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如何振翅“高飞”?这个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这样说

低空经济如何振翅“高飞”?这个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这样说
2024年05月22日 20:59 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全力推进航空航天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当前,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正在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低空经济如何振翅“高飞”?四川低空经济如何实现“早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5月22日,2024中国国际航空电子(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嘉宾共话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会现场

市场潜力巨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引关注

会上,与会者达成共识:低空经济持续沸腾,蕴藏着巨大机遇。

机遇藏在数据里。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市场潜力之大,让沃飞长空首席技术官薛松柏感慨:“很像十多年前的电动汽车市场。”

薛松柏说,去年成都两大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7000多万人次,仅头等舱旅客就有70多万人次。“短途接驳的低空出行票价如果定为600元/人,仅仅瞄准头等舱旅客,体量也不容小觑。”

亿航智能大中华区销售负责人余节虎的感受更为直接。“现在每天都能接到订单,每天都要排队交付产品。”余节虎说,当前正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已完成200多架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的生产。“巨大的市场机遇让企业有动力持续输出,接下来将继续融资,进一步扩大生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为一大产业“爆点”。会上,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王辰提出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引发关注。

“当前AI正在‘大暴走’,将从单模态大模型时代进入多模态大模型新时代。”王辰说,这将大幅提升大模型对视觉、图像的重视,并为机器提供理解世界的“大脑”,具身智能也将随之诞生。“其中,具身智能有可能最先落地低空经济领域。”

当前,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探索“低空经济+城市空中之眼”。“我们通过沉淀低空无人机、低空视频图像及分析等低空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相对独立有序共享。”王辰说,这将为促进各行业的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进一步为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精准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关注到巨大的市场机遇,四川星空航发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出航空涡喷发动机、航空涡轴发动机等明星产品的基础上,正在加大对航空混动发动机的研发。“我们正在研发150KW航空混动发动机,将为大型物流无人机、纯电无人机等提供大功率辅助发电或者电池供电,提供更加安全、轻便的动力。”企业总工程师王锋说。

未来发展面临技术、安全性等诸多挑战

垂直起降飞行汽车(eVTOL)有着环保、低噪声、低运营成本等优势,正在成为低空飞行领域的主力。“都在说它的好,它的问题同样存在。”薛松柏话锋一转,引发现场对产业发展挑战的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器存在对重量敏感、留空时间敏感、控制分配复杂、安全性等级要求高等特点。“毫无疑问,这对上下游配套商提出了小型化、集成化、秒级控制精度等更高的要求。”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当前低空飞行器发展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存在各种各样的构型。“很难说哪一种构型能代表未来发展,预计要经过3年到5年的迭代后,才会聚焦在某种具体的构型上。”薛松柏预计,大概率聚焦在复合翼、倾转翼的构型上,才能满足任务模式场景多样化、商业闭环高密度运行、运行环境保障等级低等需求。

细分来看,电池是全电动力低空飞行器的“心脏”,在解决续航难题方面,目前受到了高性能、可靠性、经济性这一“不可能的三角”的制约。

“我们正在研发类似半导体晶圆制造方式的ChiP制造工艺。”Vicor中国公司总经理倪进说,通过表面安装、二次成型、电镀、切割成ChiP模块等方式,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实现功率密度、转换效率、灵活性、可扩展性等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当前,该企业还在尝试用虚拟电池替代物理电池,将进一步减轻整机重量,优化电路响应时间,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整体可靠性等。“我们已在电动汽车上推行,希望不久后能应用在飞行汽车上。”倪进说。

其次,从安全性来看,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研发中心总工程师王彦成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低空经济活动、低空安全飞行、法规安全机制、技术安全保障、公众安全观念等要素相互关联。

“未来低空安全要实现重点突破,关键在于两大能力提升。”王彦成说,要分别提升空中平台机载能力和低空协同综合管控以及保障设施能力,“尤其随着城市物流、民航机场等低空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我们需要满足更高的保障要求。”

为此,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开展无人机的管理方式、技术体制等研究,建立和验证低空放空预警和无人机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管控系统。“未来,我们还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雷达监视效能,并开展全域相关监视、下一代防撞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王彦成说。

与会者还提到,未来低空经济发展还需要应对法规和适航、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等带来的挑战。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无人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