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一湖锦绣忆江南

杭州倚湖而立,西湖因城而兴,西湖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类文明的凝结。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城市如同杭州与西湖这般,城与湖、人与水的关系如此紧密。

西湖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艺术大师泼墨挥毫,成就了极具东方审美和艺术情趣的“西湖十景”。一湖文脉持续千年,锦绣盛景经久不衰,2011年,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也成为世界少有、中国唯一的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诗人与湖

西湖的前身,是钱塘江边一个与海相连的浅海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西湖”并不是如今人们熟知的人文景观胜地,而是作为城市生产生活的水源地而存在。

一切的变化始于唐长庆二年(822年)。那年夏天,51岁的大唐左拾遗、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远离朝堂的决定,前往杭州做一名三品刺史。恰逢杭州大旱,白居易发现即便不是旱年,杭州城的百姓平日里也苦于用水问题。百姓一般都会绕远取西湖水,但大旱之年西湖往往淤浅严重,蓄水量不足;若逢大雨,西湖水又会暴涨,秧苗皆被淹。

眼看益民之湖成了害民之水,白居易决定修筑湖堤、疏通河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以保证西湖周边的千亩农田的灌溉水源。他首先修筑湖堤,增加西湖的库容量,又接长管用以泄洪,并复浚六个旧井,请匠人引湖水入城,方便百姓。艰难施工数月,一道长堤终成,锁住西湖水患,灌溉杭州稻田。百姓感念白居易,便将这道湖堤称为“白公堤”。

到了北宋年间,西湖又迎来了另一位改变它命运的诗人——苏轼。

苏轼两度与西湖结缘。第一次是在1069年,那时的他36岁,来到杭州担任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当时的西湖有待疏浚,然而湖泊的修复工程刚开始,他就被调离。这一别就是十多年,再次来到苏州任职时,苏轼已经50多岁。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西湖湖水已趋干涸,沿湖的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鱼虾几近绝迹,百姓饮水困难。治水经验丰富的苏轼向朝廷上奏了《乞开杭州西湖状》,介绍了西湖十多年的近况,“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倘若照这个势头下去,“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整治不仅要靠朝廷支持和百姓拥护,更要靠具体的方法。在经过深入研究后,苏轼做出挖淤泥、筑长堤的决策。杭州人民群众的热情很高,纷纷下湖劳动。人们挖出淤泥和杂草,再利用挖出的淤泥筑起一堤,还顺带修筑了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六座桥。为了纪念苏轼,人们就效仿当年白居易修筑湖堤的命名方式,把这座长堤称为“苏公堤”,简称为“苏堤”。如今在堤坝南口,依然矗立着一尊高大的苏东坡像,仿佛千年之后,他和他的苏堤依然牵挂着西湖和杭州百姓。

西湖十景

南宋建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后,传统城市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城市变得熙熙攘攘,愈发热闹。作为这座城市的“灵魂”,西湖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庶民赏游休憩的重要场所,有了更加特别的意义。

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对南宋临安的城市风貌进行了描写。在高度繁荣的宋代文化影响下,这些地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诗人、画师的笔下,更因其不同的观景方式和审美情趣形成了以一系列著名景观,于是便诞生了闻名中外的“西湖十景”。南宋人祝穆编撰的《方舆胜览》中记载:“(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其涧出诸涧泉,山川秀发,四时画舫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

南宋之后,元明时期又出现过钱塘十景、八景、十八景等,影响均不及马远的“西湖十景”深远。当年清代康熙皇帝下江南,就十景赋诗,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又改“雷峰夕照”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为“南屏晓钟”,但或许是由于最初的十景名字太过深入人心,后两处人们仍沿用旧称。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近千年前的南宋“西湖十景”,已不能代表当今西湖之美,不如紧跟时代评选“新西湖十景”。此建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1984年,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开启,一时热议不断,选票纷至沓来。人们遵循南宋“西湖十景”命名的四字格式(二字景观要素加二字景观特色),并根据自己对西湖景致的喜好与理解,推荐出多达7千多个景名,最后评出了“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的新十景。2007年,杭州又开展了“三评西湖十景”活动,评选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院、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的第三代“西湖十景”。

在申报世界遗产时,人们如此推荐西湖十景:“这种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设计手法,伴随着文化交流广泛传播到东亚各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景观设计经典手法,彰显了西湖文化景观的普世性价值。”正如其所说,从“好事者”的个人审美到人民群众的“群策群智”,三代“十景”既是关于西湖美景的朴素提炼,也是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虽然评选过多次,但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依然是“西湖十景”最常见的说法。十景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分则各擅其胜,合则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

苏堤春晓

在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当属第一。“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景色,南宋时就已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这个著名的风景包括堤道本身和堤道上的六座桥梁,以及沿着堤道行走时在游客面前展开的美丽场景。自古以来,苏堤就是欣赏西湖全景的最佳地点。

曲院风荷

这个景区位于西湖的西北部,以湖景莲花而闻名。在宋代,这里有一个官方的酿酒作坊。夏天,荷花和酒因微风而散发出芳香,被人们将此地命名为“曲苑荷风”,其中“曲”指的是酒酵母。在清朝,酿酒作坊关闭,康熙皇帝(1654-1722)将名称改为现在的名称。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并不是某一处固定的景致。只有在月亮高高照在天空,湖面平静平坦如镜子的秋夜,才能欣赏到如此迷人的景色。在古代,学者们经常乘夜船游览赏月,在诗歌中赞美风景如画的景象。欣赏这一风景的最佳地点是在白堤西端。

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其闻名还因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相传这里是白娘子和许仙的定情之桥。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站在桥上,人们可以一览冰雪覆盖的西湖全景。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的清波门处。南宋时这里为帝王御花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浪闻莺内的柳型各具特色,有似贵妃醉酒的“醉柳”,有如狮子毛发的“狮柳”,有像少女浣纱的“浣纱柳”等,其间黄莺飞舞,啼鸣阵阵,故得此景。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南宋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带花园的住宅,在那里引入湖水来饲养五色鱼。因位于花家山附近,花园也被称为花港(花港)。“花港观鱼”因此得名。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即白娘子故事中的雷峰塔。1924年原雷峰塔倾塌,现存塔为2000年在原址新建而成,通高71米,五面八层,依山临湖,风景秀丽。

双峰插云

双峰即分别位于西湖西南、西北的南高峰和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当连绵起伏的山脉消失在云雾中时,能看到两座山峰如剑一般刺穿云层,故而得名。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或是问世最早的西湖十景景致。南屏即南屏山,虽然山高不过百米,但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公元954年,吴越国主钱弘俶在南屏山修建了净慈寺,每当寺内晚钟鸣响,回声便会在山间悠扬飘荡。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二景犹如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岛,因此又称“小瀛洲”。园林打造了“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奇景,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如果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可以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故而得名“三潭印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西湖 杭州市 白居易 苏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