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漂”何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丨光明网评论员

“景漂”何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4年05月22日 19:44 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在年轻人中,“景漂”正成为一种新时髦。只要你听说过“北漂”“沪漂”,那么遵循同样的构词法,“景漂”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唯一需要确定的是,“景”是哪个地名的缩写。答案是:景德镇。

有媒体考证,早在10年前,就有不少年轻人把景德镇作为梦想安放之地。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这种人口流动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并没有停滞,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项广被援引的统计数据是,从2023年往前数的10年里,景德镇人口呈净流入,这在大多呈人口净流出的中部四线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目前,“景漂”已超过6万人,其中“洋景漂”达5000人左右,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在媒体的讲述中,每个“景漂”的故事都有属于各自的酸甜苦辣,如果非要归纳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重启人生。在漂流到景德镇之前,他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活轨道,拿出的考卷也成绩不一,但在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现的人生十字路口,他们把人生的骰子抛向这里。有人想要成就一番创作事业,有人想呼吸自由的空气,有人只是单纯想“复得返自然”,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把生活调整到忠于自己内心的频道上。而景德镇,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跟一线城市比,低到不可思议的住房等生活成本、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门槛极低但足够友好的创业环境、完整而成熟的陶瓷产业链、不断壮大的趣缘共同体……这样的条件组合可谓诱惑力十足。再加之,近年来景德镇在打造消费型城市上的努力,在流量时代日渐显现并被不断放大,镁光灯下的“景漂”也显得更加迷人。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完美的梦想孵化器。成为“景漂”,不仅契合了当下不少年轻人更松弛、更自省的人生态度,而且成本似乎尚可承受,就算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摆脱过去的成功学叙事,找寻并成就另一种生活,在这里真的成为可能。踏实、确定、安全,变得可感觉、可触摸,具体而真实。从这个角度说,“漂”不过是表象,“景漂”更像是他们对自己这种生活状态的自嘲或者自娱自乐。

在人口这个慢变量的威力日渐显现、城市间“抢人大战”日益升级的当下,景德镇的“逆势”让不少地方无法视而不见。的确,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基础、历史文化积淀甚至消费型城市转型的契机自然难以复制,但这并不是“景漂”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全部“密码”。在一个日益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可以也应该有更多种打开方式。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任何能提供这些选择之地,都可以作为“梦想开始的地方”。只要梦想可以孵化,至于那个“巢”是啥材质、是否宽敞,似乎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宏大议题下,这个朴素的道理仍不过时。

责编:刘雨婷  编辑:岳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景德镇市 光明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