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 | 广西工匠:平凡岗位上演绎“匠心筑梦”

防城港 | 广西工匠:平凡岗位上演绎“匠心筑梦”
2024年05月08日 12:12 政府网站

转自:防城港发布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卓越,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他们勇于创新、奋楫争先。他们用实干与担当充分诠释“劳动最光荣”。他们就是“广西工匠”。

2018年至2023年,我市先后共有8人获得“广西工匠”称号。其中,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电气试验班高级作业员、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吴能成,东兴市文英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法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文英,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颜传富获评2023年“广西工匠”。他们身上都具备精益求精、精湛技艺、卓越匠心的品格,是新时代劳动者的典范。

吴能成(左)、樊文英(中)、颜传富(右)获评2023年“广西工匠”。

当好万家灯火“守护神”

十五年坚守一线平凡岗位,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电气试验班高级作业员吴能成的脚印遍布了防城港网区的各个变电站。

吴能成对设备进行检修试验。

工作鞋穿坏了一双又一双,磨破的工作服已记不清换了多少件,吴能成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供电事业。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十五年来,他扎根基层,用创新提效的累累硕果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电网高质量发展、创新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万家灯火的“守护神”。

电气试验入门容易精通难,作为电网一次设备的体检医生,吴能成深知试验结论决定设备的“生死存亡”,故障抢修必须分秒必争,准确快速的故障定位至关重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练就了“一次设备故障诊断‘火眼金睛’”的独门绝技,运用外表观察、声音辨别、现场测试、数据整理分析法,在各种复杂环境的干扰中层层分解、快速精准定位故障。

2017年12月,500kV海港站#1主变B相高压侧套管出现介损偏大异常,吴能成经现场快速勘查,认为该套管存在进水受潮的可能,经返厂解体印证判断准确。为提前发现设备重大隐患、保障西电东送电源中枢点可靠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能成是试验专业的“百事通”。设备有故障,遇到疑难杂症,同事往往第一个想到他,他的手机也成了技术咨询热线电话。他先后参与各类故障抢修150多起,总能及时而精准地找出病灶所在。经他写的分析报告,为改进运维方式明确了方向,避免了事故再次发生。他还是设备数据的“活字典”,缺陷查找无一差错,经手审核的试验报告超过15000份,查找出异常试验数据设备100多台,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工作中效率和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吴能成从不将就,而是善于分析和总结,运用各种创新方法与工具进行处理和研究,攻克了多项困扰班组工作的难题,提高了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沿海地区高湿度下的主变套管介损测试方法、开关柜多元化监测等困扰行业的难题,填补了电气试验领域的空白。

吴能成在对变压器进行绝缘油取样。

变压器套管绝缘油取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高空、空间狭窄等原因造成样品失真、设备受潮风险等一直困扰着试验人员。为解决这个难题,他带领团队集思广益,经过一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样品交叉污染、流量精准控制差等难题,最终完成职创项目《变压器套管绝缘油自动取样装置研制》,实现了现场高空作业取样的定量、可调、快捷、方便安全,样品不失真。

无悔青春十五载,奋勇直前有担当。吴能成先后获得创新攻关成果28项、国家专利18项,各级荣誉39项;培养技能专家等人才近20人。

让京族服饰“走”得更远

“京族服饰的制作关键主要是锁边、镶领、收腰,制作好了才能体现女性的婀娜身姿。表现核心主要在花边制作上,其经过了印—绣—镶三种工序的演变,工艺从简单到繁杂,款式从单调到多样。”东兴市文英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法人樊文英介绍。经过多年的实践钻研,她总结出缝制京族服饰制作技艺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

在京族聚居地——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很多人都知道樊文英。因为人们在各种场合特别是节庆现场,所见的京族服饰大部分是出自她手。这些美丽的服饰是量身定制的,经她一尺一笔、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而成,穿戴合身,深受人们的喜爱。

樊文英(左一)在介绍京族服饰。

传统京族服饰作为京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载体,而樊文英是目前唯一一位全面掌握京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传播展示京族文化的使者,对京族文化展示和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推广京族服饰和文化,每年她都会精心准备,挑选制作精美的京族服装赴南宁等地参加展览。

为了能将最好最美的京族服饰展示出来,樊文英从选材到制作都事必躬亲。她力求做到每款衣裙都体现京族服装的特色,又恰当融入民族服装的制作元素,使原来款式单一的京族服装更加丰富靓丽。樊文英介绍,京族服饰主要以丝绸为料,质地柔软舒适,简便飘逸、朴素美观,展现出浓郁的渔猎经济特征。京族服饰分类明显,传统的京族服饰分为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外出服饰、婚礼服饰四大类。

樊文英历年借助京族哈节开展京族服饰技艺传承活动,近年来她常参与广西本地公益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示范传承活动,展示京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培育大批民族服饰爱好者学习京族服饰技艺。2000年,她筹办“樊大姐民族服装厂”,大规模开展京族服饰技艺制作培训,每年都有十几名新人被招进厂里当学徒,累计招收学徒200多人次。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学徒放弃服装制作转而从商,京族服饰技艺制作濒临失传。

樊文英在制作京族服饰。

为了传承京族服饰制作技艺,在成衣是主流的今天,樊文英仍坚持纯手工制作。三十多年来,她坚持不懈学习、研究京族服饰技艺制作,总结创新,创立自己的服饰制作风格。由她言传身教培育出4个新一代传承人,现已学会设计、选料、剪裁、缝制等技艺,京族服饰制作得到“活技”传承。

樊文英以工匠之心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为京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京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樊文英被自治区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坚守匠心争做行业领先者

从业二十多年来,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颜传富深刻认识到心性和品德是成就一名工匠的前提,始终顾全大局,把企业的利益摆在首位。他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拿出百分百的力气,不断积累经验,追求卓越,追求自我。

颜传富在项目一线指导工作。

面对项目现场出现的生产难题,颜传富常到一线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讨论,想尽办法找出解决方案,优化工艺规程,提高生产效率,为华业公司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他的指导和公司其他高管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创建多项专利、工法、标准、QC成果以及优质工程和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也将我市建筑施工技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颜传富在工程管理方面专业能力十分突出,每年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指导青年职工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加快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以学促干的效果。他积极帮助新职工实现角色转变,通过现身说法,提高学员们思想认识,在工作中走在先、做在前,带头学理论、学业务、学制度,为青年职工树立了榜样。他还让学员们自行组建年度课题研究团队,推进创新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坚进度,开展各项QC课题、施工工法、专利等技术研究工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颜传富在进行技术培训示范。

为深化技术应用,颜传富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在探索中创新、在应用中巩固,结合一线理论与实际研发创新施工技术,推广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和材料,将新型技术和科研成果宣贯和应用到一线中去。他创新一种插入式复合型后浇带侧模施工工法和专利,可以使复合模板无需外部零件能更快安拆,也能保证钢板层混凝土位置准确、橡胶层模板严密。通过采用该技术,公司在项目建设中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经济效益,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他将该技术实践用于农民工技能大赛、全区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让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

二十多年如一日,颜传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这些年,他为华业公司创建1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主编行业、地方、团体标准5项,工法3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2项,其中1项获得首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优胜专利;获得QC成果149项,其中有11项荣获国家QC小组活动成果奖项。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防城港市 广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