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抓住机遇,挖掘潜力,创新发展

樊纲:抓住机遇,挖掘潜力,创新发展
2024年05月15日 10:15 深圳新闻网

转自:晶报

我们要从低谷中看机遇,机遇的含义就是,周期性的波动为我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的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我们必须更好地开放、更大地开放、更高质量地开放,现在叫做制度性开放。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事情。  ——樊纲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5日讯(晶报记者 林菲)5月12日,2024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再度起航,经济学教授、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首席专家樊纲带来首讲。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文化大讲堂的樊纲此次演讲的主题为“抓住机遇,挖掘潜力,创新发展”,深入阐释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挑战与机遇。

低谷中也有机遇

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对此樊纲指出,既然是市场经济,总会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动,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会出现高峰,也会出现低谷,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真实面对与认真解决相关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低谷时期也有其特殊的机遇。人们常说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这个“机”是什么呢?就是低谷时期特殊的机会与潜力。在低谷的时候我们也能做很多事情,为进一步的增长创造条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樊纲认为,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导致经济波动的各种原因。在我们过去的长期调整增长过程中,难免会积累起来一些问题,比如房地产的泡沫、城投债等问题。二是疫情的冲击,虽然我们去年就开始从疫情当中恢复出来,但很多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出来的,比如服务业,要恢复门店,重新招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国际因素,美国不断对我国采取遏制的措施,全球产业链也在发生各种调整,加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都是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高增长40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对比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已经是一个奇迹。要想长期高增长,又完全不发生一些波动,不现实,是幻想。樊纲称,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我们要学会应对这样的低谷,同时也要有心理准备,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像有人想的那样一夜之间就能解决问题。

低谷时期发掘机遇

“我们要从低谷中看机遇,机遇的含义就是,周期性的波动为我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樊纲说道。

比如,过去高增长时期,所有的企业都赢利,自然谁都不愿退出,而现在增长速度放缓,不是谁都能赢利,就为各个产业内部实现兼并重组、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樊纲指出,在低谷时期一部分企业退出,一部分实现兼并重组,提高产业内部的集中度,是市场经济自身进行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的机制,可以在今后减少各个产业内部大批企业打价格战的情况,也使得更多的企业有动力也有能力更多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樊纲认为,当前市场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使我们更加科学地推进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比如目前房地产经济的波动,暴露出我们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化战略过分地强调鼓励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而严格限制大城市的发展,结果造成了市场的两极分化,大城市房价高涨,小城市盖了许多房子但是人走了。这些问题的暴露,使我们得以对过去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来推进城市化。比如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大湾区什么意思?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他说,通过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互补发展,能够顺应人们人口迁移的规律,使得城市化能够顺利进行,而且也解决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出现的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而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将吸引更多农村、小城市的人口聚集,又会出现新的发展机会。

樊纲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脱钩断供、技术封锁,确实对我们有负面影响,但也促使我们加大自主创新的努力,而且提供了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新机遇。”过去一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可以进口,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往往是要么缺乏自主研发的动力,要么一些自主研发的产品只能当“备胎”,市场上没有人买,因为对比那些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大家认为买他们的更保险,所以实现创新发展的进程就较为缓慢。现在,他们对我们“断供”“卡脖子”,我们一方面只能自主创新了,难度加大,但另一方面,以前的“备胎”,现在有市场了,有人买、有人用了,这样这些产品就可以通过市场的应用进入不断改进、不断迭代的良性循环,就可以较为迅速地成长为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我们的许多企业能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快地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新阶段。最初可能成本会高一些,但是将会使我们更快更早地跨越这个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就是危机中的机会。

“与此同时,美西对我们的遏制,更让我们认识到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地开放。”樊纲说,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开放,我们通过努力地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真正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更好地开放、更大地开放、更高质量地开放,现在叫做制度性开放。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事情。”樊纲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改革促开放的新的历史机遇期。

鼓励科技创新也要避免陷入误区

樊纲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有很多亮点,孕育着新的增长。比如,在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已在国际比较中占据先进地位;在许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比以往更迅速地缩小;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创新创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开始形成“中级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规模有所扩大,增长速度比较明显;城市群的发展,为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等等。

由此,樊纲提出了未来我们要推进创新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能力、生产要素和组织结构,其中技术能力是最重要的,决定着其他两个维度变化的方向。“过去我们就不断地在经历技术进步,因此不断地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正在发生技术革命的三大领域,最突出的是信息科学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数字革命,第二是新能源技术,第三是生命医学与基因技术。“这些新技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后发国家提供了赶超先进国家的新机会、新赛道。”樊纲强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想要继续发展,一定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避免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此外,樊纲提醒,在鼓励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能忽视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只关注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不能各地同质化发展,导致科技资源碎片化。“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我们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樊纲说。

“总之,创新发展一定是我们的出路,一定是我们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樊纲坚信,认清经济的规律,利用好低谷中的机遇,克服现在面对的障碍,帮助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经济未来仍有巨大的潜力。

(主办方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