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参加培训期间,约翰游览宁波和周边城市,领略中国的风土人情。
把中企提供的工作看作长久的事业去奋斗,我们每个人都满怀希望和决心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约翰
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梅效铭
“我所走过的每一步成功之路,我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中国公司培养的结果。”在参加公司最近举行的培训会上,乌干达青年员工约翰感慨说。
2018年,约翰·保罗·马尼斯加入中国交建工作,为了方便与中国同事交流,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江波”。入职以来,他先后参与了乌干达油田路一标项目、乌干达市政项目群市政道路第五标段项目,从最初的基层制图员,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道路设计工程师。其中油田路一标项目位于乌干达西部,贯穿乌干达最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公园——莫奇森瀑布国家公园,是乌干达艾尔伯特湖石油运输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在中国企业多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他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有了最初的印象,也期待着有机会到中国看一看。
去年,约翰从公司主管那里得到一个“巨大的惊喜”——作为外籍雇员代表前往中国宁波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的建筑类职业技能培训,意外的喜讯让他很激动,彻夜难眠。“老师带我们游览了宁波和周边城市,我漫步在宁波的繁华街道上,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感受到了中国的繁荣。”约翰回忆说,他用相机记录了许多珍贵瞬间,培训班的中国老师非常热情亲切,不仅在培训课堂上向外籍学员传授了专业的建筑知识,还耐心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在培训中,约翰也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建筑业的先进技术。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参观了高速公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建筑工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他惊叹。“传统的中式建筑与现代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人赞叹不已,在我内心深处,也迫切期盼自己的祖国有一日能像中国这样繁荣崛起。”约翰说,中国之行,让他惊叹的不只是中国基建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培训的20多天里他从未用过现金,即使在偏僻的小巷里,他也只需用手机就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支付,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回到乌干达后不久,对中国之行意犹未尽的约翰又接到了通知,将参加公司举行的为期12天的海鸥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他被推荐为开班仪式的主持人。该项目是中国交建根据公司属地化和国际化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切实提升属地现场工程师、工长的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及对公司的认同感,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课程。本次为首期课程,共有32名学员参加。“整个培训对于我们个人成长来说十分难得,通过培训,大家增强了在中企的归属感,把中企提供的工作看作长久的事业去奋斗,每个人都满怀希望和决心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约翰介绍,培训课上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十分有用,汉语言课程学习同样让他们受益匪浅。在两位汉语言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深入且系统地学习了汉语的拼音和声调,并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为以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效交流打下了基础。
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员们对于中国歌曲的兴趣格外浓厚,尽管因语言障碍,歌曲的学习有着不小的难度,但是中文老师教授的一首《灯火里的中国》,让学员们感到震撼。“我最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约翰表示,只有到过中国,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同事在一起奋斗,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去,为当地带去福祉,才能真正体会这句歌词的深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