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制造加持 极越打造智能驾驶新高地

AI+智能制造加持 极越打造智能驾驶新高地
2024年05月23日 16:26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自动识别红灯障碍物、解放双手双脚躺平……前不久,2024北京车展落幕。从没有驾驶舱的无人巴士到一体式飞行汽车,从自动泊车到AI代驾等智能应用,参展厂商们几乎不约而同带来各种智能驾驶产品。继电动化之后,被定义为汽车下半场的智能化不知不觉已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聪明的车”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出行方式。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创新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汽车智能化的新质生产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早在两年前就提出“汽车机器人”口号的极越热度更上一层楼,仅在车展现场就引来不少重量级嘉宾围观。其自我学习功能就是最大的看点:据现场介绍,“每开十次门,车辆就会完成一次新的数据升级,更新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就是说,每一次见面,极越汽车机器人又比上一次更上一个台阶。

当被问及为何一开始选择啃“AI智驾”这块硬骨头时,极越CEO夏一平表示:“大模型正成为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变革的重要变量之一。这一变革将智能汽车引向汽车机器人时代,重新定义人与车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为抓手 打造智能驾驶新高地

“面对一座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仅需要半年时间。”五月初百度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在武汉举办技术发布会。

百度介绍,基于自动驾驶的全新大模型,已经“完全具备了城市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需的技术能力”。仅需半年,就可完成一座城市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未来,这个验证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实现有百度地图的地方就有自动驾驶。”而这款最新智驾产品ASD将在极越车型上全球量产首发。

截至目前,数据显示,极越PPA(点对点领航辅助功能)即将覆盖全国超50万公里道路,包含全国90%高速高架,以及包括北上广深杭等105城的主要城市道路,极越PPA里程覆盖率超过50%,也就是说用户使用时一半路程是智能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极越已实现国内首个纯视觉OCC占用网络“上车”,可对障碍物进行3D精细刻画,模型精度达厘米级,比肩甚至超越激光雷达。

这次大模型的加持意味着极越的智驾体验将更上一层楼——随着ASD的落地,2024年极越PPA将实现“全国都能开”,“有百度地图的地方就有自动驾驶”。

自诞生之日起,极越就在“智能化”之路上不断突破:2021年,百度与吉利共同发起汽车机器人项目,定义为高端汽车机器人品牌的极越由此而生。2023年底,首款汽车机器人极越01上市,在这台汽车上,就率先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汽车上落地的各种可能。

去年11年,极越01融入文心一言大模型能力,作为语音助手的SIMO可控制车内一切,司机无须操作任何汽车或手机界面,只要对着屏幕对话即可。甚至,司机还可通过搭载的小度App远程操控家内电器设备等。

搭载AI大模型后有何不同?概括来说就是车会“思考”了。过去的汽车智能化大部分都是一个指令后会有一个操作,如“打开空调”“调低音量”等。而接入AI大模型后,当司机说“我有点冷”,SIMO就会自动执行多个指令。这是业界首次实现AI大模型“上车”的典型案例。

目前极越01实现语音AI全量本地化,且完全摆脱了对网络信号的依赖。在隧道、地库、山区等弱网或断网环境下依旧可以实现顺畅交流。

前瞻布局快速迭代 探索汽车产业升级新模式

3月8日,极越获得中国光谷首张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成为国内最先获批L3牌照的车企之一。

极越的“领先一步”,得益于百度多年来在大模型领域的提前布局和自动驾驶的探索。

2013年,百度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目前百度Apollo致力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究,截至2023年12月,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超500万,行驶9000万公里路测0主责事故。

去年11月,全国十一家企业获批大模型版号,百度率先迈出搭载大模型“上车”这一步。

早在百度与吉利宣布合作时,“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推广度还颇有争议。当时有人提问:有哪些应用场景?配套设备怎么跟上?是否有经济价值?

事实是,随着技术更新迭代,这条赛道正越来越受瞩目并落地实践:去年起,北上广深多个城市特定区域开展全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与示范应用。2023年12月起,广州南沙开展智能网络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始收费运营。按照初步预计,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会为整个汽车产业带来万亿级的价值增量,能够进一步强化汽车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还能带动人工智能、芯片、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极越的诞生,正是AI大模型应用价值充分释放,助力汽车产业升级变革的标志。不少人或许是从极越01全新售价21.99万元起所体现的极强“智价比”开始了解这个品牌。但事实上,极越的实力远比想象的要强上不少,因为在其背后可是吉利和百度这两大行业巨头。

相信不用笔者多说,作为国产汽车品牌的代表之一,2023年整个吉利集团的总销量更是达到了280万辆。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吉利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而极越首款产品——极越01跟极星、路特斯、smart这样的高端品牌出自同一平台。有吉利背书,极越的产品力自然没有问题,甚至比很多新势力品牌更值得信任。而百度则是全球领先的AI大模型公司,也是自动驾驶技术领军企业。很明显,在智能汽车领域,吉利和百度联手,国产造车巨头+自动驾驶技术领军企业的组合无疑是跨界合作的“优秀CP”。

未来,智能汽车3.0的智能化竞争下半场将愈发白热化,以极越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将持续角逐“人工智能+”新赛道,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阚静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无人驾驶 智能驾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