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协作共绘现代化图景

苏青协作共绘现代化图景
2024年03月08日 15:27 瞭望

仅2023年,青海省就引进江苏企业27家,其中新能源企业10家,到位总投资超50.2亿元,是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新引进企业到位总投资的2.2倍

苏青携手,协同创新,打通了省域局限,实现资源共享,市场要素的充分涌流助力两省共同拓宽发展空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凯 汪伟 张子琪

  长江,纳百川千湖汇聚奔涌之势,冲刷出极具发展潜力的三角洲平原。江苏,在此占得发展先机。

  源流,集高寒之苦孕育江何之源,定格为生态保护优先的青藏高原。青海,在此守护江河安澜。

  进入新时代,分别位于长江首尾的青苏两省确定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近年来,37.15亿元资金由苏入青,1291名干部人才接力援助,1193个项目落地生根……从民生保障到产业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先富帮后富的单向援助到双向交流的创新融合,作为东西部协作的代表,苏青协作不断走向深入,不仅可以看到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更有来自两省在资源共享中协作共进、携手同行的发展新图景。

在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整理碳纤维原丝(2023 年2 月22 日摄) 吴刚摄/ 本刊在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整理碳纤维原丝(2023 年2 月22 日摄) 吴刚摄/ 本刊

  饮水思“援”

  灯带包裹着花团,彩灯垂挂于树梢,“金龙”腾云,“天鹅”戏水,歌舞霓裳,金殿流光……从元旦到春节,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举办迎春灯会,花灯璀璨,流光溢彩。

  从花海到花灯,这个海拔高、气候冷凉的穷山沟变身“百花园”,四季有“花”,游人不断。那句“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不嫁边麻郎”的民谚成为历史。

  2016年,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相关单位及援助资金支持下,大通县依托当地窎沟片区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

  夯实发展基础,尝到发展甜头,扶贫产业园脱下“扶”的外衣,实现自我驱动发展。

  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一个村。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刘洪表示,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南通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发挥“东产西送、西产入东”的合作优势,加大产业协作力度,增强“造血”功能,让更多优质青海农特产品走出高原;聚焦民生改善,在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支援,实现“智慧”帮扶,进一步推动两地对口协作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展。

  目前,江苏已有2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青海24个县(市、区,含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协作帮扶关系,协作范围从西宁市、海东市扩大到青海全省,有效提高青海民生保障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江苏对口帮扶青海工作队领队王凯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江苏帮助青海一步步赶上国家发展的整体步伐。

  首战脱贫攻坚——苏青双方编制实施《江苏省“十三五”对口帮扶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市扶贫协作规划》等覆盖省市县三级联动协作规划。从明确结对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江苏省累计安排帮扶资金近12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417个,海东市、西宁市近65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助力24万贫困人口脱贫。

  播下希望的种子——“援青为了什么,在青能干什么,离青能留什么。”江苏援青教师徐树忠常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在援青工作中,我们希望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师资队伍,为高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东西部协作有力推进了高原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一批批江苏援青医疗队奔赴雪域高原,手把手‘传、帮、带’,守护高原人民生命健康。”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光林说。

  截至2023年12月底,青海61个乡镇、124所学校、63家医院与江苏58个乡镇、137所学校、69家医院建立结对关系。除列入中组部“组团式”帮扶范围的22名医疗教育人才外,江苏还向西宁、海东选派182名专业技术人才“组团式”帮扶21所学校、20家医院和13个农业部门。

  结下援青情缘——“何其有幸,在2022年的夏天遇见了你们……是你的出现,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一束温暖的光……”在南京援青干部刘博的办公室,有这样一封信。这是他援青工作的宝贵收获。写信人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正读初二的史可欣。作为援青干部,刘博在组织安排的援青工作之余,选择资助这名生活困难的蒙古族女孩。

  对于刘博而言,这次援青让他更深刻了解到发展为了什么。对于史可欣而言,苏青协作让她获得资助,也有机会通过研学到江苏开阔眼界。她告诉记者,努力学习考入江苏的大学,是她今后的目标。

  “援援”不断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在拥有1700多头进口荷斯坦奶牛的现代化养殖车间,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高品质牛奶远销江苏,40多户当地村民在此就业;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在援青干部推动下,580多亩撂荒地成为绿色有机高原独头蒜生产基地,产品进驻山姆超市等高端商超,200多户居民稳定从中获取收益……这是记者近日在青海部分地区走访所见。

  苏青协作8年来,援建项目一个连着一个建,资金一笔接着一笔投,干部一批接着一批干,持续推动协作由最初的在民生领域“输血”,到在产业发展上“造血”,带动青海打开发展格局,转变发展观念。

  打开发展格局——“春节后准备整地播种……”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盐昌村村委会,种植大户们一同商量2024年的种植计划。今年580多亩有机土地除了种大蒜,还有莴苣、土豆、洋葱等作物,“年前就和江苏、上海等地企业签订合同,按订单种植,再也不愁没销路!”种植大户朱新安说,种了十几年大蒜,从没想过大蒜成了“宝贝”,能卖到国外。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东西部协作资金的使用,要求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2023年,江苏省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年度东西部协作资金4.45亿元,用于支持重点县发展。

  转变发展观念——西堡镇,一排平房内自动化设备运转不停,一袋袋魔芋粉经过加工压型,成为火锅用魔芋。“工厂前些年险些维持不下去了。”加工厂负责人贺帮卫说,以前,西部一些县区吃中央财政饭,对乡镇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如今,在江苏援青干部带动下,一批企业在这里扎根壮大,地方干部尝到发展甜头,转变观念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2023年,这家企业年产值从500万元扩大到1000万元,“明年还要扩建。”

  江苏对口帮扶青海工作队副领队胡宏说,观念转变是构建“造血”机能的关键。除潜移默化影响外,东西部协作机制大力推动党政干部交流,2023年举办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班162期、帮助青海培训干部人才18308人次。

  源远流长

  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占地超过1000亩的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平铺展开,上方是发电用蓝色光伏板,下方是自动化生产车间。不仅有农业项目,一大批具有牵动性、引领性的工业项目也随着东西部协作落户青海。

  “东西部协作已不是单向援助,而是在生产要素的协同融合中重构地区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血管’系统,加速生产要素在两省间充分流动,拓展共同发展空间。”王凯举例说,经济大省江苏在发展中缺土地空间、能耗指标,青海通过协作关系,凭借地理空间、绿电资源等优势吸引新能源企业到此投资。随着产业不断集聚,青海清洁能源开发也不断加速。

  青海清洁能源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地处三江之源的青海,是生态保护重地,也是绿色能源富集地。2023年,青海新增清洁能源装机约980万千瓦,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5100万千瓦,占全网总装机的93%,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

  凭借绿色能源,苏青两省通过“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等平台,组织开展“江苏名企走进海南州”“江苏-青海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仅2023年,青海省就引进江苏企业27家,其中新能源企业10家,到位总投资超50.2亿元,是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新引进企业到位总投资的2.2倍,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一批来自江苏的国内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在青海落户投产。

  江苏经验和青海资源互相融合实现产业绿色化改造,是协作最显著的外溢成效。在海东市,占地约22.09平方公里、借鉴江苏工业园区模式建起的零碳产业园是青藏高原首座零碳产业园。江苏援青干部马晓东说,江苏以火电为主,建零碳园有思路想法,但缺少绿能支撑。在海东合建零碳园,未来可承担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及相关改革等多项任务。

  江苏联通内外的市场优势拓展共同发展的空间——一批江苏企业在青海落户,不仅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就业等,还有先进技术和国内外高端市场,在帮助青海延链、补链中实现弯道超车。以省会西宁为例,围绕新能源,全球头部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时代新能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比亚迪相继安家落户;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加紧建设,总投资25亿元、年产5GWh新型动力电池扩产项目调试运行……

  农业和服务业在协作中同样齐头并进。

  南京市的街头巷尾,一间间青海拉面馆香气四溢,客流不断。依托东西部协作,苏青两省打造“拉面经济”劳务品牌,江苏高校帮助开展就业培训,无锡市发改、商务、工信等部门为青海拉面从业人员提供政策宣传、实体店经营指导等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马世功说,他是东西部协作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近年来,苏青开展“拉面入苏”计划加强劳务对接,以品牌打造为牵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11月,青海海东籍人员在江苏开办拉面店超2000户,带动从业人员约1.17万人,年产值大约16亿元。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是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总部位于江苏的新立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6∶4持股比例,联合打造的省级大数据商品交易平台,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隶属于这一交易中心的“西部优选”网络交易平台,现有特色农企3000多家,牦牛肉、藏系羊肉、冬虫夏草、枸杞、青稞、藜麦、青稞酒等名优商品2万余件,企业用户有2.64万户。

  苏青携手,协同创新,打通了省域局限,实现资源共享,市场要素的充分涌流助力两省共同拓宽发展空间。放眼未来,苏青协作还将纵深发展,现代化新图景更加饱满丰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省 江苏省 苏青 扶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
  • 03-11 骏鼎达 301538 55.82
  • 03-11 星德胜 603344 19.18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