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保护 让古老长城焕发生机

创新保护 让古老长城焕发生机
2024年05月23日 08:25 媒体滚动

转自:秦皇岛新闻网

□文/秦皇岛日报 记者 李蔷 刘旭伟 李楠  图/秦皇岛日报 记者 李铎 方竟凯

我市长城资源丰富,市内明长城全长223.1公里,拥有入海长城、山地长城、平原长城、河道长城等多形态长城资源,沿线拥有26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8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长城保护方式,古老长城焕发新生机。

徒步攀爬守长城

5月17日7点20分,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长城保护员张鹤珊爬上村西的明长城,开始了巡视工作。张鹤珊的微信名是“长城活地图”,照例,他把自己和长城的合影发到了朋友圈,并附上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大山花满径,万里长城明月楼;烽台把盏白云近,汗湿白发春风柔。”

据史书记载,公元1568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为全面重修位于现今秦皇岛的这一段明长城,从浙江义乌、金华等地调集精兵强将,并允许外地官兵的家属前来随军守边。长城修成后,部分楼台分给各家各户守卫,这些家庭就逐渐定居下来,繁衍成为今天的长城守军后裔。

祖先修筑、戍守长城,子孙后代保护长城——作为长城义乌兵后裔的张鹤珊,把守护长城当作毕生的使命。2003年,我市开始建立“长城保护员”机制。作为首批长城保护员,张鹤珊看护长城就像看护自家的院墙一样,一砖一石都格外珍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来越多的长城保护员故事在这里流传:卢龙县郭文满、郭海军、郭洪秀祖孙三代守长城,海港区板厂峪景区董事长许国华不仅守护长城、还用长城砖窑讲述长城故事……这些长城保护员身份各异,但是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从小长在长城脚下,对长城都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如何坚持常态长效,科学开展长城保护管理,市旅游文广局文物科负责人马猛认为,在进一步优化长城保护员机制、强化长城本体保护的同时,要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长城保护网,实现长城网格化管理,还要创新保护模式,实现长城巡护的科技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

守护长城的“2.0版”

如果说张鹤珊是秦皇岛第一代长城守护者,那么山海关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就是守护长城的“2.0版”。

5月13日清晨,在山海关区三道关长城脚下,无人机腾空而起,往长城上空飞驰而去,片刻后便传回清晰的影像。长城保护员张鹏指着监控里的画面对记者说:“你看,这样用无人机就能把长城的盲区死角记录下来,相比传统徒步巡护,无人机能大幅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像张鹏一样,山海关区年轻的长城保护员们用科技力量守护着家乡这一方世界文化遗产,他们称自己为“长城保护员2.0版”。这个队伍目前有10人,以“85后”为主,成员有退伍军人、大学老师和民间长城专家等。

除使用无人机执行巡护任务外,“长城保护员2.0版”还在手机上安装了信息标注软件和巡查状态记录软件,软件上会提示需要巡查的长城段落的所有信息,以便实时准确掌握所查段落情况,同时记录长城保护员巡查线路轨迹,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重要参考。

除了长城巡护模式升级,我市还创新司法保护机制,在河北省率先颁布实施《秦皇岛市长城保护条例》《山海关古城保护条例》,成立了全国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法庭在板厂峪、花厂峪、桃林口、界岭口四处长城重点区段建立法官工作站,实现了长城司法保护力量对全市范围内长城文化资源的有效辐射。

长城文化保护法庭以“小法庭”服务“大项目”,实行立、审、执一体化司法保护模式,积极与长城保护职能部门建立对接,构筑长城文化司法保护类型全覆盖和地域全覆盖“双环线工程”。法庭成立以来,稳步运行“立审执宣”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法审结案件431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85%以上。

据了解,我市目前在长城保护员制度的基础上还设立了长城保护工作站和长城保护日,组织有志于保护长城的青年成立“长城保护青年志愿团”,参与活动的已有近万人,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基层力量。

推进长城保护数字化

今年,恰逢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耀会徒步长城40周年。

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董耀会和伙伴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历经508个日夜走到嘉峪关,完成了明长城的首次徒步考察,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并于1987年出版了28万字的明长城考察报告《明长城考实》。自此,长城保护、研究和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他一生的坚守。

多年来,董耀会见证了长城保护工作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城沿线的旧村落焕然一新,古长城得到修护,文旅融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更重要的是长城保护和文化认知越来越深入人心。

年近七旬的董耀会,至今仍致力于长城保护利用工作。他推动并参与长城所在地政府科学划定公布了长城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委员,他每年都奔波在长城沿线,督导调研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长城保护维修项目的实施。

受国家文旅部委托,董耀会主持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相关规划的编制。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驶入快车道,董耀会又提出了长城保护数字化的新课题。

董耀会谈到,长城修建工程跨越两千多年,长城保护和利用呼唤新的技术方法。信息技术如何引入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来,这是一个对长城本体保护和文化阐释跨学科的开拓。董耀会推动并参与长城保护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构建一套技术方法体系。

作为长城保护数字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之一,董耀会为长城保护数字化所做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是有关信息的采集获取,第二是信息或者数据的处理,第三是数字化监测。

“第一步采集信息很重要,有了这些信息或数据之后,通过处理信息,其结果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对长城遗址遗存实施数字化定量的监测,是实施长城保护管理的基础。”董耀会表示。

长城文旅活动推陈出新

为守护好长城这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市做足了功课。除了创新完善长城保护队伍之外,长城文旅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2021年至2023年,山海关区成功举办了“长城脚下话非遗”“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大型室内史诗演出《长城》,弥补了山海关古城室内演出的空白,长城文化逐渐“活”起来、“火”起来。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由多个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和展示点组成的长城主题展示区逐步成形,点线面结合的长城文化综合展示体系日臻成熟。与此同时,利用长城文物、文化资源外溢辐射效应,长城文化产业园、明清文化旅游小镇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项目的落地,推动了山海关传统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演艺娱乐、非遗体验、创意设计、研学会展等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5月17日,位于山海关区的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在举行美术作品入馆交接仪式,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的《云起金山岭》《长城胜境》两部精品画作入馆展陈。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的“一号工程”,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展陈作业。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长城精神、长城文化、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的集中展示平台。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副馆长郭颖对记者说,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承担着示范引领的使命,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文物上展,已完成近70%,未来开馆的同时将推出两个临时展览。同时,博物馆进行小小讲解员和志愿者招募,开馆之后会与大家见面并为游客服务。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展任务,科学实施保护传承工程,扎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带,赋能乡村振兴,努力将长城沿线建设成为展示河北形象的魅力旅游带、造福百姓的幸福生活带。

董耀会给外国留学生讲长城故事。

董耀会(右)和长城保护员张鹤珊交流。全国舞龙大会在老龙头景区举行。

 长城保护员许国华在查看整理长城碑刻。

 在天下第一关景区举行的名家名曲音乐会。

长城保护员张鹏用无人机巡护长城。

编辑:韩冰

责编:刘福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长城 长城胜境 秦皇岛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