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全面向“新”而行,上汽乘用车走向全球市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全面向“新”而行,上汽乘用车走向全球市场
2024年05月23日 22:4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沈涵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颉满斌

2024年1—4月,上汽集团旗下乘用车MG(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超过6万辆,截至2023年,MG海外累计销量已超220万台。5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在海外刮起“中国智造”旋风的MG就在这里诞生。

上汽集团旗下乘用车MG(名爵)。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摄上汽集团旗下乘用车MG(名爵)。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摄

在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的展厅,一红色纯电跑车妥妥地占据了C位:耀目的红色,拉风的软顶敞篷,炫酷的剪刀门,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引领潮流,更彰显个性与魅力。这就是最近入选“2024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的MG Cyberster。

MG在海外的热销离不开顺应新能源化潮流。据了解,这些车型从立项开始,就瞄准欧洲市场,由上汽设计中心的中英团队共同设计,满足海外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习惯。从2022年9月上市以来,MG在海外的销量一直上涨,跻身英、法、德、意等欧洲多国纯电细分市场前列。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MG刮起“中国智造”旋风。截至2023年,MG海外累计销量已超220万台,连续5年蝉联“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中国每出口欧洲3台车、就有2台是MG。

MG在海外的成功还源于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领域注重研发而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在这里,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的7大平台11种车型共线生产。车型不一样,零件差异也很大,有共用零件,有专属零件,也有功能零件,如何保证装配不出错?“我们有很多个防错的环节,从产品防错,设备防错,比如通过视觉智能和传感器识别,再到工艺防错,最后还有人工检查。”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制造工程部总监宋政介绍,智能制造使得基地生产的内部质量缺陷下降了近30%。

上汽在临港基地的总装车间。受访对象供图
上汽在临港基地的总装车间。受访对象供图上汽在临港基地的总装车间。受访对象供图

不止于此,智能制造也给生产效能、制造成本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应用价值收益,比如单车能耗降低3.8%,单车物流成本下降6%,潜在呆滞库存资金减少2%。通过智能设备与数字化平台协同,完成生产开动率提升2%,小时产量提升了5JPH(指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要的时间),生产效率提升了10%以上。多种车型共线生产不仅大幅节约了资源,而且实现了最大化利用产能。全业务链数字化运作下,平均每70秒就能完成1辆整车组装,成功下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乘用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