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草原致富“新牧歌”

唱响草原致富“新牧歌”
2024年05月22日 08:09 西藏日报

本报通讯员 虎桃平 本报记者 万靖

平均海拔4700米的那曲市聂荣县位于藏北南羌塘高原太湖盆区,是一个纯牧业县。在聂荣县域内,沿着纵横交错的硬化路行进,目光所及皆是连绵不断的草原,未曾见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每家每户门前整齐堆砌如墙的牛粪,造就了独特的纯牧区景观。

“1376”“乡村振兴我参与,那曲奋进我自豪”……在聂荣县色庆乡,牧民群众用牛粪堆雕饰的文字和图案让记者驻足停留。

“‘1376’这四个数字在藏族文化中象征着好的寓意;‘乡村振兴我参与,那曲奋进我自豪’表明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新希望,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力量……以前牛粪堆的价值只是用于牧民的生产生活中,但如今的牛粪堆是新时代的产物、衍生出又一功能——通过装饰承载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色庆乡乡长阿旦介绍说。

色庆乡作为聂荣县第一人口大乡,传统的畜牧业曾是色庆乡群众唯一的收入来源。但传统畜牧业以家庭小作坊为主,畜产品产量低,加之人口居住分散、销售渠道窄,贫穷成为色庆乡的代名词。

为了改变群众的生活,2017年,色庆乡申请资金500万元,举全乡之力建成聂荣县色庆乡杂玛多种经营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牛167头、羊117只。近年来,在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合作社带领群众闯出致富新路子。

“如今的合作社已成为拥有1602头牲畜、50余台生产机器、4个销售点、能生产10余种高原特色畜产品的示范合作社,目前总收入达到2880.78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1718人实现增收。”阿旦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开饭了、开饭了……”在合作社牛舍里,工作人员江村伍司边吆喝边投喂牛饲草料。

工作间隙,面对记者的提问,江村伍司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一家人的生计靠家里养的10头牛。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国家的扶持让我们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贫困户’的标签始终让我抬不起头。在合作社工作,我靠自己的劳动,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江村伍司如是说。

通过合作社的培训,江村伍司和妻子不仅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与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技能,而且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家里的10头牲畜由合作社代为养殖,每年年底都会有分红。

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江村伍司的两个孩子学习也更加努力了,女儿现就读于那曲市高级中学,儿子就读于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

“生逢好时代,好政策带来了好生活”。江村伍司感叹道。

如今,在聂荣县整齐堆砌如墙的牛粪,正是这片热土欣欣向荣、牧民群众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合作社 乡村振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