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这里!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这里!
2024年05月23日 12:00 媒体滚动

转自:国家移民局

中国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新疆独占其四分之一。在这万里关山之中,分布着无数个向外通道,几乎每个都是一部历史。其中,最落寞的恐怕要数位于中吉边境的别迭里了。

作为古丝绸之路中道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这里曾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播威中亚的重要支点,在史书上留下不少煊赫的印记,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与这里有着密切联系

如今走过千年岁月,万丈繁华落尽,别迭里归于漫长的静寂,只能在追忆过往中回味曾经的荣耀与沧桑。

别迭里山口入口处。别迭里山口入口处。

从地图上看,别迭里地处天山南脉,属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管辖。从县城出发向西,经托什干河,穿戈壁、翻群山,行约百公里,然后抵达海拔4200多米的别迭里达坂。

在达坂海拔最高处,立有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界碑,从这里出境再向西,可直达中亚地区的伊塞克湖、阿拉木图等地。由于战略位置重要,历史上,这里在贸易兴盛的同时,也伴随着纷乱的兵事,最著名的就是陈汤万里诛贼的故事。

中吉3号界碑。中吉3号界碑。

公元前36年,原本示好于汉王朝的匈奴郅至单于背弃诺言,杀害汉使谷吉,之后逃往康居(古西域国名,国土约在巴尔喀什湖至咸海之间,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各一部)。康居距长安有万里之遥,且关山险阻,郅至单于认为汉军不可能到达这里,因此有恃无恐,不断向汉朝挑衅,并以此为据点四处劫掠,势力日益强大。

当时,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早已作古,经略西域的是都护府校尉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面对挑衅,陈汤决意反击,他为了抓住战机,“矫诏”就地征发数万军队,千里奔袭直逼康居都城,经过激战,大破敌人,并于乱军之中斩获治郅单于首级。

据考证,当日汉军主力就是从别迭里挥师出关。如果从军事历史角度来看,这场战斗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意义,其之所以著名,在于留下了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战后,陈汤为“矫诏”一事向长安上表请罪,在其中写明了自己决意击杀匈奴的心迹,“宜悬头藁街戎狄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位西域都护府副长官,就有这样的胸襟与气魄,足见当时整个民族中的胆气与尚武精神。

朝廷当然没有降罪,还按照战功为甘、陈二人赐爵封侯。史书也对此战高度评价,认为:一战扬威昆仑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服,莫不惧震。从此,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真正丧失了与大汉王朝抗衡的资本和胆量,西域人民迎来了难得的百年和平。

陈汤的功绩当然无法与当年卫青、霍去病纵横漠北、破败匈奴相比,但他仍由此名垂青史,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为世代所传诵,人们推崇的既有他的功勋,更有军人的霸气和血性。

这则故事也告诉后人,谁能经略边关、震慑宵小,护佑疆场之安宁,必将为中华历史所铭记。

别迭里山口移民管理警察。别迭里山口移民管理警察。

几年前,我曾有幸前往别迭里,看到新一代移民管理警察在那“扎根”,他们本是带甲之士,属原武警边防部队,按照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规划,2019年1月1日卸甲换装,就地转隶为移民管理警察,继续戍边事业。

他们今日为边境安宁做出的牺牲与奉献,相信后世之人必不会忘记。

陈汤之后,别迭里最为人所熟知的记载见于大唐玄奘法师笔下,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自姑墨)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据考证,此处的“凌山”就是别迭里。

当时边境初定,西域山头林立,盗匪出没。玄奘作为一名“偷渡客”,由别迭里出境,经中亚辗转抵达天竺,一路上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颇受礼遇,除了他释家高僧的身份,主要得益于来自盛唐的背景。

就像电视剧中呈现的那样,一句“贫僧来自东土大唐”就是最好的通关文牒,可见国家强盛对于其子民的重要性。

在玄奘法师出境必经之路上,进入别迭里山口之前,茫茫戈壁之上矗立着一座烽燧,当地县志记载其“东西长12.7米,南北宽9.8米,高7.3米”。根据科学考证,烽燧的基础部分为东汉年间初建,上层及周围部分为唐朝扩建,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旧颇具气势。

别迭里烽燧。别迭里烽燧。

站在烽燧之下,闭目任凭塞风从耳畔呼啸而过,仿佛看到大汉铁骑出关远征卷起的万里尘烟,又或是玄奘在茫茫戈壁上踽踽而行的身影。当年与今日,应该是同样的塞风吧!

从烽燧的规模,不难看出当日国力之盛。可以想象,当年汉、唐两朝派驻王师于此,守卫人民繁衍安居,保护东西商贸往来,丝绸古道上驼铃声声,盛况空前。这也是新疆自古就属中国的铁证。

烽燧北侧约百米处有一坍圮土屋,紧邻其旁的是数座戍边人墓冢,由夯土所建,上圆下方,形制异于中原。

别迭里烽燧旁的墓冢。别迭里烽燧旁的墓冢。

当地牧民间流传,在夏季,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烽燧附近常会传出金戈相抵、嘶鸣杀伐之声,有人说,那是埋骨于此的将士们,在风雨中重温戍边旧梦。

自汉以降,别迭里附近大片领土与中原王朝时即时离,而其即离过程,几乎是中华疆域增减的“晴雨表”。

古为今鉴,别迭里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兴衰,也为今天留下警醒:欲实现民族之复兴,除了复兴文化、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更要注重复兴民族骨子里的血性胆气,唯如此,复兴之果才能历久弥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