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鹿 琳
“去看金陵城,一万次的春和景明”……早春三月,南京处处春意盎然,社交媒体上不少市民游客“等花开”。
在经济发展的疆野,南京同样春光明媚、春潮涌动。南京各板块园区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处处都是“追风赶月”的生动镜头。
《南京观察》记者走进经济建设一线,探访省市重大项目,对话园区企业负责人,感受城市的春忙气象。
拿下“最贵”一块地
站在建邺区升龙汇金中心D栋15楼、南京恒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临时办公点,俯瞰东南方向,2024年省级重大项目——恒生电子江苏总部项目现场尽收眼底。该项目去年11月举行了开工仪式,眼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桩基施工。
总部位于杭州的恒生电子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多年,为证券、期货、信托、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连续16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位列中国上榜企业首位。企业的江苏总部项目位于建邺区江山大街与庐山路交叉口处,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投资额达20亿元。
从恒生电子决定异地新建总部起,南京恒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负责人姚建勋就开始马不停蹄出差。“武汉、长沙、苏州……”他一口气报出一串考察过的城市,在全国各地“转”了一年多,董事会深思熟虑后才敲定南京。又在南京“精挑细选”数月,企业最终拿下了所有地块中最贵的一块。
“虽然是最贵的,但也是产业匹配度最高的一块地。”姚建勋办公室直面的江东中路,沿线分布着南京银行、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华泰证券等众多金融机构,都已成为恒生电子的服务对象。距离恒生电子江苏总部地块1公里左右的南京金融城二期C1主塔楼主体结构已于今年1月封顶,是南京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载体,未来持续导入的金融机构也是恒生电子的潜在客户。“从物理距离上而言,我们距离客户更近了。”
在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恢复承压前行的大背景下,企业对每一笔投资都慎之又慎。阿里集团是恒生电子的重要股东,此前几乎从未对企业投资进行过多干预,却专门为恒生电子的江苏总部项目多次召开问询会。有人质疑,“这个项目紧邻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可以给你们一栋楼用,为什么要自己盖?”
“看好南京的发展。投资南京,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姚建勋坦言,阿里这个巨无霸在杭州“掐尖”了不少专业人才,而南京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恒生校园招聘已覆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当地高校。南京是东部重要中心城市,“重仓”南京是企业综合考量上市公司资产保值、深耕长三角区域市场、深化高能级城市群间服务等因素后的重大决策。
企业投资是真金白银的市场行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重仓”一座城市,是对这座城市最大的肯定。
在考察省内多个城市后,江苏赛佳集团还是将目光锁定在南京,将在溧水区新建智能生产基地,总投资12亿元。该省级重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预计3月下旬拿地后即可开工建设。“集团总部位于江宁,业务涉及进出口贸易、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科技智造等多个板块。为进一步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跟进市场发展需求,公司需要开辟新的生产制造基地。”该企业负责人坦言,南京是一片适合投资兴业的土壤,溧水区靠近企业的江宁总部,毗邻机场,周边密布多条高速,区位条件优越。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持续加码南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晶升装备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主培育的第13家上市企业,有感于园区长期以来贴心的服务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已再次拿地投资;美埃科技、华天科技、埃斯顿等都是在宁投资多年的企业,今年均再次大幅增资扩产。
增资扩产强动能
企业频频投下“信任票”,源于南京对企业和产业的极端重视。去年,南京启动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新春第一会”继续将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鲜明传递出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壮大产业、培育企业的奋斗姿态。
龙年伊始,浦口区芯爱高端基板一期项目现场传来“好消息”——一期项目工程实体已全部完工,部分生产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并小规模生产。该项目专注于研发、生产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材料——高端基板,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145万片,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
“包括芯爱在内,园区今年有5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面对新一轮以创新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机遇,各地都在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集成电路正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六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浦口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华天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基地扩建项目将建设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成电路晶圆级Gold Bump封测生产线、高像素图像传感器封装测试生产线和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生产线;南京伟测半导体晶圆测试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测试80万片晶圆、20亿颗芯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5个省重大项目分布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场景应用等各个环节。
走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超10亿元的京东方产线数字化变革项目正加紧利用现有厂区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及研发设备系统扩建。“京东方的LCD(液晶显示)出货量居全球第一,当下全球LCD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面板显示更加高清和供货更为快速,这需要产线设备的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更高。”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列入南京“智改数转”免费诊断重点项目,完成诊断后,今年将引进更高级别的自动化设备,推进机器换人,实现网联升级及研发设备系统扩建,全面推进产线的数字化改造,预计全年产值将再增长10%以上。
南京去年提出巩固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石化支柱产业传统优势和整体带动性,四大支柱产业时隔多年重回政府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强化与龙头型石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产业向下游高端产品链延伸。
在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技术迭代正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总投资103亿元的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及新材料项目正处纳规阶段,一旦进入国家石化产业布局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文和江苏省核准,将正式立项开工建设,项目的环评、安评已完成预审。乙烯被视为石化工业的基石,一套乙烯装置的产值可带动下游产值6—10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100万吨聚合级乙烯,全部用于扬子石化、扬巴公司发展下游新材料产业。这意味着,项目投产将拉动超过500亿元产值。
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南京持续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去年南京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产业业务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南京还存在规模总量不够大、新型业态发展不充分问题,无论是打造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最终都要落实在实实在在的项目上。
持续推动项目快进,南京“新春第一会”对新一年度的“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进行了部署。升级版的“五力”榜单包括关注经济新增长点培育的拼产业比贡献“实力榜”、关注项目建设实物量贡献的拼项目比增量“活力榜”、关注优质项目招引落地实效的拼招商比突破“热力榜”等,在指标内涵上,凸显对推进产业强市、抓牢重大项目、攻坚招大引强的高度重视。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南京有38个项目纳入了省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超36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360亿元。其中,25个是重大产业类项目,占项目总数的绝对比重。
楼还在盖业务先行
独立车间内,自主研发的充电模块产品挨个接受老化、高低温、防水测试;在封装区域,多款不同型号的光储充一体式充电桩打包完毕,准备发货……走进位于江宁区南京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厂房,“热气腾腾”的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
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电能转换领军企业的中国区总部2022年10月落地南京后还处在建设阶段,江宁区和企业就已迅速敲定华东生产研发基地的过渡厂房。“去年底,全国领先的充电模块全自动化产线已投产,预计年产电能变换核心模块18万台。”公司副总裁韩涛说。
在南京,不少在建的项目,生产线已经“先行一步”跑了起来。龙头项目的载体还未投用就已释放强大“虹吸效应”,把生态链、生态圈企业“引”了过来。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2019年启动建设,研发大楼预计明年竣工。但从确定落子南京后,集团江苏总部就已进驻建邺区新城科技园综合体A2幢率先开展业务,并先后集聚了27家生态链企业。如今,阿里的生态链企业还裂变出了自己的生态,去年4月,为泡泡玛特等消费型企业做数字化的阿里瓴羊落地,同一楼层搬进了瓴鲸科技、知维云等5家与该企业有密切关联往来的上下游企业。
“恒生电子江苏总部、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等重大项目确定落地后,都是先把业务开展起来。”在建邺区发改委重大项目科科长王三涛看来,辖区项目建设和业务发展“齐头并进”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举例介绍,恒生电子江苏总部去年5月正式落地以来,已经注册了南京恒生启金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金融科技类企业,丰富了辖区的金融生态。
区域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项目的比拼。近年来,南京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关键抓手,从招商引资到服务保障,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今年一季度,南京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211个。
全力拼抢即将迎来厚积薄发。建邺区多年聚焦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在河西南部地区,江山大街、庐山路、中和路、平良大街合围区域内,已扎堆集聚小米科技华东总部、阿里巴巴江苏总部、恒生电子江苏总部、58集团华东总部等多个省市重大项目。今年4月,小米科技华东总部即将正式投用,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一期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验收交付,南京将向数字经济高地发起冲击。
在江宁方山,中国大陆地区第七家会员店、开市客中国首家全生态模式旗舰店目前主体结构已完工,预计今年二季度正式开业。区别于此前开业的上海闵行店及苏州店,南京开市客不仅包含会员制超市,还包含会员制加油站,企业的全球化供应链将让南京市民实现家门口的“全球购”,社交媒体上不少市民对开业“翘首以盼”。
区域总部型项目中国电建华东科创中心预计将于今年12月主体结构封顶,位于溧水开发区的南京科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用,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一标段)预计今年7月完成钢框架封顶……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南京多个板块传来“春天的消息”。
明日惊蛰至,暖风柔草木。南京的经济发展也“持续升温”。工作间隙,姚建勋习惯走到落地窗前,俯瞰项目工地的忙碌与变化,也畅想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他说:“恒生电子江苏总部未来将至少孵化一家上市企业。2028年交付使用前,同步完成相关产业导入。”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