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之城”到世园会

从“花之城”到世园会
2024年04月22日 01:26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从“花之城”到世园会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里的锦云楼 新华社图

世园会成都园中的“草树云山”盆景

如今成都花市中花团锦簇、种类繁多的鲜花

不觉/文 何齐铁/图

1911年的成都青羊宫花会 路得·那爱德 摄
1911年的成都青羊宫花会 路得·那爱德 摄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一角 新华社图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一角 新华社图

春风徐徐,暖阳悠悠,蓉城又化身成了花的海洋,空气间弥漫着醉人的香气。从后蜀主孟昶在成都遍种芙蓉,让“蓉”与城水乳交融后,这座城市就与花产生了奇妙又悠长的缘分。

千百年时光流转,到了近代博览会诞生后,成都的博览会也与花密不可分。1906年农历二月初十,成都设立的商业劝业会就脱胎于传统的青羊宫花会,这在当时的国内实属特例,在时间上也开启了近代中国劝业赛会先河,在中国近代博览会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当时光来到了当下,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在即,园区6大核心场馆、113个主题展园已全面呈现,五彩缤纷的花海,在蓉城大地上铺开了一幅花团锦簇的唯美画卷,喜迎八方来客,也让城与花的缘分,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延续与蜕变……

唐代

花市成为专业性市场

花会,古时又称花市。成都花市在历史上的兴盛,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花的品类繁多,仅在唐朝,成都常见的花就有海棠、荼蘼、枇杷、栀子、牡丹、桂花、蔷薇、桃花、李花、杏花、锦葵、石榴、蜀葵等;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对于花的需求急剧增大。

成都的花市始于唐朝。之所以是唐朝,是因为人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为花卉的浪漫买单。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牡丹》一诗, 详细地描绘了唐人买卖牡丹的细节:“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牡丹是珍贵且昂贵之花,头顶有帐篷挡风避雨,四周还编织了篱笆以防踩践。“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浇水又培土,移栽的花也并未枯萎败色。唐人爱花已经成痴:“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如此精心养护,又有如此多的拥趸,红牡丹的价格已足以让普通人望而兴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晚唐进士、五代前蜀宰相、花间派诗人韦庄则直接写到了成都花市:“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以尘香写花香,这便是诗人的高妙之处。

宋代

具有互动性的“十二月市”

在宋代之前的后蜀,成都就与花进一步结缘。后蜀主孟昶在全成都遍种芙蓉,让花之名成为了城之名,并延续千年。“蓉”也成为成都另一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别称。

到了北宋,花市作为一种专业性市场,已经有了固定场所,具备一定规模。宋代的成都花市,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就是赵抃《成都古今记》所记载的每月定期集市“十二市”:“一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桃符市。”

“十二月市”虽然说是专业性的集市,但并非只卖一种产品,而是集纳了吃、逛、游玩等功能,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更像是以某种专门产品的名义而举办的庙会,或者说是商品博览会的雏形。

近代

从花市到商品博览会

“竞卖商场几百家, 五光十色斗繁华。胜名不愧称花会,会把眼睛都看花。”这首竹枝词,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 成都花市已不再只是花木聚集之地,而是有着多种货物的陈列与销售。其实,古代成都人是懂流量经济的,花市与庙会的演变都是其体现。老百姓进庙观,最初只是为了进香拜佛;就像去花市是为了购买花木一般。

到了清代,庙会与花市都发展成为一种类似于商品博览会的活动。而对于成都而言,其独特性在于花市、庙会合二为一。

清代成都举办花市、庙会的场所,在青羊宫与二仙庵,时间为农历二月十五。这一天,青羊宫、二仙庵里里外外都铺满了摊子。青羊宫大殿前的广场上,集中着出售小型农具如镰刀、斧头的摊位;斗姥殿外,则悬挂着装裱好的书画作品;而二仙庵的殿前摊铺上,摆放着钟表、眼镜、古玩、夏布,整个商业环境也显得档次更高。青羊宫、二仙庵本为一墙之隔的近邻,又同是道家庙观。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流动,到了农历二月十五这天,分隔二者的那道墙会被拆掉一部分,露出一个口子来。来四川教书的日本人山川早水,于1906年亲自参加了成都的花市、庙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会期约两个星期,每天白天开场,无论产品还是时间都非常合适,而且又不收门票……”

山川早水还记下了很多在当时极为新奇的事物,比如有警察手执木棒,在路口维持秩序;有流动摄影摊;在二仙庵通往青羊宫的路上,有用竹席搭起来的临时饮食店,售卖五香菜串、荞麦面。当然也还是有花木的销售。“走入二仙庵内,上百个盆景店布满了广场。产于蜀地的奇草珍木,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花鸟不分家,紧邻着盆景区的就是鸟区。除了鹦鹉, 笼里笼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随着春风飘荡”。1908年,“青羊宫花会——商业劝工会”改名为劝业会,并每年举办一次,对参展商品进行评优。至此,成都花会已经完成向大型商品博览会的嬗变。

青羊宫劝业会于清末连续成功举办6次,并延续至民国时期,其中1920年至1934年成都共举办劝业会13次,1943年改名为四川物产竞赛会。这些曾经的盛会也成为近代成都在博览会发展历史上一道带着花香的往事记忆。

如今

成都花市“满天星”

从唐宋“花市”到今天,千年时光匆匆而过,许多繁华都被那雨打风吹去,而“花市”却一直陪伴着成都,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对于老成都来说,青石桥花鸟鱼虫市场,是无比深刻的城市“花之记忆”。20世纪50年代,青石桥南街就逐渐形成了花市,随着卖花买花的人越来越多,这里也日益繁华了起来。1982年,青石桥市场的西丁字街路口,挂上了一个写有“花鸟市场”的牌子,标志着青石桥花鸟市场的建立。当时的市场不像现在,有排列井然有序的铺面,而是一个自由买卖的市场。以新开街为中心,辐射到附近几条街,一直连接至盐市口都有卖花草的商贩,有的推着车卖,有的摆地摊卖。一直到2000年左右,青石桥形成了花鸟鱼虫、宠物文玩为一体的综合市场,也是成都三环内最大的花鸟鱼市场。

2007年,随着新开街东头临时花鸟市场的拆除,曾经的青石桥花鸟市场,成为了老成都人的城市记忆,但花市却并没有从成都人的生活中消失,在三环外的三圣乡,一个规模更大、种类更齐全的花市走进了成都人的视线当中,这就是著名的“三圣乡花市”。随着万福、白鹭湾和东篱花木三个大型花卉市场的建立,让1元一支的红玫瑰、3元一支的香水百合、10元三束的小雏菊成为现实,也让成都人提前实现了“鲜花自由”。三圣乡对于成都人而言,不仅仅是鲜花买卖的场所,更是追求精神美学的“胜地”。

2019年,三圣乡花卉市场正式搬迁,从那时起,成都的花市打破了曾经“聚是一团火”的传统格局,蜕变成了“散是满天星”的新格局,融入了城市的各个区域之中。郫都区的春天花乐园、金牛区的金科花卉市场、武侯区的花语花卉市场、龙泉卉升花市等都成为了成都人买花“打卡”的热门选择。这些花市,与其说是花市,不如说是一场又一场全年无休的花卉博览会,在五彩缤纷间,将蓉城与花的缘分,用更新的形式、更鲜艳的色彩,延续了下去。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世园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