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工程师黄佳乐:让无形数据化作有形生产力

武铁工程师黄佳乐:让无形数据化作有形生产力
2024年05月26日 12:4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杨黎君

5月24日,黄佳乐从武九客专线大冶北高铁钢轨打磨通宵作业现场,风尘仆仆赶往江苏参加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十三届颁奖大会,接受“茅以升科学技术铁道工程师奖”表彰。他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2023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师。

今年36岁的黄佳乐是武铁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机械化维修四车间副主任,他在大型养路机械“战场”上创新实干,用奋斗的青春诠释了党员本色。

2015年,黄佳乐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步入该段工作。凭借专业对口优势,迅速进入该段承接的国铁集团重点课题组,研究高速铁路钢轨精确打磨方案。由于钢轨打磨前、后的廓形数据差会形成偏差,他负责钢轨打磨前后的廓形偏差分析。

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和团队面临的首个关键技术壁垒,就是以前人工分析数据偏差存在分析慢、误差大、人工多等难题。于是,他想方设法提高偏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

“难题是攻关的好机会。”黄佳乐采用电脑编制偏差计算程序,从数值分析软件找到突破口,创新编制钢轨廓形偏差计算程序,实现天窗点内打磨施工质量的快速、准确分析,突破人工分析效率低的瓶颈。  

“原来20个钢轨廓形,人工分析耗时约100分钟,现在缩减到10秒,分析效率提高近600倍。”黄佳乐说。

为让旅客乘坐列车更舒适平稳,钢轨打磨得更平顺,打磨出的钢轨廓形必须要满足轮轨接触关系,接近钢轨目标廓形。

“钢轨承载旅客千千万,在拳头宽的钢轨表面动刀子,要慎之又慎。通过新程序快速、精准分析计算偏差,偏差值越小,越接近钢轨目标廓形,旅客乘车越舒适平稳。”谈及数据的精准性,黄佳乐严肃地说。

当钢轨顶面的偏差绝对值超过0.2毫米时,就不接近目标廓形,需要再次打磨钢轨后,用偏差计算程序计算,反复多次,直到实现偏差绝对值控制在0.2毫米内的目标,这相当于2张A4纸的厚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奋战,该课题终于通过国铁集团评审验收,实现产品化,钢轨精确打磨方案填补了国内钢轨打磨的技术空白,并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武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随后几年,通过算法优化、扩展,该计算程序延伸至道岔打磨车、钢轨铣磨车等大型养路机械,解决了高速铁路新型铣磨刀盘研制等5个难题。

“数据看似无形,却能转化为有形的生产力。”黄佳乐将心之所想付诸行动。

9年来,数九寒天、烈日当空,他风雨无阻,带领职工施工的足迹遍布武铁所有线路,累计施工里程达18000公里。他从操作工、车间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机械设备科工程师、车间副主任,一步一个脚印,淬炼成长为具有“硬核”实力的技术大拿。

“我的电脑从不离身,没有电脑就没有安全感,坚持每年写1篇高水平技术论文。”黄佳乐说,过去的成绩与荣誉只是前进路上的起点,大型养路机械的技术创新没有终点,唯有磨砺沉淀、奋斗才会彰显厚重。

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钢轨 武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