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3.0的关键跃迁:科技金融助力“知产”变“资产”

从1.0到3.0的关键跃迁:科技金融助力“知产”变“资产”
2024年03月14日 09:13 金融时报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居于五篇大文章之首。

  长期以来,受限于抵押物少、担保不足、长期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多等原因,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困难。如何解决金融资本“不敢投、不愿投、不知往哪里投”的问题,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难题。

  破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亦有不少成功案例。《金融时报》记者将目光投向了民营经济发达、科技企业聚集度高的浙江。在浙江,占比超过九成的民营和小微市场主体构成了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浙江稳增长、保就业、促创新的特点和基础。同时,2022年11月,《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获批落地,浙江省也成为全国唯一两地入围科创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数年来,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金融机构取得了哪些经验?如何不断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优化升级?

1.0:政企合作突破不敢贷难题

  “参加一次活动,解决了350万元的融资需求。”这是西湖维泰(杭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维泰”)创始人施红军的意外之喜。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西湖维泰遇到了资金困境。作为初创企业,西湖维泰没有盈利,缺少固定资产,没有成规模的订单,而企业的生产、运营却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持续开展的研发更是一大笔开支。没有抵押、缺乏担保,企业一度面临求贷无门的窘境。

  一场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组织的名为“科技八点半”的路演活动,拉近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距离。施红军向《金融时报》记者回忆起那时的场景——他坐在“U”形桌子的一端介绍公司情况,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则坐在另一端。“我介绍完公司的情况后,区委书记、区科技局的一些领导进行了点评,然后金融机构就开始现场对接需求。就这样,我和杭州银行建立了联系。”他回忆道。

  作为西湖维泰首家信贷服务银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为何敢给这家“新企业”提供贷款呢?

  “尽管当时企业还在初创期,但企业从事的叶酸检测服务市场前景良好。加上我们了解到企业具备较强的专利技术,也有扩大生产经营的需求,基于其核心人员技术能力与企业专注行业的发展空间,给予企业150万元授信额度,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杭州银行科技支行行长楼月未对记者说。

  与传统融资要求抵押、担保不同,这150万元的“以人定贷”资金,是基于核心人员的人才价值作为授信判断基础,大大降低了人才创业企业的融资门槛。此外,该行还为西湖维泰提供了200万元“以保定贷”的政策性担保贷款。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敢于支持缺少抵押担保和市场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科创企业,离不开金融管理部门的激励考核。“人民银行对科创企业有专门的政策支持,同时,在考核时也特别注重我们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楼月未解释说,与传统企业相比,科创企业贷款的资本计提更少,这对中小银行而言也是一个重要激励。

  在融资成本方面,对于科创企业,政府部门也有不少支持政策。“由于杭州各个区有对知识产权质押的贴息,再加上对‘雏鹰计划’企业和杭州各个区的人才都有贴息政策,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只有1%到2%。”楼月未介绍称。

  “近年来,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而围绕科技金融,更是作了不少探索。”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陆巍峰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称。改革获批以来,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主动加强部门对接,指导试验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启动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建设。同时,加强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积极推动科创金融标准研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监管的激励传导至银行内部,形成了一套差异化的考核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银行业通过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推动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倾斜,发挥了银行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生力军”和“催化剂”作用。“总的来看,就是要针对科技企业特点,以人才、技术、业务模式和市场前景等作为评价要素,让不符合传统授信标准的企业也能获得融资。”他表示。

2.0:信贷之外打造创投生态圈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仅仅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仍然是不够的。

  “科学研究非常烧钱,尤其是分子生物领域,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偶尔会成功。今年的科研费用至少要几百万元,当团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与专家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费用也就越来越高。我们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希望有长期资金支持。”施红军说。

  2022年,在西湖维泰有进一步融资需求时,杭州银行主动向其引荐了科技金融生态圈伙伴美年健康产业资本,帮助企业快速顺利地完成了一轮股权融资。这不仅为企业减少了对接投资机构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效满足了企业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为其带来了产业端的资源投入。除此之外,该行还为企业获得低成本贴息贷款、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相关指导。

  “创新型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除了借力债权融资外,还可以借助股权融资引资、引智。我们与市场上头部的创投机构建立了深厚的业务合作关系,也能调动多年积累的上市公司客户资源,实现产业资本赋能科创客户。”楼月未表示。

  打造创投生态圈,是银行从科技金融1.0迈向2.0的重要探索。

  在科技金融1.0阶段,包括杭州银行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都是在政府增信下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一般都是着重依靠政府扶持企业名单、政策性担保、贴息、科创园区等政策与资源,搭建‘政、银、园、企’合作服务平台,以地推模式做贷款。”一位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由科技局、政策性担保公司、银行三方按照约定比例建立风险池基金,银行给予纳入风险池的企业优惠利率贷款,风险基金优先偿还风险贷款。

  而在2.0阶段,银行则开始拓展“朋友圈”。“客观来看,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与科技型小微企业需求并不匹配。”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科技型企业的特点与股权、债权融资更为契合。对银行来说,可创新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通过与创投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同时提供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不断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

  “从2016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科技金融的升级模式。”楼月未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积极打造创投生态圈,创新投贷联动,服务创投投资企业,做其他银行难以专心做的专业活。“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选择银投联贷。我们会通过筛选合作创投机构,跟踪投资机构近一年新投资企业,给予50%左右投资金额的跟进信用贷款。”楼月未介绍称,目前,已合作创投机构785家,科创类股权投资基金托管规模达到1650亿元,初步形成创投市场资金闭环。

3.0:数据驱动从“单点开花”到“模式复制”

  在数字经济时代,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多知产”(知识产权)特点,银行正在着力打通把“知产”变“资产”的渠道。

  2023年7月,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杭州高新区(滨江)数据知识产权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功设立。《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同时也是浙江省自贸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这个项目发行金额1.02亿元,票面利率2.80%,发行期限358天,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660余万元。”楼月未介绍称。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有所不同,在上述项目中,作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有2件为数据知识产权。这也标志着在现实层面,数据要素产权化的有效新路径正在形成,实现了从“知产”变“资产”、数据变红利。

  业内把这一探索视为新的开始。“我们正在建立数据库,探索更多高效支持‘知产’转化为‘资产’的产品和平台。”楼月未表示,“下一步,通过行业研究数据筛选细分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以中长期流贷或项目贷款为核心,做强认股权证和科创投资业务。”她表示,希望通过聚焦细分行业、打造行业专业化团队、发挥国内市场海量数据优势,挖掘行业数据价值,探索科技金融相对标准化的企业评估模型,提升银行对科创企业发展的专业判断能力,真正推动模式复制。

  更多金融支持方面的创新探索仍在路上。陆巍峰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针对当前科创企业认定标准不一、对初创企业覆盖不足等问题,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指导之江实验室、杭州银行、嘉兴银行等联合开展《科创企业认定评价》省级团体标准研制工作。同时,探索并推动建立“科创企业”专题超算数据托管中心,构建政银企多方共建共享的科创企业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

  “我们将持续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创新领域企业经营特点,为企业量身打造专项金融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业务,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发展。”陆巍峰如是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17.39
  • 03-13 戈碧迦 835438 10
  • 03-11 骏鼎达 301538 55.8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