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乡村映皖韵

转自:农民日报

  安徽省从2021年起在全国创新性开展绿色能源村镇的创建工作。目前,全省已创建完成了8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园区),示范区域内绿色能源使用率达50%以上,有的比示范建设前提高15%以上,已基本实现了区域性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民生活低碳化、乡村产业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助力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首批入选的示范村镇,深切地体会到了绿色、清洁、低碳能源为乡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风尚。

  村里用上天然气

  走进霍邱县石店镇双庄村,只见工人正争分夺秒地铺设生物天然气输气管道。村党支部书记池刚兴奋地介绍,再过两个月,双庄村管道线路铺好后,150户村民就可以用上安全、绿色、价格低廉的生物天然气了。在安装前,他们进行了测算,安装成本每户1500元左右,使用集中统一的生物天然气,不仅清洁、环保、高效,要比使用普通的瓶装液化气价格便宜一半,且管线统一、安全整洁,所以村民积极性都很高。双庄村能用上生物天然气,得益于距离该村5公里的霍邱徽沼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规模化沼气工程。

  霍邱县是农业和畜牧业大县,石店镇大大小小的鸡、鸭、鹅厂就有数十家,为了解决大量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难题,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石店镇工业园区建设了这个以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并配套建设了集中供气管网。当地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将多个生态农业和清洁能源项目有机结合,整村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形成生态农业全产业链,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形成了低碳乡村典型模式,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记者在霍邱徽沼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车车的畜禽粪污被运送到投料车间后,通过高温发酵等技术处理,变成了沼气储存在巨型的罐体内,再通过净化提纯设备,生产生物天然气。公司相关负责人杨皓森介绍,该工程年产天然气360万立方米,年发电并网800万千瓦时,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园区内数十家企业供气,另一方面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优质生产生活用能,对当地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提高了农民生活低碳化水平。工程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节约标煤3.2万吨,促进区域性农业农村领域节能减排,有利于农村环境清洁化。公司不仅可以解决当地30余人的工作岗位,上下游产业还带动了300余户农民就业,提高了乡村产业高效化水平。

  在双庄村流转的8000亩高标准生态农田里,小麦长得粗壮结实。记者看到,田间装有自动喷灌设备,徽沼公司生产出的沼液通过管道可以直接输送到农田里,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漫步双庄村中,一派美丽和谐的景象。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屋顶上铺设统一的太阳能光伏板,村道路两旁全部使用了太阳能路灯。距离村委会不远处,还建造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最近计划买一台新能源汽车开开,有了充电桩,以后我的汽车充电就方便多了。”村门口开超市的老板王心告诉记者,在村“两委”的宣传动员下,自家屋顶上自费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天的光伏发电基本上能满足全家电源的使用,电费从以前的每月200多元下降到现在的几十元。绿色低碳新能源不仅使家庭炊事做饭干净了不少,还降低了平时生活开支,也给生活出行带来了便利。正是用过了新能源,才知道它的好处。

  青山绿水“变”能源

  村庄道路整洁、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让人心旷神怡。走进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响水涧村龟山自然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头装有太阳能光伏板的健身器材。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生成的能量消耗通过光伏电能就可以显示在自动显示屏上。“这样先进的健身器材竟然下乡进村了,农村生活现在比城里还好。”当地村民感叹道。

  离村庄不远处建有一个原生态的信德体育公园。走进公园,四处青山郁郁葱葱、湖面波光粼粼、风光旖旎秀美。在偌大的湖面上,铺设了规模化水面光伏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于今年建设完成,发电量达到800多万度。通过渔光互补有效遮挡了光线,减少了水面蒸发;同时盘活了闲置资产,为村民创造了收益。在公园里,还有一座占地不小的光伏太阳能餐厅。“这里可容纳近百人用餐,附近村民的红白喜事都放在这里办。”村党支部书记赵玉云说。

  沿着山路往上走,来到国家电网投资建成的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2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可分为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部分。电能难以储存,抽水蓄能电站便充当了电力系统的“充电宝”。在电力系统电力富余时,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抽水到高处储存;在电力不足时放水发电,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调频、储能、事故备用等多重功能,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增加新能源电力消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利用乡村资源保障电力安全,上游还将再建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未来将打造成农文旅结合的网红‘打卡地’。”三山区农村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种养结合产业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地处皖北的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矿南村的信达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园内,记者看到,这里建有设施蔬菜大棚200亩,果园300亩,粮食种植200亩,猪舍占地300亩,畜禽粪污处理与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占地200余亩,形成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的产业模式。

  宿州信达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世见表示,为了解决养殖场粪污处理问题,园区建设了4组8个大中型沼气发酵罐、1万余方的厌氧塘和好氧塘各1处,形成了总量为5000立方米发酵罐、4000立方米贮气罐的大型沼气生产规模,可日产沼气4000立方米,年可处理农作物秸秆2万吨,可处理畜禽粪污6万吨,厕所粪污1万吨。通过专业设备,生产出来的沼气经过净化,可达到入户使用标准,同时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也可以直接施用于农田中,追肥时依托现有的灌溉池或者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为矿南村周边村民实现沼气供户430余户;餐饮、酒店、洗浴等服务行业20户。如今,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发生产商品化有机肥“信利达机肥”用于信达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园以及周边乡镇农作物种植,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土壤特性。

  据矿南村“两委”负责人介绍,村里拥有耕地6470亩,通过绿色能源村镇的创建,推广应用沼液、沼渣以及固体有机肥,实现有机肥推广应用5500亩以上,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既利用了废弃物资源,同时又增加了肥源,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该村以规模化沼气工程为纽带,构建出“秸秆及粪污利用+沼气集中供气+有机肥推广+零碳乡村建设”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布局,点亮绿色能源“新动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