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个多月便提前终止,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提前退场,原因何在?

成立一个多月便提前终止,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提前退场,原因何在?
2024年06月01日 15:16 媒体滚动

  财联社6月1日讯(记者 沈述红)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在当下的资本市场正频繁上演。

  仅5月30日当天,便有民生理财旗下两只产品以及华夏理财旗下一只产品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的公告,其中即将提前终止的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2号成立自5月23日,至今仅一个月出头。此前的5月24日,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3号也发布了提前终止公告,而该产品从成立至提前终止日的运行时长也不足两月。

  上述提前终止情形只是银行理财产品管理现状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理财产品公告将提前终止。在过去的2023年,更是有超2000只产品被提前终止。在此背景下,还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以调整投资者预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品“提前终止”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适应净值化时代的一种方式,这其中既有市场调整、宏观经济形势变幻、突发事件的原因,也有规模缩水、份额持续“迷你”等原因。虽然,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在庞大的理财市场占比相对较低,但提升产品风控能力以及投研队伍研究管理水平和资产配置能力,在当下的重要性已然凸显出来。

  理财产品成立仅一个多月便提前终止

  5月30日,民生理财一连披露了两则产品提前于6月4日终止的公告,涉及的产品为民生理财富竹安盈一年封闭1号和民生理财富竹安盈一年封闭8号,相关收益分配将在提前终止日后两个工作日内进行。

  对于产品提前终止,民生理财给出的理由是“为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

  无独有偶,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2号也公告称,根据市场及投资运作情况,为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利益,经审慎评估,公司决定于6月5日提前终止该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产品成立于4月26日,至今仅一个月出头。据wind数据,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2号认购规模仅41万元,成立以来的收益为0.22%。

  此前的5月24日,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3号也发布了于5月30日提前终止的公告。该产品成立于4月9日,认购规模为35万元,至今运行不足两月。在产品费率上,其固定管理费费率为0.2%,托管费费率为0.02%,销售手续费费率0.3%。另外,在4月3日和5月6日,华夏理财两度发布关于该产品开展费率优惠(也即降低固定管理费率)的公告。

  5月11日,中邮理财亦公告,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为维护客户利益,产品管理人拟于2024年5月22日提前终止中邮理财邮银财富·鸿锦两年定开5号(财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产品成立于2022年5月23日,其说明书显示,若产品存续期内,连续10个交易日总份额低于1亿份;管理人有权提前终止产品。据公开信息,该产品成立一年多以来的规模多徘徊在7000万元至7500万元之间。从这个角度看,中邮理财邮银财富·鸿锦两年定开5号(财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或与产品总份额持续低于1亿元相关。

  不过,在业绩层面,该产品的表现并不难看。截至产品的提前终止日,中邮理财邮银财富鸿锦两年定开5号(财富专属)近一年的收益为4.94%,其中今年以来的回报为2.71%。持仓方面,这一产品一季度末主要持有了23华宇集团MTN001、24荆门高新PPN001、20招商银行永续债01、23新希望SCP001等债券。

  事实上,上述提前终止情形只是银行理财产品管理现状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数只产品公告将提前终止。在过去的2023年,更是有超2000只产品被提前终止。

  在此背景下,还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如5月28日,光大理财阳光橙安盈季开7号理财产品公告,其A类份额、B类份额、D类份额、H类份额、I类份额、K类份额自6月6日开始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调整前调整前
调整后调整后

  盛京银行添益系列理财产品 一个月定开 01 期、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最短持有28天理财产品、平安理财新卓越一年定开 5 号固收类理财产品、等产品在近期均对业绩比较基准作出了调整,以修整投资者预期。

  因何提前退场?

  通常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后,投资者的最终收益会按该理财产品实际持有天数来计算,提前终止日到资金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

  对于当前理财产品日渐频繁的“提前终止”现象,有银行人士认为,这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适应净值化时代的一种方式。鉴于过去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业绩与预期收益有所偏离,一些超出市场预计的突发事件也可能影响到理财产品的持仓收益。在此背景下,理财机构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会提前终止产品,这也是兑现已有收益,避免他们未来受到更多损失的的一种方式。

  “对于那些规模缩水、份额持续迷你的理财产品,理财机构出于节约成本和调整产品结构的考量,也可能会做出提前终止的决定。”上述人士补充道,有些理财产品在合同中设置了明确的终止条款,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触及终止条款的情况,理财产品也会发布相关公告。

  另有银行渠道人士坦言,这种提前终止的现象在2022年四季度以后开始频繁出现,彼时,资本市场的频繁波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受到较大影响,大批投资者开始赎回产品。在机构层面,因为这种市场变动提前终止产品的情况也愈发频繁。

  “总体而言,在庞大的理财市场,提前终止的产品占比还是较少的。”该人士称,即便如此,不少银行理财机构也已经意识到了提升风控能力,以及投研队伍研究管理水平和资产配置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投资者体验,从而保护他们的利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