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携手共建一座跨省大桥

京冀携手共建一座跨省大桥
2024年05月08日 12:36 北京日报客户端

  本报记者 陈强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5月6日下午,横跨潮白河、连接大厂与通州的厂通桥迎来重要节点:主桥正式完成合龙,上部结构成功连接北京与河北。预计9月份建成通车后,两岸居民跨省通勤将方便不少。

  主桥合龙当天,记者来到厂通桥建设现场,采访通州、大厂以及建设单位的多位工作人员后,“协同”一词背后的深意在脑海中更加明晰——这座跨省大桥之所以能够高效建设,靠的正是京冀多部门的团结协作。换句话说,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协同大桥。

由北京、河北两地共同出资,设计、建设标准也都实现统一的厂通桥引桥及主桥下部结构已经基本完成,计划今年9月底建成通车。 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吴国梁(右)正和同事一起巡查施工现场。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供图吴国梁(右)正和同事一起巡查施工现场。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供图

  一座桥,盼了多少年

  大厂县政府有多重视这座跨省大桥?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厂通桥项目总工程师吴国梁,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大厂县政府工作人员开协调会时的场景,“那次会只有半小时,非常高效。没有太多的寒暄客套,开门见山,直接提困难和解决问题。”

  当时,厂通桥还没开工,需要在施工现场选择两块地先行建设项目部和钢筋加工场。简短的协调会结束后,地方相关部门直接带着中交路桥建设的人员去现场选址。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的潮白河上,厂通桥已初具雏形,上百个钢箱梁铺就的桥面把大厂、通州连接在一起。鲜为人知的是,由于通州一侧场地条件不成熟,这些单件重量将近100吨的大家伙,都是从大厂一侧运过来的。这对当地的保障能力是个巨大考验,“大厂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特别支持,从没抱怨过。”吴国梁说。

  “我们的老百姓太需要这座桥了。”大厂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春方说,怀揣着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2011年大厂就修了厂通路,这条路从县城一路向西,一直修到了潮白河东堤300米的地方,从路名上就能看出来,这条路是要连接通州的。可是,跨河桥的建设计划却一再搁置,“这座桥,大厂人盼了多少年啊!”

  在北京朝阳工作的沈先生,在大厂潮白新城有房子,却没住过几天。他坦言,自己一想起大厂“漫漫进京路”就头疼,“三河有京秦高速、通燕高速;香河有京哈高速、京津公路;大厂却只有友谊大桥这一种选择,进京得走友谊大桥,绕个大圈就不说了,赶上堵车,过桥就得1小时……”这也是很多居住在大厂、需要跨省通勤人员的心声。

  跨省大桥统一了建设标准

  遇水架桥,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厂通桥建设阻力这么大?实际上,修建它得跨越京冀两个行政区,长期以来,两地无论是规划、设计、审批,还是建设标准,都存在明显差异。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河两岸分别立项、招标,再从两头往中间修的话,需要协调的细节特别多。比如,施工方到底该执行河北标准还是北京标准;一旦同步开工,建设管理方到底是听北京的还是河北的……”北京市交通委通州公路分局工作人员田宇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厂通桥终于迎来“破冰时刻”。2022年12月,厂通桥河北段、北京段同步开工建设。

  为了统一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厂通桥的建设管理工作创新采用“四统一”模式,这在京津冀跨界大桥建设中是第一次。“四统一”指的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大厂交通局委托北京市交通委通州公路分局统一进行项目招标,大桥的施工单位也只有中交路桥建设公司一家。这样一来,体制机制层面的“堵点”就顺利打通了,厂通桥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快速建设。

  能实现“四统一”,背后靠的是京冀多部门团结协作。大桥河北段与北京段同步建设,更是时刻考验着两地政府的审批效能,“北京段采取‘一会三函’方式,手续相对简便;河北段要与之同步,就要加倍努力提高效率,不能耽误工期。”张春方说,通州公路分局统一招投标后,还与大厂在现场成立了工作专班,两地凡是与大桥建设相关的部门负责人都要加入进来。

  建设过程中已诞生13项技术专利

  厂通桥所在的位置,属于海河流域防洪工程的险工险段。因此,大桥按照3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桥墩之下的河水中,桩基与承台结构要深达河床以下80多米。

  亲历大桥整个建设过程的吴国梁深有体会,他说:“我们的施工现场,就是一个科技创新营地。”目前,项目建设阶段已诞生13项专利。

  26号桥墩,是厂通桥施工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节点。由于处在京冀交界线上,这个桥墩由北京、河北共同出资。“桩基施工前,要先在河床上打一圈钢围堰,然后把里面的水抽走,创造出一片施工场地。”吴国梁说,26号桥墩水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沙子、黏土、石块相互掺杂,就像“夹心饼干”一样,施工人员一连打了好几天,围堰还是难以到达预定深度。

  围堰施工必须赶在2023年6月1日上汛前完工,当时已经是5月份了。时间不等人,吴国梁和通州、大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商讨方案,还请来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评审。最终,京冀两地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通过旋挖钻以及引孔的方式攻克了这一难题。这项在京冀交界线上诞生的新技术,也已经获得专利认证。

  厂通桥下的潮白河,河面有360多米宽,最深处超过了10米,要保证水下40根桩基,每一根施工都是一次成功。“这也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吴国梁说,为了保证大桥的建设质量,任何一根桩基都不能失败,在正式进行水下桩基施工前,他们先在河滩引桥部分进行了80余次技术验证,反复修改方案,很多专利就是在这期间创造出来的。这些专利,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统一 通州市 河北省 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