾碱再生”的铬盐清洁生产技术新体系。通过该技术体系,重化工铬盐行业首次实现清洁生产和铬渣的零排放,完成万吨级规模的产业化示范。铬的工业回收率达到98%以上,比传统工艺提高了20%,铬渣源头减量80%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项目研发期间,张懿身体力行,长期在化学毒性环境下连续工作。为确保实验数据的稳定、可靠,她需要在很长时间内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实验,没有节假日、没有休闲时间。

  “我印象当中张老师做事特别认真,尤其是写材料。项目申报材料提交上去后,因为觉得不满意,张老师往往要求退回,然后再一遍遍修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没普及,有些文件是她用剪刀一个字一个字剪下来再粘贴上去的。当时张老师是四室(湿法冶金研究室)主任,四室有一个传统是对实验数据要求很严格,需要重复确认三遍以上,张老师总是率先垂范。”张懿的学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郑诗礼回忆道。

  201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院士曾撰文写道:“这些年间,我对张懿院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她既可以优雅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也可以不顾疾病缠身坚守在生产一线。到如今,张院士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却依旧兢兢业业地奋战在科技创新第一线。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让这位老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奉献、付出着?我想只有胸怀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心无旁骛,始终坚守。”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