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昌都姑娘在尼木唯一纯牧业乡……

10年!昌都姑娘在尼木唯一纯牧业乡……
2024年05月04日 23:15 拉萨发布

转自:拉萨发布

说起高海拔基层工作,不少干部叫苦不迭。可尼木县有这么一位90后,她却说基层工作对她来说是兴趣所在

这位昌都姑娘叫次拉姆,今年32岁,2014年从大学毕业后便到尼木县海拔最高乡麻江乡工作,如今已十年。她从未想过离开这片贫瘠土地,一直奔走在群众的家与事间,将自己认定的事情一干到底,把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在麻江,十年如一日和全乡百姓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乡村振兴。

日前,记者来到麻江乡,听次拉姆讲她在基层的故事,和她何以坚守在高海拔的初心。

结缘基层·只想要帮助更多人

1992年,次拉姆出生在昌都一个环境较为宽裕的家庭。她是家中独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小,父母就把所有心思都倾注在她身上。

虽然爱护有加,但父母并未将次拉姆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一味溺爱。次拉姆的父母来自基层,从她记事起反复念叨,毕业后最好要往基层去,多替老百姓干事。

幼时并不懂父母的谆谆教诲,不理解父母的用心。加之曾看到过不甚负责的公务员,更加深了她的不理解。但日常重复的叮嘱就像一粒种子,在次拉姆的心中慢慢发芽。

2010年,次拉姆考取到西安电子科大,在这个离家近4000里的远方,次拉姆就读电子商务专业。在学校,次拉姆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经常跟随学校爱心社团在附近的孤儿院、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陪老人们聊天,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爷爷奶奶看到一个藏族女孩陪他们聊天,内心宽慰之余不免惊讶。次拉姆回忆说,“他们问我,西藏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住帐篷吗?”

每当听到这样的疑惑,次拉姆都会拿出手机,翻出照片中的家乡耐心解释。“西藏,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那里人很热情,天很蓝,云很干净,森林很大,鸟鸣很动听。”

次拉姆的描述让老人们很向往西藏,如果我能年轻一点,一定会去西藏。

“他们说谢谢的时候,我会有满足感。后来我便会早点来福利院,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出去走走。”在一次一次的帮助中,次拉姆渐渐读懂了幼时父母的叮嘱。

时光转瞬即逝,大学的经历,不仅让次拉姆坚定了帮助别人的信念,也让她认识到一个人力量的不足。“我以前做志愿服务时,经常会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心里很急,但却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有陪伴。”

当时的次拉姆想,如果她有发言权的话,她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来到麻江·喜欢入户的大学生

2014年毕业后,次拉姆考取了尼木县麻江乡的公务员。那个冬天,她和父母三人一行驾车前往麻江乡。那时的麻江,土路路面结冰,寸步难行,遇到泥石流形成的坑洼,颠簸不已。

就这样,次拉姆一家人跋山涉水,历时4天才从昌都赶到麻江乡。对尼木的初印象,还只是停留到一个不大的县城,可越往麻江赶,目之所见越发荒凉。想到女儿要在这样的地方度过几十年,次拉姆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流。

但次拉姆内心雀跃不已。她如所有刚独立的孩子们一样,期待、兴奋,仿佛具备战胜所有困难的能力。

可独立的快乐没过多久,次拉姆就被现实困难击败了。

麻江乡海拔4500米,位置偏远,高寒缺氧。次拉姆的宿舍是土砌平房,冷且透风,冬日里外头还比不朝阳的屋子里暖和。在这里,次拉姆负责财务、民政、合作医疗等种种事项,繁琐复杂。

为了把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妥,也为了全面了解这个她即将扎根的地方,工作第一年,次拉姆走访麻江乡大半数群众家中,她始终认为,入户可以让她知道她想知道的所有事。

路不好走,翻山越岭、踏冰前行也要到!次拉姆事无巨细记录着入户情况,厚厚的笔记本里,全是群众的大事小情——

“强聂村雅米组米玛,家中8口人,2老2幼,4个劳动力,无人愿意务工。”

“强聂一组赤列,需要办理残疾人证。”

“旺杰老人年事已高,家中独女德庆近60岁,后续如何安置?”

……

麻江乡的贫穷,让次拉姆的内心被深深刺痛。在一次次的入户中,她发现问题症结在于地理位置偏远、群众观念陈旧,成年劳动力因循祖辈的习惯放牧,没有外出开拓的想法。

办证好解决,可是农牧民就业难题,让次拉姆挠破了脑袋。过去,村里几乎不存在外出就业的概念,家家户户世代务农,缺钱了就卖牛,即使加上草场补贴,一年也没什么收入。

“所有的基层干部都知道,资源禀赋差的村子,只靠政策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得让大家就业,再靠产业让大家富起来。”

思忖良久,次拉姆决定用笨办法,一次一次地入户宣讲,去说服这些观念固化的村民。

扎根麻江·基层工作是兴趣所在

入户宣讲,意味着同一件事要说上几百次。拉萨话,是次拉姆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关。“我说的是昌都话,面对拉萨农牧民,有时候一件事得讲十几遍大家才能听得懂。”自然条件的艰苦没让次拉姆打退堂鼓,这语言关,可是真难住了她。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讲起了作用,强聂村米玛来找次拉姆,说自己有C1驾照,想试一下司机这个职业。

次拉姆喜出望外,立刻对接人社部门,给米玛寻到了一份司机工作。只两个月,米玛就挣到了1600元,虽说不高,但他已经认识到外出务工的好处。

以他的事迹为例,越来越多麻江人选择外出务工。从两三人增加至百人,现在全乡短期外出务工人员上千。大家津津乐道的不再是明天去哪里放牧、哪个邻居吵架了等琐碎之事,而是附近有新项目、大家一起去那边务工之类的话题。

十年间,从土路到水泥路,从帐篷到新房……麻江乡的点滴改变,让次拉姆喜上心头。好学的赤列学会了电脑、上了技校,现在在县民政局工作,负责残疾人低保工作。每年,赤列都会回来看望次拉姆,顺带还帮村里人缝制了藏袍、外套;旺杰老人已经去世,德庆说,等自己真的干不动活了一定会来找次拉姆……在他们的改变中,次拉姆越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十年,甘苦自知。当记者问及次拉姆,在高海拔基层乡镇的十年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次拉姆这样回答。

“基层工作对我来说是兴趣所在。当你直面贫困,你就会觉得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次拉姆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恍惚过后,便是深深的佩服。

现在的麻江乡,村民安居乐业,乡政府一门心思搞发展,接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和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在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支持配合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虽然山高路远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但基层干部们一直在努力。

“乡里工作的环境也好了,新修了办公区和住宿楼,安装了弥散式氧气,即将修好的职工之家里,可以打打乒乓球,去年快递能送到政府门口了,这些都给了我在内的高海拔基层干部更多宽慰。”次拉姆说。

可次拉姆依然忧心。“前两年,一些村民在宣讲中学会了网络购物,可得防着网络诈骗,我又有宣讲内容了!”说罢,她拿着笔记本,在网络搜索了现在五花八门的诈骗形式,又踏上入户的路……

在雪域高原

有成百上千像次拉姆这样的

青年基层干部

他(她)们大学毕业后

便义无反顾地奔赴更高海拔

用坚守标注精神的高度

用奉献诠释生命的厚度

越是艰苦处,越是见精神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

向他(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致敬青春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菲利普·拉姆 昌都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