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服OpenAI,强取阿里8亿美金,90后创业1年拿下世界第一

打服OpenAI,强取阿里8亿美金,90后创业1年拿下世界第一
2024年05月26日 11:28 界面新闻

文|闻道商学苑

2019年,26岁的杨植麟拿下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

这个常人要花6年修完的学业,他只用了4年。

期间,杨植麟还伙同Google同事,一起训练了基于Transformer的语言大模型。接着,作为第一作者,他又与谷歌、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发表了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XLNet。

01 蛰伏3年出手,1年做到200亿

博士毕业后,杨植麟紧张筹备着回国创业计划。

而在全球范围内,AI人工智能也走到了指数爆炸的前夜。所有人都以为杨植麟要在AI大模型领域激流勇进、大干一场。

但意外发生了,杨植麟默默回到了读博第二年(2016年)创立的循环智能,继续做着服务AI大佬的工作。

杨植麟曾有复盘,“很多事情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做,才能事半功倍。要做一家独立的 AGI 公司,必须要选对时间点。”话里话外,2019“不对”。

2021年底,循环智能拿到了博裕与红杉联合领投的3800万美元融资。但杨植麟这个名字,依旧没有在行业掀起多大浪花。

直到2022年下半年,ChatGPT用数周斩获上亿用户的辉煌战绩,宣告了大模型在2C领域的爆发。

杨植麟终于觅到了自己出场的时机。2023年3月1日,他马不停蹄的创立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并用上了自己的英文名-Kimi。

像一只蛰伏了3年的猎豹,当猎物出现后,杨植麟选择了迅速出击。而Kimi 也开启了以月为单位的“光速”融资。

当年6月,Kimi完成了超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次年2月,Kimi完成超10亿美元A轮融资,红杉、阿里、小红书都是背后金主。另据阿里财报披露,该公司于2024 财年向月之暗面投资 8 亿美元,购入36%的股权。

3个月后的今天,Kimi被证实敲定新一轮融资,新入局者有腾讯、高榕资本,融后估值30亿美元,约217亿元人民币。

资本用脚投票,Kimi异常能打。

kimi推出5个月后,其产品可支持的无损上下文长度限制从20万字提升到200万字,而GPT-4.5 Turbo也只能处理20万个单词。今年3月,Kimi月度访问量环比更是增长了321%,一度火到宕机。

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历来用产品说话,杨植麟尤胜他的前辈。

一个月前,作为出资方之一的Monolith砺思资本采访中,让杨植麟分享“一件最近很重视且正在推进的事情。”杨植麟给出的回答是,“最近在搞产品,搞产品,搞产品。”

重要的事,说了三遍。但对于如何搞产品,杨植麟的思考更具颠覆性。

他认为传统互联网和AI产品最大的区别,前者是先设计后制造,后者是通过制造完成设计,比如让产品具备很强的in-context learning 的能力、instruction following的能力,就是一个在制造中完成设计的过程。

这些思考,很多源于创立kimi前的那段摸索与蛰伏。

在国内最早的大模型竞逐中,没有深度涉水的杨植麟甘愿充当配角:但别人走过的坎儿,踩过的坑,他一个也没拉下。

或许也是基于此,kimi创立后出奇的顺遂。如今已如洪水猛兽般,一泻千里、席卷天下。

02 杨植麟“套现”,kimi向用户要赏

在kimi最火的当下,国内大模型厂商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

先是幻方的一元策略,接着是字节跳动将豆包降到“厘时代”,再之后阿里宣布通义大模型降价97%。最后,愤怒的百度抛出王炸,大模型全免费......

对此,猎豹董事长傅盛曾在朋友圈发文:“降得最凶的是有云服务的大公司,通过大模型来获取云客户,羊毛出在猪身上,降得起。但大模型创业公司没有这样的生态,必须另寻商业模式。”

杨植麟也在为kimi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只不过,这次他站到了行业对立面:kimi开始向用户要赏、收费。

此前,Kimi上线了6个段位的打赏功能,从5.2元一朵小红花、9.9元加一个鸡腿,直到399元直接开启登月计划。

一旦用户完成付费,页面就也跳出相应的动画特效。体验感是被拉满了,但这也引来了海量吐槽“kimi罢工不干活了”“kimi对用户购买力分层,我用不动它了”。

同样是聚焦2C,王小川却认为Kimi的打赏功能“很惊艳”:打赏是把大模型当成一个伙伴来对待,“这是正确的商业理念”。

但同时王小川话锋一转,“但现在就收钱这件事情,似乎意义不大。”

从行业大模型拼命降价,到kimi逆势收费,不按套路出牌的杨植麟再次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这只是开始。

4月23日,界面新闻曝出,杨植麟通过售出个人持股已套现数千万美金,“创始人及相关人员套现金额在4000万美金”。

随后,月之暗面回应消息不实,但舆论似乎没有平息的迹象。

或许应了那句,人红是非多。网友喋喋不休的争论,也在另一维度凸显出kimi不菲的市场价值以及杨植麟巨大的个人能量。

03 野心者的思考,从0到1创立新组织

30岁的杨植麟已然足够传奇,但比商业成就更有趣的是他的思考。

杨植麟不是单纯的技术狂、产品控,也不似一个纯粹商人,而是像一个深邃思考的企业家。

当被问到“你现在深信不疑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杨植麟的回答不是kimi产品多好、用户多少,未来会取得怎样的商业成功,而是“AGI公司需要一个从0到 1的新组织。”

很多时候,创业第一步谈组织,十分空洞,也没有说服力。但对于杨植麟和他kimi,我们或许要另眼相看。自创业起,kimi就是这样做的。

“对一个 AGI 公司来讲,最核心的还是组织本身,因为所有的技术都是通过组织生产出来的,而组织核心又是人,如果你没有合适的人,光在那谈管理,或者说合作,其实都是空的。”

《华为组织力》曾提到,比起战略,更重要的是让组织持续不断地有活力!

《基业长青》一书也指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是“造钟”而非“报时”,前者就是一种组织机制,它是驱动企业长期发展、直至“基业长青”根本保障。

每一个看中组织的创业者,往往都有极高的抱负与野心。杨植麟也属此列。

他选择创立月之暗面,正是基于宇宙“第一性原理”。可以将其看作一种Scaling Law规模化定律。每N个月,模型计算量便会有指数级提升,以此去驱动智能能力的提升,最终通过手机、智能硬件帮助每一个人AI实现。

这个理论并不抽象。几十年前,大家都将IBM视作全宇宙最亮的星辰,并预期它可持续发光。但微软靠着几个创始人,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对IBM的颠覆。

放在kimi身上,这个时代赋予AI的巨大机会,就是现实中的第一性原理。

野心之下,杨植麟很多方面都展现了极其务实的一面。他认为“(产品)能用、好用,比其他所有东西都重要”。

出于正确时间节点的思考,2019年杨植麟虽然看到了大模型在变大的趋势,但没有触及每个人都能用的状态,于是选择了蛰伏、蓄势。

直到2022年底,GPT-4横空出世.......在杨植麟看来,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AI to C的机会。

“有点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微处理器,突然某一刻,所有条件都成立了,它彻底变成了一个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技术。而且随着规模化定律持续,它还能再进一步指数式放量增长。”

此后,开启加速度的kimi完成了创业一年3融资、估值200亿的壮举。

但杨植麟心中,又非全是商业。

如其所言,“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不能只有技术和产品,更要有人文底蕴的。要去看它底层的文化和价值观,要做有灵魂的产品”。

所有这些,成就了杨植麟与kimi的非凡。

04 从摇滚到创业,全身带着颠覆劲儿

巨大的商业成功,将杨植麟推入了全球大模型领军人物的序列。

不少人将他看作李彦宏“第二”。他们的人生的轨迹确实有些相似:学霸、海龟、技术大拿、海外从业经历,李彦宏31岁创立百度,如今杨植麟也31岁。

更重要的是,两者都身处大模型赛道,都坚信闭环的价值。李彦宏头顶中国大模型“第一人”光环,杨植麟则是Transformer-XL与XLNet两篇重要论文的第一作者,两者均涉及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核心技术。

但也有人直言,与功成名就的前辈李彦宏相比,杨植麟的模版应该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两者都聚焦大模型创业,一个是全球大模型的领军人物,一个是中国大模型创业的新晋旗手。

就财富而言,杨植麟在李彦宏与山姆奥特曼面前还算后浪,但这个年轻人身上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个人魅力。

进军AI大模型后,杨植麟与金沙江创投基金朱啸虎有过一场激烈争锋:前者坚信闭源底层大模型的价值,后者出于商业化考量,只投大模型应用层。

尽管路线迥异,但朱啸虎不禁也为其人折服:中国的基础大模型公司,我一家也不会投,但坚定看好杨植麟这个人。

尽管金沙江创投没有直接投资,但身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的张予彤,却牵头促成了月之暗面与阿里之间一笔近10亿美金的融资。而此前,金沙江创投也参与了循环智能的多轮融资。

而在2019年清华一个活动会上,同是月之暗面投资人的砺思资本曹曦便一眼看出杨植麟的“潜在与不凡”:这个创业者有灵气、有意思。

杨植麟之所以屡屡被资本看中,或许在于其从内而外散发的那股不按常理出牌“颠覆劲儿”:不断反叛、并打破常规。

高中时,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他被选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班,之后杨植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夺得广东赛区一等奖,因此获得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

但这年,杨植麟还是凭自己努力在高考中拿下了667高分,远超清华大学在广东的录取线。

最初,杨植麟在清华热能工程学的好好的,但大二时他又决定转入计算机系。这个决定,是其科研与创业的前提。

此外,作为第一作者,杨植麟发表的XLNet也在20项任务上超越了Google BERT,还被多家媒体评为2019年全球最重要的论文top 10。这篇论文,也是2019年度全球所有NLP论文中引用数量最高的(截止20年6月)。

但就是这样一个超强的理工技术天才,却一直有个做摇滚歌手和流浪诗人的梦。

在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特等奖学金评选中,杨植麟简介里有一段材料:组建摇滚乐队splay tree(取自一个数据结构),充当鼓手。

当然对杨植麟而言,摇滚不算一个梦,它的精神本质与创业相通。他甚至认为,对自己(人生)启发最大就是摇滚。

而摇滚和创业都代表了一种反叛和打破常规的精神。一如月之暗名最核心本质的内涵:创新、长久、第一性原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