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盘点

石油和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盘点
2024年05月22日 17:11 中国化工报

编者按 2023年A股年报披露已经正式收官,560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的成绩单透露出怎样的行业冷暖?哪些板块业绩突出后劲足?哪些板块业绩掉队危机伏?

石油板块:盈利向中下游传导

  2023年,全球油气行业在调整重塑中渐进复苏,呈现价格整体回落、供需基本平衡和转型稳妥推进的特点。2023年,石油板块63家上市公司合计主营收入8.2万亿元,净利润0.37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79%和1.94%。其3个子板块油气开采、炼化化工、油服工程盈利均呈现良好态势,产业链盈利向中下游传导。

油气开采强者恒强

  海通研究指出,2023年国际油价相比去年有所回调,但整体依旧维持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2美元/桶,同比下降17%。在油气价格高位的背景下,油气开采板块2023年合计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减少3.9%。其中,“三桶油”2023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5亿元,同比减少3.3%。

  业内人士指出,油气开采板块在盈利方面呈现出了“强者恒强”的局面。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去年盈利依然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幅8.34%。

  海通研究认为,油价震荡上行有助于上游油气开采板块维持较好盈利,今年一季度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今年一季度,油气开采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1070亿元,同比增加5.3%,环比增加53.4%。其中,“三桶油”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37亿元,同比增加8.2%,环比增加64.1%,表现较为亮眼。

民营炼化盈利颇丰

  在炼化子板块中,2023年民营炼化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20%。

  其中,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的主要有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4家民营炼化企业。

  具体来看,2023年,新凤鸣营业收入614.69亿元,同比增长21.03%;净利润10.86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2.06亿元。桐昆股份主营收入826.4亿元,净利润7.97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33.31%和539%。恒力石化主营收入2348.66亿元,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5.62%和198%。恒逸石化主营收入1361.48亿元,同比下降10.46%;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40.34%。

  民营炼化公司的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提升以及规模优势。恒力石化表示,公司重点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陆续进入投产高峰期,也将实现在高端精细化工品、光学膜、电子膜、锂电池隔膜等下游化工新材料产品产能的大幅提升。恒逸石化表示,公司打造了独有的大炼化到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聚酯产能匹配的全产业链,实现上、中、下游原料配套协调,形成了原油—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涤纶和原油—苯—己内酰胺—锦纶的“柱状”均衡一体化产业链,产能位居行业前列,规模优势明显。

  今年一季度民营炼化盈利也出现了明显改善,实现归母净利润42.0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根据IEA预测,2028年以前东南亚地区炼能将总体保持不变,东南亚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将持续偏紧。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芳烃产业链供需市场基本面持续改善,PX、纯苯等产品价格和价差都维持在高位区间,这将对相关炼化上市公司构成利好。

油服板块盈利持续

  油服方面,2023年中国石油资本支出2753亿元、中国石化资本支出1768亿元、中国海油资本支出1296亿元。

  海通研究指出,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两年维持高位震荡,带动全球上游资本支出提升。根据中海油服2023年报援引的标普全球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石油行业上游资本支出2023年为5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预计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6079亿美元,同比增长5.7%。油服设备行业逐步复苏,盈利改善,2022年以来单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维持同比正增长。2023年全年板块营收3083.31亿元,同比增加6.2%;归母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加14.3%。

  综上来看,2023年油服板块盈利创五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油服板块盈利仍持续增长,合计营业收入625.67亿元,同比增加2.0%;归母净利润24.02亿元,同比增加25%。

  对于今年的油服板块,中国石油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为2580亿元,中国石化资本支出为1730亿元,中国海油预计资本开支介于1250亿元至135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因此今年油服板块的盈利将趋于保守。

基础化工:营收利润双降

  2023年,国内化工市场供过于求,行业格局深刻演变,资本市场基础化工板块营收、利润双下降,2024年或进入修复阶段。

飘红板块屈指可数

  开源证券指出,2023年统计的329家基础化工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9618.43亿元,同比下降5.95%;实现归母净利润1077.17亿元,同比下降43.1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79%、5.49%,同比分别下降3.36%、3.59%;业绩飘红板块屈指可数。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轮胎板块迎来历史少有的大丰收。财报显示,2023年10家轮胎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49.58亿元,净利润95.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6%和116.86%。10家轮胎上市公司主营收入除华谊集团只增长6.14%外,其余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除青岛双星继续亏损外,玲珑轮胎等9家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9.9亿条,同比增长15.5%;出口6.2亿条,同比增长11.6%,轮胎消费需求回升明显。

  日用化工板块表现也较为抢眼。2023年,20家日用化工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04.74亿元,同比下降8.58%;净利润58.15亿元,同比增长55.48%。

盈利能力多数下滑

  2023年,基础化工板块整体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因为化工行业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很多细分子行业分处不同赛道,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2021年周期上行推动量价齐升带来的快速增长后,许多化工企业开启了大扩张模式,部分细分子行业开始出现供过于求,从而导致板块盈利能力下滑。从各细分子行业来看,业绩下滑显著的细分领域有农药、化肥、氟化工、有机硅、民爆制品业等。

  2023年,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农药行业整体低迷,多数企业效益处于三年以来最低水平。年报显示,32家农药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618.91亿元,同比下降18.35%;净利润43.71亿元,同比下降73.05%。统计的25家上市肥企共实现营业收入3126.31亿元,同比下降11.00%;净利润259.16亿元,同比下降50.83%,其中超60%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80%的企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仅芭田股份史丹利柳化股份3家企业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均上涨。统计的24家氟化工企业共实现营收1747.72亿元,同比下降11.99%;净利润100.98亿元,同比下降67.20%。13家民爆制品企业实现营收683.76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37.4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20%。

  据百川盈孚及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价差同比下跌为主。进入四季度以来,受需求复苏以及成本支撑,化工产品价格环比有所改善。截至2023年底,主要化工产品第四季度平均价格环比上涨、持平和下跌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45%、1%和54%。

周期有望震荡向上

  2023年,化工行业景气触底,生产价格指数底部震荡。展望2024年,能源价格仍将维持在中枢以上,供给端压力虽有释放,但行业自发优胜略汰,化工生产价格有望持续修复,周期有望震荡向上。

  供给方面,从国内看,本轮自2022年以来的化工扩产周期进入尾声。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再设单位GDP能耗降低具体目标,新“国九条”出台引领高质量发展,化工行业或迎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供给侧边际有望大幅改善。从全球看,我国化工品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化工作为长链条行业,产能转移并未发生,且由于海外化工装置受高油价等因素影响陆续有装置退出,中国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需求方面,2024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经济景气水平稳步回升,国内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全球补库需求渐启。

  光大证券表示,轮胎行业基于海外企业降本和消费降级需求的推动,中国轮胎出口性价比优势凸显,给中国轮胎带来新的出口机会。其次,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已在海内外占据一定份额,随着海运周期恢复政策、海外经销商库存接近去化完毕。

  氟化工板块方面,自2024年起,三代制冷剂供给进入“定额+持续削减”阶段,同时二代制冷剂加速削减,四代制冷剂因为专利问题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替代,制冷剂供给端持续缩减。随着热泵、冷链市场发展以及空调存量市场持续扩张,叠加东南亚国家制冷剂需求增长,未来制冷剂市场供需缺口将会持续扩大,其价格稳定上涨,利好制冷剂上市公司。

  磷化工板块方面,我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磷化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为磷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业内人士也看好磷化工板块。

  钛白粉板块景气也将有所复苏。今年以来,受国内需求弱修复以及海外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钛白粉企业出口订单维持高位,叠加钛矿价格持续上调,成本端有较强支撑,我国钛白粉累计涨价超过1000元/吨。

  碳纤维板块,《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碳纤维行业的发展。

新能源板块:利润下滑 边际改善

经梳理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出,新能源板块的上市公司已褪去光环,在整体处于下行周期、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板块中的个股股价与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锂电池结构性过剩

  锂电池作为我国“新三样”产品之一,其产能规模已经从曾经的“供不应求”转为如今的结构性过剩。截至2023年,全球锂电池产能已接近1.5TWh,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1%下滑至2023年的66%。

  数据显示,2023年,98家锂电池上市公司合计营收2.23万亿元,同比增长6.99%;合计净利润1384.37亿元,同比下降32.16%。其中,77家盈利,21家亏损。

  2022年底锂电池行业到达高点后,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2023年,锂电池材料多数出现降价。由于下游需求端增速放缓,加之锂电池全供应链产能集中投放,2023年锂电池材料四大主材价格均呈下降态势。碳酸锂价格从51.5万元/吨回落到11万元/吨,降幅接近80%。中游环节的磷酸铁锂、电解液、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降幅也较大。

光伏阶段性错配

  除了锂电池外,光伏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期光伏行业的困境尤为突出,全行业亏损严重,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产能过度扩张导致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不断降价,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2023年,86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营收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8%;合计净利润1250.05亿元,同比下降13.44%。其中,75家盈利,11家亏损。

  光伏产业兼具成长性和周期性两大特点。其成长性源于高经济性驱动下终端装机需求的迅速扩张。国际能源署(IEA)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420GW,同比上涨约84%。国内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几乎是近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之和,而这也是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多数能盈利的重要原因。

  但新增装机量的“井喷式”爆发也成为了加速行业内卷的“催化剂”。2023年,硅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及电池片价格下降约60%,组件价格下降约50%。尤其2023年四季度,组件招标价格跌至每瓦1元以下,无序低价竞争极大拉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隆基绿能表示,近年来,在各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大力支持下,光伏新建扩建项目大干快上,上下游产能大幅扩张,大量跨界者涌入,导致各环节产能短期内急剧增加,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无序低价竞争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43万吨、622GW、545GW、499GW,同比增幅分别为66.9%、67.5%、64.9%、69.3%。

市场底部或出现

  在锂电池方面,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这个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泥潭深陷的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工信部5月8日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到,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池产能很可能超3000GWh。产能利用率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锂电池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40%左右,到2025年产能利用率很可能降至35%左右。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底,产业链磨底信号频传,海外主要澳矿Core Lithium、Pilbara Minerals、Albemarle Corp等停减产并削减资本开支,考虑到中游制造环节大多处于头部盈利、二三线亏损的状态,锂链底部区间或已经出现。

  未来,随着政策逐步实施,锂电池产能供应增速有望放缓,落后产能可能会逐步出清,供需关系有望逐步平衡。2024年至今,国内各大车企延续“价格战”,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和路权政策延长等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浙商证券认为,当前锂电行业基本面边际好转趋势明确。

  在光伏行业方面,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当前光伏行业仍深陷于市场周期的底部,落后产能正在加速淘汰。光伏龙头企业相继刷新近几年股价新低,表明左侧信号显现,股价的底部或许不远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6月份或有可能迎来光伏行业这轮调整的“底部”,而一体化、全球化特征明显的头部企业必定会成为穿越周期的最终胜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净利润 油服 化工 A股 石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