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卫战

转自:贵州日报

无人机喷施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 (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无人机喷施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 (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在铜仁市碧江区观音山林场除治点,去年补种的树木长势良好,森林生态快速恢复。 方春英 摄

松桃自治县通过旋切,实现疫木无害化处理。 方春英 摄 松桃自治县通过旋切,实现疫木无害化处理。 方春英 摄

方春英

春雨滴答,唤醒万物。

蛰伏许久的松褐天牛蠢蠢欲动。4月下旬,它们将陆续羽化。

成虫迁飞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寻找健康松树的鲜嫩枝叶,美美地饱餐一顿。

这时候,成千上万条搭乘“松褐天牛号”的松材线虫也到达了目的地,在松树上顺利“安家”。

被选中的松树是不幸的,入侵的线虫会阻断树木的水分运输,让松树逐渐衰弱直至枯死。感染线虫的松树,不会再分泌大量的香油树脂,成为松褐天牛最佳的产卵地点。

松材线虫与松褐天牛就这样密切配合着,毁掉了一片又一片松林,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安全。

歼灭松材线虫病,关键要阻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

于是,在松褐天牛羽化迁飞之前,一场森林保卫战在山林里激烈打响。

松树“抗癌” 持续发力不松懈

贵州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是2003年,在遵义市播州区发现,面积8669.5亩、枯死松树4518株。

清理枯死松木,喷洒噻虫啉进行化学防治,施放花绒寄甲成虫、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开展日常监测和秋季普查,设置固定监测样地,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自从发现疫情,这些防治措施成了播州区的工作常态。

播州区林业科技服务中心正高级研究员付甫永介绍,经过艰苦的努力,播州守住了松材线虫病疫情不扩散的底线,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逐年下降,到2022年秋季普查时,发生面积降到了773亩。

松材线虫病又被称为“松树癌症”,一旦感染,会对松林带来毁灭性打击,要彻底除治十分困难。“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但就是不能拔除疫区。主要是因为缺乏政策支撑,我们不敢开展大规模防御性采伐,采取的保守除治策略难以彻底切断传播途径。”付甫永说。

对此感到无可奈何的还有播州区龙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田玲:“2003年、2004年的时候,每年要砍五六千棵树。后面稍微好点,每年砍几百棵到上千棵不等。年年都在砍树清理,但是第二年还是会有松树感染。”

播州区龙坑街道金鼓社区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山包,疫区面积54亩,周围有农田、村居和道路,把疫点与其他山林隔离开来。尽管如此,也没人敢掉以轻心。因为龙坑街道有5万余亩森林,其中3万亩是松林。只要有一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飞了出去,所带来的生态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此,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就这么个小山包,每年除了中央、省、市、县配套的防治资金之外,政府、林业、公安、海关、检察、科研院所都要来检查调研,所花费的行政成本不是一个小数目。”付甫永感叹。

形成这种长期拉锯战的,还有整个贵州。

自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疫情快速蔓延。到2023年,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7个县级疫区发生面积达1834.02万亩。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

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并不大,但防控工作不容忽视。一方面马尾松是贵州的先锋树种,全省以马尾松为主的优势树种森林面积达2876万亩,占比17.75%。另一方面周边的重庆、四川、湖南、广西等地松材线虫病疫情比贵州严重,外防输入的压力极大。

“仅仅是2020年冬季到2022年春季,全省共除治50.44万株松树,财政投入的用于疫木处置的资金达到了6052.8万元。”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站长丁治国表示,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上,贵州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了省际、省内联防联控机制,先后拔除了贵阳经开区、黔西南州册亨县等10个疫区,但也不时有新的疫情发生。

目前,贵州还有11个疫区。如果一直追着松材线虫病疫情跑,防治工作将十分被动。

转变思路

跑到疫情前面去

“和这个虫子斗了半辈子,我一定要摘掉播州松材线虫病疫区、首发区这个帽子。”这一次,付甫永想跑到松材线虫病的前头去。

2022年,播州区被国家林草局列为马尾松人工商品林改培试点县,获批马尾松人工商品林改培面积1万亩。当地通过制定《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人工商品林改培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采取“择伐+更新树种”的方式,对试点区马尾松人工商品林进行择伐改培。

金鼓社区的小山包也纳入了此次改培计划。走进龙坑街道的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可以看到,除治采伐之后的山体并不是想象中光秃秃的样子。相反,择伐了松树后,其他阔叶树长势更加旺盛,补植的银杏树已有2米多高,枝丫上长出了许多新叶。

“我们不是剃光头式地把林木全部伐除,而是根据除治方案将疫点及周边的松树伐除,切断疫病传播途径。这个小班总共伐除了松树1100株,经过及时补植复绿,整体上不会影响森林景观、生态功能和森林覆盖率。”播州区林业局副局长官昌泉介绍,通过以上措施,该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已于2023年成功拔除。

通过树种结构调整,把松树林培育成针阔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的健康度和生态功能等级。这种从源头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好办法,为什么现在才实施呢?松桃自治县给出了答案。

2019年秋季普查,松桃在九江街道杨柳社区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86.05亩。随后,松桃快速开展了枯死松树择伐清理。按照当时的除治技术规程,发现一株死松树就砍伐焚烧一株。2020年到2022年,松桃共除治7.3万株枯病死松树,花费1300万元。尽管实行了“即死即清”,但由于没有切断传播途径,疫情还是出现了扩散,甚至清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发病的速度。

“并不是所有松树感染40天就死亡,现在松树的发病过程越来越长。它的发病规律就像一个同心圆,今年秋天发现一株病死树是圆的中心点,周边第一圈树其实已经感染了,但从外部表征看没有问题。来年春天,第一圈树上的天牛把第二圈健康树传播上线虫。到了秋天,第一圈树逐渐枯死,我们砍掉了。但第二圈被感染的树由于没有发病就没有被砍掉,到了下一个春天会继续传播给第三圈树。”松桃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伍志方说。

经过几年的鏖战,伍志方认为,最有效的除治方式是将疫区小班内的松树重度择伐或皆伐清理,然后补植新的树种,就像恶性肿瘤手术一样,不但要切除病变组织,还要把周边可能病变的组织进行安全清除。但在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上,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一方面,当时国家层面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谁也不敢去突破红线扩大采伐范围。另一方面,疫区伐除的所有林木都必须按疫木严格管控,不能随意流入市场。健康的松树因疫情防控需要被当作疫木处置,老百姓很不理解。加上伐除、清理、补植需要大量经费,仅靠财政投入实在难以负担。

想要跑到疫病的前头去,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政策松绑

放开手脚打歼灭战

为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指导各地科学精准系统做好防控工作。2021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紧接着,国家林草局于2022年9月修订并印发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方案)。

指导意见指出,要统筹疫情防控与生态修复,优先将疫情防控纳入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项目。新版方案改变也很大,在疫木除治方面,除了发现一株枯病死松树就砍伐焚烧一株外,还允许对符合条件小班的松树进行皆伐清理。在疫木处理方面,除了就地烧毁之外,可以对采伐的疫木进行旋切处理。

两个政策的连续出台,为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加有效的除治方式解开了手脚。

省林业局副局长傅强介绍了贵州松材线虫病的主要特点:“在地理位置上,疫区小班都是点状分布,不在生态脆弱区、敏感区或具有重要政治文化影响的区域。在综合价值上,相比于其他树种,松树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加上十几年前的造林标准低,平时也缺乏管护,大多数松林并不粗壮,抗病性弱,生态价值亟待提升。在除治成效上,我省总体上控制得比较好,是有可能在全国率先实现物理清零、动态清零的。所以,虽然‘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将疫情发生面积控制在1.4万亩以内,但我们想再努一把力。”

为此,贵州自我加压,提出到2025年全省实现无疫情的目标任务。全省各个疫区县积极行动,打响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歼灭战。

啃下最硬的骨头。松桃自治县最先发现疫情的九江街道杨柳社区,花了5年时间没有拔除疫区,不仅是因为疫病感染的隐蔽性加强了,还有地形条件带来的除治难度,以及除治经费的严重不足。为此,该县引进了松桃石宏木业加工厂参与除治工作。

从2023年11月到今年2月,石宏木业完成了全部松树的伐除清理工作。走进加工厂,只见一根根松树原木先被剥皮处理,然后截成2米左右的小段,再通过旋切机切成2毫米的薄片。剩余的木芯整齐地码放着,之后与树皮和其他碎屑一起焚烧。

据介绍,杨柳社区疫点小班面积是286.05亩,采取皆伐清理的方式除治,石宏木业总共花费了100余万元,其中修路费60万元,支付给农户的木材补偿费和山场清理费约30万元,还有木材的采伐、运输、加工等约10万元。目前,旋切松木薄板的市场价为每张0.65元,按照1亩地出8方木材、1方木材旋切800张薄板计算,每亩林地的收益约为4160元。

引入经营主体参与除治工作,松桃实现了三方共赢。对政府部门而言,过去每株200元的除治费用由企业承担,政府节约的大量工作经费可以用在监测和科研项目上。对林农而言,过去一株一株除治,农民得不到任何补偿,现在企业不仅要给农民林木补贴,还要聘请农民清理林地和枝丫,能拿不少务工费。对企业而言,每亩林地的综合除治成本在1500元左右,旋切薄板每亩有4160元的收益,刨掉成本也还有2000多元的利润。

“关键是效果好啊,以前年年都在砍,树年年都在死,迟早也是要死光砍光的。不如快刀斩乱麻,把松树砍了栽新树,两三年就都长起来了。我们也不用天天担心自家的树遭病。”对于采取皆伐清理的除治举措,杨柳社区村民杨通权表示,村民们都十分认同。

系统治理

生态改善多方受益

贵州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决不能“就除虫而除虫”,必须要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为此,贵州按照相关要求,优先将松材线虫病疫区纳入树种结构调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项目。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31日,铜仁市碧江区结合退化林修复项目,将和平乡龙鱼村观音山林场疫情小班以及周边遭受危害的400亩林地中的松树全部择伐,之后补种了红榉木、枫香、青冈、栾树和楠木等树种。

走进观音山林场除治点,可以看到草木葱茏的景象。当地的立地条件并不好,脚下和山体上大多是碎乱的石块,但即便如此,去年栽种的树苗都成活了,长势好的已经比人还高。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后续监测,观音山林场顺利拔除了疫区小班。

有了成功经验,碧江区今年又扩大除治范围,全区5万亩国储林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把剩余的疫区小班全部纳入。在和平乡鱼龙村鱼龙坡疫区小班,伐除了松树的地块已经全部种上了新的苗木。“就算没有松材线虫病,我们也要开展树种结构调整。现在把营造林项目和松材线虫病防治结合起来,工作上更好推动,实际除治效果也更好。”碧江区林业局副局长孙友富说。

坚持采伐一片、清理一片、复绿一片。在和平乡副乡长刘靖看来,结合树种结构调整等生态工程项目进行松材线虫病疫区的除治,不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今年的防火压力没有那么大,因为我们把枯死林木、林下可燃物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火燃不起来,就能很好地保护森林。另外,我们还在林下套种了仙草、花生、辣椒等,两三年之后补种的树木就可以成林,森林不仅可以恢复当初的绿色,还有经济效益,老百姓都特别支持。”

在铜仁市万山区,在探索更高效的疫区除治模式方面,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我们是2018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然后通过发现一株枯病死松树就砍伐焚烧一株的方式除治,平均清理一棵树要220元,前前后后花了3000多万元,实在是负担不起了。”万山区林业局局长安先辉说。

困则思变。2022年12月,万山区创新模式,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高效除治机制,分别引进了贵州宏林农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林公司)、思南帝辰木材加工厂(以下简称木材加工厂)、贵州永林环保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林公司)落户万山投资建厂。

宏林公司和木材加工厂负责将疫木进行旋切处理,剩余的木芯和树皮碎屑以及枝丫,则运送到永林公司加工成生物燃料颗粒。山上的伐桩也全部种上了中药材茯苓。

安先辉算了一笔账:“2023年全区结合树种结构,调整伐除了1.1万亩、18万株松树。旋切薄板的产值预计达到4600万元,生物燃料颗粒的产值预计是5000万元,茯苓预计收获20万斤,产值有70余万元。以前是花钱烧资源,现在不仅能变废为宝,还产生了将近1亿元的经济价值。”

换挡提速

力争率先动态清零

在贵州各松材病疫区集中走访的过程中,无论是当地农户、基层干部还是林业部门的同志,都表示相较于过去“发现一株枯病死松树就砍伐焚烧一株”的模式,当前推广的重度择伐或皆伐清理的除治模式更加科学有效。

数据显示,2022年贵州省秋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34万亩,发生疫情小班101个,枯(病)死松树55.99万株。推广重度择伐或皆伐清理除治模式后,播州区金鼓社区等许多久攻不下的疫点小班陆续拔除。到2023年秋季普查,全省松材线虫病面积缩小至0.73万亩,发生疫点小班57个。

“任何决策都必须因地制宜,任何部署都要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通过系统治理才能药到病除。”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洪成介绍,近年来贵州各地通过“疫区疫木除治+树种结构调整+乡村产业发展”等组合拳的方式开展系统治理,不仅解决了过去除治经费不足、除治效果不佳的难题,还有力地提升了森林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但要在全国率先实现2025年无松材线虫病疫情的目标任务,贵州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采伐、运输、山场清理、无害化处置等每个环节,只要有一点疏漏,就会造成严重问题。”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副站长胡廷睿说。为此,贵州要求各个除治小班必须做到“510清干净”,即树木伐桩高度低于5厘米、清理的山场无1厘米以上的枝丫、疫木全部清零,力求“山上不留一株死树、路上不丢一根枝丫、农户不存一块松柴”。同时采取极其严密的监管措施,省检疫站、省林科院、省林规院组成包片蹲点组,对11个疫区进行包片蹲点督导,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打赢歼灭战,到2025年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物理清零、动态清零。对贵州来说,并不是结束,反而是新使命、新任务的开始。

“我们只是完成了治的任务,防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傅强表示,接下来贵州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一是加大群众宣传发动,实现群防群治;二是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的违法打击惩罚力度;三是强化与海关等部门的协同,将防控第一线从山林转向边境;四是开展科研攻关,从基因干预等方面彻底改变松褐天牛等病虫害对松科植物的威胁。

“目前各项工作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我们将针对马尾松,和省林业局联合开展松树抗病优异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选。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力争选出抗病良种,从根本上攻克该病的防控技术难关。”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丁贵杰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线虫病 贵州省 疫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