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站不住脚

欧盟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站不住脚
2024年05月24日 05:56 中国青年报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5月1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总理朔尔茨(左)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反对对华加征关税。视觉中国供图

    5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将结束对两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此前,这两家中企竞标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的一个太阳能项目,欧盟委员会却依据所谓《外国补贴条例》,以“两家企业都获得了‘扭曲’欧盟市场的政府补贴”为由,对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最终迫使其退出竞标。这是近3个月以来,第二起中国企业因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被迫退出欧盟国家项目竞标的事件。

    自欧盟《外国补贴条例》2023年7月12日生效以来,欧方根据这一条例发起了3次深入调查,3次全部针对中国企业。对于欧盟持续叫嚣扩大对中国企业反补贴调查的行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彦红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根本站不住脚,欧盟持续发起对华反补贴调查本质上是由于本土产能和竞争力不足,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

    接连挑起多项“补贴”调查

    据英国路透社5月16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已经对从中国进口的镀锡钢(俗称“马口铁”)发起反倾销调查,以评估从中国进口到欧盟的产品是否以过低价格销售。欧盟当日称,该项调查将持续14个月,欧盟可能在7-8个月收临时关税。

    近4个月以来,欧盟陆续以所谓《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企业发起多项调查: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就所谓“补贴”问题开展深入调查;4月9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在欧盟5国的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调查;4月24日,欧委会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对一家在欧盟从事安全设备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进行突击检查”;5月13日,在隆基德国公司和当地企业联合体、上海电气英国公司及香港公司联合体两家竞标罗马尼亚110兆瓦太阳能园区开发项目的公司撤回投标后,欧盟委员会结束了上个月启动的深入调查……

    对此,欧盟中国商会近日表示,再次对欧委会在《外国补贴条例》下“选择性”信息披露和涉嫌对中企歧视性执法表达关切。商会指出,在同一个罗马尼亚光伏园建设招标中,其他非欧盟实体参与相同招标过程并未受到类似调查,这种选择性执法引发外界对欧方公平性、客观性和一致性的质疑,欧方举动也将对中企在欧声誉和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如今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停摆,原先有关的补贴政策约束力也在减弱,因此有关‘补贴’的标准很难衡量,这给了欧美针对中国企业‘补贴’问题做文章的空间。”孙彦红分析说。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此前暗示,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正在“向前推进”,可能在“暑假之前”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据分析人士预测,欧盟今年预计会有更多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这些调查甚至可能会延伸到中国的海外工厂。

    欧盟内部对华态度分歧严重

    尽管欧盟一些政客自去年以来就开始将“反补贴调查”挂在嘴边,不时叫嚣要扩大对中国企业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但事实上,欧盟内部在对华贸易政策上早已出现严重分歧。

    美国5月14日宣布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后,一名欧盟官员5月16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欧盟正试图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对华贸易政策。

    对此,孙彦红分析说,欧洲内部各国对待与中国合作的态度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德国跟中国经济相互依赖比较深,汽车业在中国投资很多,相对主张自由主义,所以对华政策也相对友好”。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今年4月访华时明确表示,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德国愿为促进欧盟同中国关系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5月14日,朔尔茨再次公开强调中西方贸易的重要性,称西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生产的,“欧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出售汽车,还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当天也表示反对用惩罚性的关税解决贸易争端,称“加征关税是个坏主意”。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5月15日在《奥格斯堡汇报》上警告欧盟不要效仿美国的做法。“通过惩罚性关税挑起贸易争端是错误的做法。”他表示,相反,各国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具有公平、统一竞争规则的国际贸易”。

    此外,宝马、大众等德国主流汽车制造商均曾公开反对针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

    尽管欧盟内部理性声音不少,欧盟委员会本身也对于美国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会否对欧盟产生影响三缄其口,但孙彦红提醒说,欧盟的贸易政策还是掌握在欧盟委员会手里,欧盟委员会以及成员国之间博弈的结果比较复杂,加征多少关税、在何领域加征关税等问题,都存在争论。

    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

    “单边制裁不得用作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经济胁迫手段。”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杜晗5月17日访华时,呼吁有关国家应取消对中国的制裁,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遏制各国法域内企业和其他行为体过度遵守制裁的问题。

    欧洲气候变化智库E3G绿色贸易研究员科尔斯滕斯日前也警告称,欧盟应当心,不要落入保护主义的陷阱。她直言,与美国不同,欧盟高度依赖对华贸易,同中国发生贸易争端,不仅削弱欧盟自身的竞争力,也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据统计,2023年中欧贸易克服全球贸易低迷等不利影响,贸易总额高达7830亿美元,中欧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500亿美元。《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显示,超过90%的受访欧洲企业计划将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欧盟中国商会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受访中国企业计划扩大在欧发展。

    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斯特兰蒂斯集团计划今年开始在欧洲销售中国电动汽车,这是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竞争对手之间的最新战略合作。美国《财富》杂志在5月15日的报道中指出,这是欧洲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关系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欧洲汽车制造商越来越意识到,试图彻底阻止与中国企业的往来是徒劳的。斯特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对法新社表示,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中国的发展和开放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风险,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22日表示,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中方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4日 06 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