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2024年05月15日 02:56 贵阳日报

  《杨家岭的春天》剧照。 新华/传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呐喊声中,大批文艺工作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文艺工作者转变创作观念,走向人民大众,走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5月9日至12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热烈的舞蹈演绎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令观众看得心潮澎湃。

  舞画联袂 再现经典

  舞台大幕拉开,杨家岭的故事从一位当代版画系学生讲起。他笔下正创作的版画与舞台投影遥相呼应,随着投影中版画里的宝塔山变得越来越大,一支由版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和文学家组成的文艺骨干小分队抵达延安。

  《杨家岭的春天》的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剧中,劳动人民在烈日下拉纤打水的场景就出自版画作品《抗旱》,“老妈妈”给住在自家的文艺工作者挑水吃的身影出自版画作品《挑水》,“慧儿”拒绝包办婚姻、投入红火的纺织工作的情节来自版画《马锡武调解婚姻诉讼》《妇纺小组》,在敌人搜索中战士们踏过人桥则出自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人桥》。《杨家岭的春天》用版画巧妙串联起三个篇章,带领观众回到八十多年前的延安。

  舞蹈诗剧创作团队前往延安采风时,抗战时期的木刻版画给编剧、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版画展示的是艺术家视角中的延安,是‘春天’发生的精神家园与象征。这春天不是微暖熏人的温柔,而是生机盎然的勃发;不是浅唱低吟的抒怀,而是大声呐喊的觉醒,正如版画刻刀下的笔锋,生动深刻。”许锐说。

  以舞入画、以画代舞,《杨家岭的春天》巧妙地融合了舞蹈与版画两种艺术形式,以舞蹈流动的线条和动态的肢体语言赋予版画静态画面丰富的情感与生命力量。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上,《杨家岭的春天》以中国汉族秧歌、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为基础素材,既贴近百姓又展现独属于劳动人民的力量与气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铁春认为,该剧成功在这些基础素材中提炼出作品语言,形成了贯穿全剧并始终贴合主题表达的动作风格特点,实现了用舞蹈语言立体活现版画作品的内涵。

  为该剧专门创作的现代版画《杨家岭之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融入剧情,其饱满激烈的画面、抽象的语言反映出的万物复生、生机盎然的状态,也为舞美增添了新的亮点。

  更是一堂艺德修养的培训课

  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杨家岭的春天,是文艺工作者思想转变的春天,也是文艺觉醒的春天。“文艺为人民服务”是《杨家岭的春天》的精神内核。

  剧中,音乐家、舞蹈家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生活,体会到人民如母亲般的深情,如厚土般的滋养;戏剧文学家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才智、深入体验,赢得人民的信任与喜爱,迸发出朝阳般的创作激情;版画家在鲁艺的熏陶和战火的锤炼下,成为以笔为枪的文艺战士,与人民生死与共。

  如何用抽象的舞蹈语汇展现艺术家思想的变化?在第一篇章“厚土”中,大地龟裂,黄沙漫卷,水井边震天响的劳动号子吸引了音乐家的脚步。舞者们的表演张力十足,气势大开大合,几乎在舞台上一比一复刻了版画《抗旱》中的情景。在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动作中,音乐家的步调逐渐与拉纤打水的西北汉子们一致,原本洁白的衬衫被汗水浸透。随后,高亢的唢呐旋律响起,这正是热火朝天的劳动给予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他原本的西装打扮也转而变成与群众一样的汗衫。这一转变处理,引发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版画家的饰演者汪子涵介绍,在排演前,舞者们要充分学习、理解版画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动作把历史故事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中国首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代“喜儿”扮演者之一、102岁的女高音歌唱家孟于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她被演员们精彩的演绎深深感动,她说:“年轻演员们跳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当剧中的舞蹈家和音乐家融入群众,在劳动中载歌载舞时,“新秧歌运动”的代表作《兄妹开荒》的影子若隐若现;文学家支持年轻姑娘大胆反抗包办婚姻的段落,令人想起《小二黑结婚》的情节;当黎明刺破黑暗,太阳升起照耀河面,仿佛代表着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舞蹈教育家吕艺生表示:“这个戏题材抓得很准,我看到版画家就想起古元,音乐家则令我想到了马可、冼星海,文学家一看就是赵树理的影子。”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评价,《杨家岭的春天》可以说是向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大师们的学习和致敬之作,对于全体演员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舞台实践,更是一堂艺德修养的培训课。

  好作品是一次次磨出来的

  从2022年《杨家岭的春天》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首演至今,此次是该剧的第八轮演出。而这次的舞台呈现,与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不仅经历了细节的优化,还“大动筋骨”地调整过结构。

  2022年首演时,剧目在结构上由四位艺术家分别出现在四个篇章中,各篇章相互独立,从不同侧面展现延安时期的文艺创作。

  此次第三轮复排工作开始于今年初,历时五个月,剧组吸纳提炼了来自观众、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四百余条意见。今年3月下旬该剧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时,形成了“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承载独立的叙事任务,同时四位艺术家形象贯穿舞剧始终,戏剧脉络更加清晰——厚土的孕育、破晓的觉醒、永生的升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也令观众更加信服。

  此轮演出中,在开场和尾声中出现的“版画系学生”则是又一次打磨修改后新添加的角色。总导演张晓梅表示:“他与每一篇章串场出现的‘小战士’的角色形成时空的交汇,同时首尾呼应,令观众感受革命历史的回响。”

  5月10日晚,戏剧评论家梧桐再度观看该剧,演出结束后激动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戏,一定是磨出来的!”梧桐评价,多轮修改后再度亮相的《杨家岭的春天》,在结构、衔接、细节方面,均作出了意料之外且情理之中的调整,令人折服。他用“激越处心潮澎湃,动情处热泪盈眶”来形容自己的观演体验。

  李笑萌 刘意林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延安市 舞蹈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