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应如何管理血压以减少脑出血风险?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管理血压以减少脑出血风险?
2024年05月15日 00:02 海南特区报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若是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可能导致脑出血的风险,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一、为什么高血压容易引发脑出血

  人体血液循环相较于其他身体器官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的问题,便会造成脑部血液供应的不足或是中断,导致神经细胞缺氧、缺血,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症状与体征。那么,为什么大脑血管相较人体其他部位血管更为容易产生破裂出血的问题呢?一方面,脑动脉的管壁结构不同于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脑动脉中层与外层膜壁相对较薄,不具有弹力膜,管壁薄是脑血管比较容易出血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脑动脉细且长,弯曲度大,伴随血管长距离的走行,管径渐渐减小,血压过高的情况下,脑动脉便比较容易产生出血的问题。

  二、科学管理血压,避免血压失控,减少脑出血发生风险

  (一)规范使用降压药

  血压持续升高,未予以积极控制,血管承受较大压力,可增加脑出血发生风险。保持规范用药,使药物降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控制血压的问题,可有效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二)保持规律作息

  睡眠状态下,血压会相对降低,若是持续熬夜,睡眠不够充足,机体器官处在高负荷状态下,便可能导致血压失控,造成脑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持血压处于稳定。

  (三)保持清淡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做到饮食有节制,保持清淡饮食,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另外,不可暴饮暴食,且应有效控制体重。

  (四)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负面情绪下,人体血压也会随之升高。如,人在生气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便会增多,导致血压受到影响,容易造成血压失控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以保证血压的稳定。

  总之,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从用药、作息、饮食和情绪等多个方面对自身进行管理,保持血压稳定,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东方市人民医院 吴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