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我是吴王夫差青铜剑,集吴国工匠智慧之所成,隆脊有棱、剑锷锋利……见证了一代君王的辉煌与陨落”。旁白响起,AI文物微短剧让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吴王夫差”青铜剑从历史中醒来,讲述一段尘封的故事。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推出首部AI文物微短剧《吴王夫差青铜剑》。该剧以剑为第一人称展开,将铭文内容和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娓娓道来,生动再现了夫差的戎马生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吴王夫差”青铜剑1976年于河南省辉县出土,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这柄青铜剑剑身中间隆脊有棱,近镡处有铭文10字“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在当时高于中原地区,产生了不少世人称羡的名剑。各诸侯国以得到吴越的宝剑为荣。
“吴王夫差”青铜剑(国家博物馆 藏)
这部AI文物活化微短剧《吴王夫差青铜剑》是国家博物馆实施馆校合作AI生成文物视频的初步尝试,也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古文字活化宣教活动的创新实践。
该剧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团队创制完成。据他介绍,这部剧从文本、图像生成到视音频制作、后期处理,由AI全流程制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创作团队利用先进的图像生成模型Stable Diffusion,结合ControlNet神经网络结构,精确控制人物形象与动作,生成高质量的图像,经由后期处理调整光影、色彩细节及动态效果,再通过AI高清化平台进行高清分辨率与帧速率重置,全面提升画面质量,最终创作完成这部国风3D写实风格文物活化微短剧。
“AI技术的应用为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注入了新生机,符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文化产业升级的需要。”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博物馆全面启动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工程,工程旨在立足丰富馆藏,利用科技赋能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活化”品牌。未来,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深度挖掘馆藏文物内涵,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更好、更多的文化传播精品奉献给公众。(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