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强化秦岭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陕西强化秦岭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024年05月15日 00:0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讯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秦岭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规范秦岭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加强矿山日常监管。

《办法》明确了陕西省秦岭保护范围矿山采矿权审批登记、资源储量与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环保措施、生态修复、监管责任等内容,确定保护范围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绿色低碳、严格监管的原则。

秦岭区域矿山采矿权审批要突出源头控制,实施最严格的矿山准入要求,矿山总量只减不增、逐年下降,最大限度减轻采矿活动对秦岭生态环境的影响。《办法》明确,从严管控采矿权新立登记和现有开采矿山规模范围,秦岭区域除国家确定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需求外,原则上停止办理其他采矿权新立登记手续。新建或保留的矿山,在开工生产前要完善核准(或备案)、环评、安评、用地、林地等相关审批手续。秦岭南麓原则上每个行政县(市、区)域内采石企业不得超过5家。鼓励采矿企业数量由多变少、位置由分散到集中、工艺由落后到先进、方式由露天向硐采转变。

秦岭区域矿山废气防治措施应符合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矿井涌水应尽可能回用生产或综合利用,矿山采选建设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场界噪声应分别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妥善处置固体废物,严格控制尾矿综合利用项目。

在生态修复方面,矿山企业应当按照“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进行预防和治理;根据地区实际,采取差异化治理,“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草则草”,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合理处置产生的废石。露天矿山应对最终边坡平台及时进行恢复治理。停产或未建矿山也应履行相关义务。

肖成 侯佳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