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天一个新的数据中心!科技巨头抢滩,AI投资的泡沫很“年轻”

每三天一个新的数据中心!科技巨头抢滩,AI投资的泡沫很“年轻”
2024年05月23日 22:30 第一财经

随着芯片公司率先在人工智能(AI)热潮中赚得盆满钵满,嗅到“钱味”的科技公司纷纷加码投资,试图在AI时代占得先机。

高涨的AI需求下,与AI有关的“生态链”同样水涨船高。英国新宏睿投资管理(New Horizon Global Advisory)创办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宇宸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I变革中的第一批赢家是能够提供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公司,比如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其次,拥有大量数据和强大计算能力的科技巨头将从AI的发展中获益。

当地时间22日,芯片公司英伟达公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利润更是激增628%。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克莱斯(Colette Kress)称,该公司主要芯片产品的需求远超供应,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而现在,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抢滩数据中心的建设。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在一份报告中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13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上线。

云计算巨头“抢滩”数据中心

“世界上每三天就会在某个地方出现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在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工程副总裁瓦斯(Bill Vass)看来,数据中心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全球经济分析公司BCA Research美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唐克尔(Irene Tunkel)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在生成式AI的生态系统中,“由数学天才设计的模型需要在由数万个最先进芯片驱动的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而云服务器则存储了千兆字节的数据。”她表示,提供芯片和计算机硬件、云平台和服务、数据库、网络和分析等产品和服务的属于生成式AI的“基础设施公司”,帮助模型的顺利开发和部署。而这些基础设施公司,正处于目前生成式AI热潮的前沿地带。

的确,随着生成式AI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数据中心已难以应付巨大的需求。分析师估计,即使以2022年推出的Chat GPT版本计算,其训练也需要超过1万个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PU)。数据中心公司Data Bank首席执行官马蒂内克(Raul Martynek)将此形容为一场“海啸”。他称,数据中心的库存将出现短缺。

这一背景下,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等云计算巨头正在投资上百亿美元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巨头是实打实地在花钱。5月22日,微软公司与阿联酋AI公司G42宣布,双方将合作投资10亿美元在肯尼亚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拓展云计算业务。5月13日,微软称将投资40亿欧元在法国建设AI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5月10日,微软称,计划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立一个耗资33亿美元的AI中心。在亚洲,微软表示,未来四年将在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以扩展其在亚洲的云计算和AI服务;在泰国开设其首个亚洲数据中心;并在印尼投资17亿美元用于AI和云设施建设。

在蓝图中,微软正准备在本财年下半年(截至6月底)将微软云Azure新建容量增加一倍,并将在2025财年的上半年将新增数据中心容量提高2倍。根据报道,微软希望“确保创纪录数量的GPU”来处理AI工作负载。

过去两年里,亚马逊已承诺斥资1480亿美元在全球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以应对AI应用和其他数字服务需求的激增。例如,5月22日,该公司表示将在西班牙投资157亿欧元,扩大其在欧洲的云计算业务。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在德国、墨西哥、美国、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宣布了类似的长期项目。该公司将在法国投资12亿欧元,在新加坡追加投资120亿新元,到2040年前,在德国的数据中心投资78亿欧元。

谷歌也正在全球布局其数据中心。5月21日,谷歌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将投入10亿欧元扩建其在芬兰的数据中心。4月底,谷歌宣布投资30亿美元,用于建设或扩建其在弗吉尼亚州和印第安纳州的数据中心园区。

今年年初,Meta也表示,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新建一个价值8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反映在对土地的需求上。根据房地产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的数据,2023年,美国的数据中心面积增长了26%,在建面积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可用空间的价格正在上涨,但空置率却微乎其微,这表明供应跟不上需求。

商业地产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数据中心业务执行董事格林伍德(Ali Greenwood)称:“现在的需求量太大了,而五年前是没有这种需求的。”

除云计算公司正加急建设数据中心外,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也对数据中心十分看好。今年以来,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交易十分活跃,并购额达到8.4047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例如,全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正计划收购拥有11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AirTrunk。

生成式AI的投资泡沫“还非常年轻”

除数据中心外,科技巨头为这场AI革命投入的整体投资也居高不下。在最近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谷歌、微软和Meta都强调了他们在AI上的巨大投资。Meta将今年的支出预测提高了至多100亿美元,谷歌计划每季度资本支出约120亿美元。微软最近一个季度花费了140亿美元,预计这一支出将“显著”增加。

但这场技术革命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科技巨头。

唐克尔表示,生成式AI将彻底改变经济并颠覆多个行业。她举例说,在医疗服务业,生成式AI可以转录和汇总医疗记录、解读医疗图像并回答消费者医疗问题;在金融服务业,AI可以协助证券定价、交易、记录保存和投资组合管理。它还可以帮助预测信用水平,并为多种金融科技应用提供帮助。

“生成式AI将从数字应用转向高级模拟、测试和训练,将产品开发周期从几年缩短到几个月。”唐克尔称,“AI个人助理将被集成到各种设备中,包括汽车仪表板、键盘和家用电器。”

美国银行美国股票策略和量化策略主管苏布拉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也认为,在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很可能会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变得更加高效和轻便。例如,“呼叫中心已经被人工智能颠覆,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和好莱坞等其他领域也将从中受益。”

苏布拉马尼安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个人电脑革命的兴起,各行各业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些公司需要首先弄清楚如何正确使用生成式AI工具,这将使其利润率扩大。

不只是私营部门,美国政界也在暗暗“着急”。近日,一个两党小组建议美国国会在未来三年内至少花费320亿美元来发展AI并建立相关保障措施。

随着生成式AI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许多投资者担心,现在入场是否为时已晚。此外,关于生成式AI概念股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正处于白热化状态。

唐克尔对此称:“我们认为泡沫正在形成,这就像其他突破性技术一样。当然,这个泡沫终究会破裂。不过,我们认为这个泡沫仍然年轻,投资者暂时可能还不想放弃回报。”

“像任何革命性的技术一样,从生成式AI基础设施开发到模型和应用程序,再到早期采用,生成式AI将经历一个自然的演变。而了解这些股票类别的表现、估值和基本面,是解答我们在这轮创新周期中的所处位置,以及生成式AI是否仍是一项好的投资等问题的关键。”唐克尔说。

夏宇宸也表示:“随着像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应用价值,2024年AI对股市的影响可能持续存在。OpenAI和其他AI领域的领导者可能会继续推动技术发展,吸引更多投资。但市场对AI的看法可能会更加成熟和审慎,投资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具体应用案例和收益潜力,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激动人心的前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I 美元 微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