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布局加速,“隔墙售电”急需破题

新型储能布局加速,“隔墙售电”急需破题
2024年05月22日 22:11 澎湃新闻

新型储能越来越具有经济性优势,国家按下发展“加速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新型储能指的是在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认为,新型储能本质是解决发电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起到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新型储能前景广阔,如何建才能提高新能源效率?又该如何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落实“源网荷储一体化”

随着“看天吃饭”的风光等新能源快速发展,其间歇性、波动性会对电网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急需储能进行稳定调节。

储能的主要作用,因地区的新能源富集程度而有所不同。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北地区,存在“弃风弃光”的问题,储能有利于消纳当地新能源。西北地区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比29.2%。而在经济较发达但新能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储能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性问题,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智刚、清华大学机电系教授康重庆在合作的论文中指出,在电网保障消纳基础上,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途径,可实现电源、电网、用户、储能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承担清洁能源消纳责任。现有电力系统必须转向“适应强不确定性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模式。

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的一环。2021年2月,《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企业何时进行光伏发电,何时该储能或放电?电量又应如何调控?智能微电网对灵活调节“源网荷储”起着重要作用。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红谈到,借助智能微电网这一数字化手段,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用能费用,减少碳排放。比如,通过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可进行用能预测;企业能源控制中心借此制定用能设备策略,实现“源荷”联动。此外,数字化手段可量化能源效率提升效果,有助于解决合同能源管理中的计量问题带来的企业扯皮现象。

但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实际落地中,企业面临投资压力。据了解,光伏、储能的投建,一般都由第三方完成实施。赵新红观察到,由于光伏发电、大型储能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元,企业对能源稳定性方面存在疑虑,担心设备更新的不确定性影响正常生产,因此更为谨慎。

破题“隔墙售电”

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的是新能源效率问题。“隔墙售电”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带来项目收益。

“隔墙售电”指的是,通过分布式发电实现市场化交易,即允许分布式能源项目通过配电网将电力直接销售给周边能源消费者。这一交易模式主要针对配电网内的特定区域。就近企业之间的分布式电力交易,一般需要发电企业搭建专线,直接供电给用电企业。因此,“隔墙售电”技术上可行,受区域限制,主要成本投入在专线上,难在从政策到项目的实际落地。

其实,国家政策层面早有导向。2017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允许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2019年,两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26个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名单。其中有6个落在江苏。

江苏从政策到项目落地都走在前面。作为首个省级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规范性文件,2019年,《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正式发布。2020年,《江苏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及电网企业输配电服务三方合同(示范文本)》发布,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范化落地。2024年5月9日,《国家碳达峰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实施方案》又提出,在符合电力规划布局和电网安全运行条件的前提下,扩大实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该项实施方案的出台,是结合项目落地的经验而来。此前,2023年4月,在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已落地投运国内首个“一对多”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该项目总装机约12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1223万千瓦时,可直接出售给同在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内的用电企业,实现就近消纳。这意味着“隔墙售电”取得突破性进展。

尽管如此,近年来各地“隔墙售电”的试点,整体进展并不顺利,分布式电力交易双方和电网企业间的利益分配等核心问题成为关键难点

为此,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柯丁提出议案,建议制定《上海市工商业储能条例》,希望积极探索隔墙售电落地模式。他认为,为隔墙售电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导,可确保隔墙售电的高效执行,包括明确税收、接入、交易等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鼓励分布式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签订能源服务协议,电网企业负责输电和电费结算。他建议,在选定的区域或工业园区内实施隔墙售电,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想用好新能源,新型储能建设不仅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发挥储能在源网荷储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破除政策机制实际落地的阻碍。进一步放开“隔墙售电”政策,能让企业在分布式发电就近市场交易中获取更多收益,有利于新能源项目投资,极大推动节能降碳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能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