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5年,峡山水库建设的燃情岁月

跨越65年,峡山水库建设的燃情岁月
2024年05月01日 05:15 齐鲁晚报

  峡山水库坐落在潍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为4210平方公里,总库容达到14.05亿立方米,位列山东各水库之首。

  峡山水库1958年11月动工,1960年9月基本建成,当年蓄水。2022年举行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通水工程,2023年峡山水库增容工程通过竣工。至此,历时65年的建设,集水资源调节利用、游览于一体的峡山水库功能型工程全部完成。

  □许志杰

“坏河”起平湖

造福流域百姓

潍河古名潍水,《水经注》说:“水出琅琊箕山之潍水”,故名潍水。琅琊是今之临沂古称,箕山在今沂水县境内。

  在《汉书》中,“潍”与“淮”通假,因而在早期潍河流域的百姓口中,多数称其为“淮河”,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潍河。潍河干流总长246公里,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昌邑,沿途汇集汶河、浯河、涓河等十几条支流,注入渤海莱州湾。

  潍河上游山高坡陡,汇流时间短,每逢暴雨极易形成山洪。潍河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年两改道,十年九溃决”的灾害,当地百姓饱受水灾之苦,因而又将它叫作“坏河”。潍河之患,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潍河出泰沂山区一路往北,进入一马平川的昌潍大平原。峡山,当地土话叫峡(jia)山,也有叫斜山的,后者与峡山的山形有关。其实峡山是一座海拔只有171米的小山,由于峡山占据了潍河之畔的高点,建成的水库便被称为峡山水库,并以山东省最大水库扬名。

  为了彻底解决潍河水患,造福沿岸百姓,从1949年到1958年,政府多次组织流域群众对河道进行疏浚,加固河堤、植树造林,在上游开展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修建了一批小型拦水坝,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潍河水患。

  1953年,国家水利部派边崇秀工程师带队到潍河流域实地勘查,第二年,山东省水利厅测量队对潍河流域局部进行了地形图的测量,绘制设计了峡山水库主坝坝址、溢洪工程详图,为峡山水库的开工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195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建设全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选址在峡山脚下,同年10月成立水库工程指挥部,11月开工,组织潍县(今潍坊)、安丘、高密、昌邑等县民工3.6万人,主要进行筑坝工程。

  1959年冬,水库建设全线展开,参加建设的民工达到7万人。除了青壮年劳力之外,还有很多带着孩子上阵的家庭妇女,她们争先恐后、自愿报名、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不分白天黑夜,克服干活工具短缺、吃住艰苦等实际困难,满腔热情投入到峡山水库的建设中,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建设速度。

  为此,山东电影制片厂摄制纪录片《峡山水库帅旗飘》,记录了峡山水库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颂扬参建者不分干部民工,人人身先士卒,巾帼不让须眉,争先恐后,干劲冲天的感人事迹。

  1960年4月,筑主副坝30多公里,主坝合龙,水电站、溢洪闸主体建设完工。到秋天,峡山水库基本建成,完成土石方1869.36万立方米,混凝土23738立方米,主坝高21米,全长2750米,顶宽7米,投入工日2115.3万个,国家总投资1738.46万元。峡山水库当年蓄水、拦洪,1960年夏秋面对洪水冲击未发生重大灾害。从此,“坏河”起平湖,潍河安澜,开始造福流域百姓。

库区移民拖家带口

走上他乡路

  峡山水库校核水位40.58米,兴利水位37.4米。当洪水位达到41米时,淹没土地面积322500亩,其中淹没耕地225000亩,库区淹没所在县是高密、昌邑、安丘,其中昌邑县(今昌邑市)共淹没29个自然村,淹占可耕地30671亩,搬迁移民3726户,16382口人。水库占用高密县(今高密市)耕地面积52653亩,淹没村庄13个,共计1796户,7991人。安丘县(今安丘市)淹没59个村,66127亩耕地,39542间房屋,迁移9639户,达到42675口人。三县总共淹没耕地149415亩,移民15162户,共计67048人。  

  移民成为与峡山水库建设同等重要和艰难的重大工程,从1958年峡山水库动工开始,移民工作同步展开。1959年,根据当时水位基本状况,指挥部将迁移界线划定为38米高,计划首批迁移89个村庄。安置办法确定为三种:一是在灌区受益的地方建新村,整建制集体迁入;二是根据移民户自愿,到亲戚朋友的村庄插队落户;三是一部分移民户集体迁至东北各地,有的安排到农场,有的则是集体建村,统一安置。

  1974年,当地受到罕见暴雨洪水袭击,情况十分危急,原定防洪水位以下的村庄受洪水侵袭的可能性较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决定在原迁移高程38米的基础上,升至39米,应该迁出的村民也都尽快离开了。

  1990年,历时三十多年的峡山水库移民全部结束,工作之艰难、头绪之繁杂前所未有。广大迁移村民顾大局、识大体,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拖家带口,一步一回头,踏上去往远方的艰难之路。  

  特别是远赴东北的广大移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困难,很多人无法坚持下去,不得不原路返回。选择留在异地的移民,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土。六十多年过去,当年迁出的第一代库区移民,多数已经离开人世,他们背井离乡,为峡山水库的建设立下大功。

二十万民工

三十年修筑史

  峡山水库自1958年开始动工,到1976年开始保安全工程,从动工到基本建成,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工程也出现了对有些部位的施工质量有所忽视的严重情况,如清理基础不彻底,个别坝段碾压不实,护坡砌石留有缝隙不够严实等质量问题。虽然查出后做了及时修补,但还是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1973年大普查时发现峡山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低,不及百年一遇,工程尾工拖沓等问题,被列为全国首批43座病险水库之一。针对普查出的问题,山东省政府批复保安全工程,防洪安全按千年一遇设计。1976年成立峡山水库保安全工程指挥部,库区各县近3万名民工参战。主要工程为溢洪道开挖及副坝加高,溢洪引水渠、闸底板边墩、主坝加高等。这项工程历时20年,直到1985年才告一段落。

  峡山水库自开始修建,主力就是以民工为主,其他工程人员为辅的人员构成。有的家庭几代人接续,从爷爷奶奶到儿孙,都为峡山水库的建设出工出力。

  出伕的民工主要来自库区涉及的高密、昌邑、安丘以及临近库区的潍县(今潍坊市坊子、寒亭两区)。在交通条件非常不便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步行到工地,吃住在临时搭成的工棚里,或借住在附近村庄老乡家,条件非常艰苦。这种以民工为建设主体的施工队伍,一直坚持了三十多年,直到1986年开始的除险加固工程,才渐次过度到以专业施工人员为主。

  以民工为主体的施工队伍,不仅缺乏技术手段,还存在着缺少相应的施工工具等问题,他们不得不使用肩挑、独轮车推的劳动方式,劳动效率低、危险性高,严重影响水库建设进度。为此,在工程建设初期,工程指挥部激发群众智慧,全体建设者明确了“拼体力不是办法"的建设思路,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创、改、仿制了各种工器具,在装运、爬坡、压实等施工中,起到了减小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避免危险发生等重要作用。

  到了2000年,除险加固工程二期结束,峡山水库基本完成从初建到成型的建设时期,此后就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并从早期的防洪、蓄水、发电等简单功能,过度到了城市供水、风景园林、游览观赏的新时期。水库以及岸边的郑公祠等名胜古迹,成为人们运动、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水库 百姓 移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