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工匠⑩∣优秀工程师致力智慧交通,让出行品质再升级

大国“新”工匠⑩∣优秀工程师致力智慧交通,让出行品质再升级
2024年05月14日 20:0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从五峰山智慧高速,到在建的常泰智慧大桥;从太湖智慧隧道,到在建的江阴二通道智慧绿色隧道;从“十四五”江苏智慧交通的规划,到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这几年,华设设计集团副总工张维苏带领他的团队,深深扎进交通智慧化的浪潮中。

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一次向更高海拔的攀登。张维苏介绍说:“通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能够让出行更便捷、物流更高效、交通运行更安全。智慧交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们很幸运能参与其中。”

不断奔赴新的“山海”

5月14日一大早,张维苏就带着同事出差去了。这一天里他们要完成两件工作:向有关部门报告《江苏交控智慧高速建设指南》编制的中间成果,向沿江高速扩建工程的业主和有关方介绍机电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正在扩建中的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被江苏人习惯称为沿江高速,其扩建工程总投资达360.5亿元,是目前江苏单体投资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也是全国首条获得审批的整体式双向十车道高速公路。这双向十车道加上单向布设的双应急车道,构成超宽道路,对于车辆通行组织、营运管理、应急救援等来说,都意味着一系列的全新挑战。

张维苏告诉记者,他们承担的沿江高速扩建标段的机电工程设计完成后,需要尽快跟有关各方沟通完善。“现在扩建工程正在做路基和构筑物施工,我们已同步做了一些管道缆线的预留预埋。在机电施工图审查修改后,可以作为下阶段工程实施依据,及时指导施工,把雷达、摄像机等与智慧高速相关的设施设备安装到位,确保最后跟主体工程一起投入使用。”

新任务接踵而至。

华设集团内设有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江苏省综合交通智能感知与管控重点实验室,张维苏也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本月,需要他和团队挑灯夜战的另一个重要活计,是支撑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方案。财政部和交通部已于4月底发出通知,要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各省需在6月底前完成项目申报。

“智慧扩容是这个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它不同于道路扩建这种物理扩容,是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帮助公路和航道提升通行能力,让有限的断面能承载更多的通行量。”张维苏分析说。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江苏高速路网连续5天高位运行,联网高速出口的日均流量和峰值流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显然,通过智慧扩容把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这对于公众来说极具意义。

担起智慧高速“顶流”

走进华设设计集团科技研发楼4楼的展示区,电子屏上显示着来自重点工程、城市客运、长江汽渡等的画面和数据,一旁陈列的AI巡检车,可以让路面故障检测和停车收费更加迅捷,无人机则可以观测那些巡检员难以抵达的桥塔高处和箱梁深处的技术状态,几处大型沙盘模型展示着智慧高速、智能停车等应用场景。

其中,有“全国首条未来高速”之称的五峰山智慧高速最为引人注目。车路协同,车道级的雾天行车诱导,可以适时自动开启的桥梁消雪融冰系统,交通事件的极速感知……各种智慧系统“加持”于五峰山长江大桥公路桥及其南北接线,这条路在2021年6月建成通车后成为国内智慧高速公路的标杆,对江苏乃至全国的智慧高速建设和交通运输新基建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但是,作为这条智慧高速关键技术的负责人,张维苏也曾经一筹莫展:“接到任务是2018年春天,当时感觉很棘手,反复思考到底什么是智慧高速?该应用哪些新技术?最后要实现什么目标?既没有规范标准,又没有项目可以借鉴参考,我和团队的年轻人天天加班到半夜,钻研探讨,好不容易理清了头绪,把这条‘未来高速’的智慧属性落实到2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上,最终得到了业主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的认可,并在项目建设中成功实施。”

五峰山智慧高速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很高,因为多年来,全国交通工程信息化领域一共只诞生过两个特等奖,它就是其中之一。张维苏本人也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全国“高速公路信息化优秀工程师”。

择一事终一生。如今,作为智慧交通方面的行家里手,张维苏拥有自己的一套“绝活”——把智慧高速技术体系和应用技术相适配,形成智慧高速整体解决方案和相关标准,提出传统专业与创新业务场景融合设计方法,引领智慧高速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眼下,他还在指导华设集团智慧产业事业部的年轻人编制沪宁高速江苏段的数字化规划。

构筑未来交通新生态

每一项重点工程背后,都离不开大国“新”工匠们的实干。张维苏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在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工匠就是手工作坊里干活手艺最好的那个人。现在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各行业领域业务细分,更加讲究团队协作,工匠这个词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应该是团队里那个引领方向、谋求创新的核心人员,而所谓工匠精神,则包含学习继承、钻研奉献、创新突破等等。”

张维苏读过机械设计制造和土木工程这两个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常常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智慧交通建设涉及的知识很多。他列举道:“我们需要用到交通工程、电子、计算机、通讯、无线电、经济管理等十几个专业,所以团队很重要,为团队引领方向的那个‘工匠’也很重要。交通是应用型领域,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就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从而给客户更好的出行服务和体验,也给交通运行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位49岁的“老师傅”也在带徒弟。他已连续5年担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校外导师,除了给学生们做讲座、辅导实习之外,还与校内导师一起带研究生。他说:“对于研究生做的课题,我会从工程应用角度提供指导,把它放到工程环境里检查适配性,避免他们在实验室拍脑袋做出的东西与实际应用脱节。”

智慧公路上设备那么多,怎么去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呢?在张维苏和校内导师的合作指导下,研究生吴加伦拿下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就是通过分析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等要素,形成大量数据积累,然后提取出每一种故障下的数据特征,从而判断设备运行状态。

“这是典型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我们工程里的应用。以前我在江阴大桥等跨江大桥上工作时,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查必须人工现场判断。吴加伦的这个课题研究是有应用突破的。”张维苏欣慰地说。

看到自己参与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智慧交通领域工作,张维苏心里充满“事业后继有人”的骄傲。他畅想,未来智慧交通大发展后,人们想要从A点到B点时,只需定义好目标并一次性付费即可,至于途中是坐飞机、转火车或是乘坐自动驾驶的汽车,都无需自己去考虑和选择,系统会给出最优解决方案。智慧化将带来交通服务形态的巨变,而我们每个人都将从中受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玉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速公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