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喜剧记忆,也是香港往事

是喜剧记忆,也是香港往事
2024年05月14日 02:31 贵阳日报
  《卖身契》海报。  《卖身契》海报。

  特约撰稿人 韩浩月

  由许冠文编剧、导演,“许氏三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主演的《卖身契》,上映于1978年,在时隔46年之后的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4K修复版于巨幕影厅再次上映。

  《卖身契》片名容易让人认为讲的是旧社会故事,实则不然。它以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视行业初入繁荣时期为背景,对资本控制与发展电视内容的幕后,进行了一番讽刺与调侃。

  有网友看完修复版《卖身契》后,将其形容为“40多年前的《年会不能停》”,但《卖身契》的创作深度,显然没有止步于“打工人的反击”这个层面,它还有着诸多深度表达,比如:电视台经理如果在任期内实现不了签约时的收视率,就会主动跳楼自杀,“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说法,在这部早期港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电视台董事会“竞猜”经理跳楼的秒数,虽作了幽默化处理,但还是显现出一种阶层坚冰;志文(许冠文饰)和志新(许冠英饰)最后登上经理宝座,这种草根翻身的叙事模式,在后来的周星驰电影中反复出现,但《卖身契》所留下的命运感和阴影感,却在香港喜剧电影辉煌期时被当成“尾巴”割掉了,现在看来,愈加能感受到《卖身契》或是无意中埋下的那种“无力感”的珍贵。

  由于上映时间太早,受渠道、载体等各方面的限制与影响,哪怕在VCD极为流行的年代,《卖身契》也未能进入大众影迷的视野,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它以胶片的形式静静地躺在资料室内。而一旦以“修复”的方式复活于巨幕上,《卖身契》的活力似乎并未受到任何损伤,除了片头片尾以及台词字幕会提醒观众这是部老电影之外,在进入剧情之后,仍然会被情节、人物与画面牢牢吸引。《卖身契》最让人感慨的地方在于:它保持了喜剧创作的一种优雅姿态,不提“屎尿屁”、拒绝黄段子、台词不口水,保持着喜剧最初干净、清澈的样子。

  看《卖身契》不走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约等于一部港片的集中回顾展,它集合了动作、魔术、杂技、追车等诸多元素,对市井与街头文化有很好的理解与表达,它对好莱坞已经有了不着痕迹的借鉴,但观众熟悉的港片风格如夸张、无厘头等,都峥嵘已现且非常成熟,它会不断地提醒观众,这个技巧是成龙喜欢用的,那个办法是周星驰发扬光大的,这些手段是刘镇伟、李力持等导演做了加法的……看这样一部老港片,如同与一位老朋友见面,说的都是熟悉的话题,聊的都是共同的往事。

  香港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繁华印象太过深刻,中环、铜锣湾、尖沙咀、维多利亚港等地名牢牢印在观众记忆里。《卖身契》难得地提供了一次观察上世纪70年代香港城市景观的机会。“许氏三兄弟”在一个香港经济开始起飞的年代,所拍摄的电影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参与到了港人的生活当中,也影响了香港的娱乐业。片中镜头对准的录影棚观众、酒店等场所的消费者,也部分显现了当时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所以,看《卖身契》不仅是一次对老港片的回顾,也是对四十多年前香港的一次念旧。

  昆汀·塔伦蒂诺为好莱坞拍了部《好莱坞往事》,就类型特征和细节表达而言,《卖身契》也可以当成一部《香港往事》来看,只不过,《好莱坞往事》是以回忆视角创作的,而《卖身契》的创作是在时代当中,与生活同步。许冠文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也为香港电影留下了一份具有资料价值的记忆,这份记忆,对于喜欢港片的影迷来说,弥足珍贵。

(《是喜剧记忆,也是香港往事》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