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狂人”讲北斗,狂的底气从哪来?

“北斗狂人”讲北斗,狂的底气从哪来?
2024年05月26日 11:21 上观新闻

今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30周年。如今,不仅太空里有了稳定健康运行的“中国坐标”,北斗系统更是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

天边的北斗是如何走到我们身边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发挥着什么作用?近日,《开讲啦》邀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解读我们身边的北斗。

01

“北斗就像空气

不易察觉却无处不在”

“当你站定抬头,头顶上有多少颗北斗卫星?”

节目中,林宝军展示了一幅分布图,图上有31颗北斗系统可见星,比另外三大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的卫星相加都多。“可见的星越多,定位速度就越快,精度也会更高。”

虽然有如此多的可见星,但在生活中,我们似乎很难察觉到它。对此,林宝军说:“北斗系统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离不开、但是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清晨闹钟的准时响起,是北斗与5G配合的精准授时;楼下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通勤大巴选定的最优路线、预知红绿灯倒数的读秒,是依靠北斗进行的精准定位与导航;而在演唱会的抢票环节、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之中,北斗卫星也在时刻为其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

此外,北斗还在亚太地区配备独有的3.6万公里高度地球同步卫星。“这些卫星站得高看得远,信号不易被城市中的摩天大楼遮挡,导航的可用性、连续性相比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会更好。现在开车感觉导航系统越来越好用,原因就在这里。”林宝军解释道。

02

“北斗狂人”建北斗

从“别垫底”到超越昔日霸主

林宝军有个外号叫“北斗狂人”。“狂人”指他敢用新技术,甚至使用世界上从未使用过的技术。

在航天系统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航天器上采用的新技术不超过30%,但北斗三号研发时用到了超过160项关键技术,创新程度超过70%,很多世界上没有用过的新技术,林宝军都实践在了北斗三号的设计中。

在他看来,新技术不等于不可靠,如果配合成熟的部件和工艺,再把试验做透,这样就能迈过“学也学不来、买也买不来、绕也绕不过去”的坎儿。

其实在北斗设计初期,大家设定的目标是“别垫底”——“当团队年轻人都老的时候,北斗可以与GPS相当,这辈子就不白活。”

然而,“而立”之年的北斗系统已经超额完成目标,甚至从性能上已经超越了GPS。林宝军骄傲地评价自己的团队:“发射北斗三号首发星的时候,81个人,平均年龄31岁,用了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干了GPS-2到GPS-3二十年要干的事,而且都干成了。”

为提高定位精度,北斗系统研发团队在铷原子钟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精度更高的氢原子钟。为了让钟更好地工作,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无缝切换技术。“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同时工作时,氢原子钟出问题可及时切换铷原子钟,时间为20皮秒(一万亿分之一秒),用户几乎无感。”

03

“专业对口”重要吗?

林宝军现身说法

高考季和毕业季即将到来,对快要填报志愿和找工作的小伙伴来说,很多人会纠结于“专业对口”这个问题。

“专业对口”到底重要吗?“不对口”又会怎么样?在节目现场,每升一次学就换一个专业的林宝军现身说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三十岁之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不错了。黎明前的黑暗最是难熬,请多坚持一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