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注销,一波上市券商行动抢眼,更多上市公司以回购加强市值管理

回购+注销,一波上市券商行动抢眼,更多上市公司以回购加强市值管理
2024年03月08日 19:24 财联社

财联社3月8日讯(特约记者 赵昕睿 记者 林坚)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至少已有5轮上市公司回购潮,真金白银投入力度仍在加码,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增加成为关注点。

据天风研报,从回购计划来看,今年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的回购计划数量达927单,同比增加518%,涉及计划回购金额达到846.98亿元,同比增加1039.33%。从实施情况来看,今年A股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回购行为达到1175次,同比增加217.57%,涉及回购金额达到947.45亿元,同比增加187.12%。

从回购目的来看,今年以来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案例明显增加,多家发起“注销式”回购。其中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数量达到89单,同比增加4350%,其占比为9.60%,同比提高8.27个百分点;金额方面: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计划回购金额达到127.30亿元,同比增加4446.43%,其占比为15.03%,同比提高11.26百分点。

一波上市券商回购抢眼

截至3月8日,开年来至少有11家上市券商公告了回购公司股本进展,其中包括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等。

3月7日,东吴证券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实际回购的股份3879.98万股,原定用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考虑三年期已满使用,现将回购股份注销,拟注销A股股份计3879.98万股。

3月4日,国金证券公告拟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资金总额5000万至1亿元,回购用途用于减少注册资本,这距离上次回购举动仅隔一月。

此外,东方财富在2月26日宣布,将已完成的10亿元回购股份用途,从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同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对于东方财富的回购+注销,一时也引来行业诸多点赞。

除了上述上市券商,在已披露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开始就以注销为目的,也有此后公告将回购股份改为注销目的。

例如,近期公布回购计划的比亚迪(拟4亿元回购后注销)、 格力电器(拟以15-30亿元回购并注销)、宁德时代(拟以20-30亿元回购并注销)、步步高(拟以1.5-3亿元回购并注销)等龙头企业都是以注销为目的进行的回购,起到强效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此外,2月份有14家上市公司公布将公司原回购股份用途改于注销,其中包括美的集团云南白药东方雨虹通策医疗等上市公司,或许出于积极响应回购政策及各大会议提法的考量,最终“以投资者为本”实施利好措施。

回购并注销为何会被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主体来分,股份回购被视为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回购后注销相比单纯回购作为股权激励、 员工激励用途来说,更有利于股价提升。

从业内反馈来看,国外的回购注销案例也较为多见,是国际的通行作法。

根据上述天风研报,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进行注销导致股本减少,在当期利润与分红比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回报率、每股分红等财务指标将提升,从而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以央国企为主,在当前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下,股份回购对板块内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利好作用有望增强。

有业内人士还分析称,对于一些股价低于净资产值的上市企业来说,回购并注销往往就是内外部叠加刺激力量。公司净资产值随着注销股份增多而增多,最终也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买入。

证监会在今年的系统工作会议中就强调过,要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目前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都在积极践行,未来是否有更多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披露还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市券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
  • 03-11 骏鼎达 301538 55.82
  • 03-11 星德胜 603344 19.18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22.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