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书写“美丽中国”画卷:从“环滁皆山也”到“光伏之都”

滁州书写“美丽中国”画卷:从“环滁皆山也”到“光伏之都”
2024年02月28日 09:07 新京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中琅琊山的山水之趣,是大多数人对于滁州之初印象。

如今的滁州,正凭借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130余个落地或在谈光伏重点项目嬗变成不折不扣的“光伏之都”。

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里提到,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伏电力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能源,光伏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名片。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正是滁州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从“环滁皆山”到“环滁皆光伏”的转变路径,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日前在滁州实地走访主管部门及光伏企业,从滁州光伏产业的建设中或许可以看见美丽中国建设的缩影。

是滁州选择了光伏?还是光伏选择了滁州?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016年,国内光伏玻璃生产巨头福莱特落户滁州凤阳;2018年,隆基落户滁州经开区;2020年晶科能源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落户滁州来安正式投产;2022年,亿晶光电10GWN型高效TOPCon电池项目落户滁州全椒……如今,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走访滁州高新区拍下的光伏板照片。 图/陶野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走访滁州高新区拍下的光伏板照片。 图/陶野

从一家企业一枝独秀到现在如雨后春笋,是滁州选择了光伏?还是光伏选择了滁州?

滁州既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又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成员之一,拥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一家或几家企业在此落户可能是因为滁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自然资源;但如此产业链上下的光伏产业集聚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在滁州落户的捷泰科技副总裁刘捷告诉记者,“选在滁州做光伏产业,一方面是‘以商招商’的政策指引,我们很多合作伙伴都在这里先行落户,我们过来看了以后,感觉滁州这个地方区位优势很明显;另一方面,滁州整个城市在光伏产业上的强链战略让我们这样的大型制造业愿意集聚在这里,信息成本、物流成本、采购成本相对来讲要更具优势。”

如今,滁州市光伏制造重点企业共93家,其中规上企业57家。单体投资超百亿元项目13个、超50亿元项目27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全市聚焦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电池片等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充实、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现已构建起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背板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

以光伏玻璃为例,最早来滁州落户的是国内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巨头之一——福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滁州凤阳成立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200亿元。随后,像福莱特这样的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南玻和亚玛顿也落户凤阳。如今,3家企业总投资近300亿元,拟建设光伏玻璃生产线31条,玻璃原片生产线超过150条。全部投产后,将年产光伏玻璃超千万吨,大约可以满足180GW光伏组件生产的玻璃需求。

截至目前,滁州落地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130余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亿元。2021、2022年光伏产业产值分别为409、873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100%。2023年产值1300亿元(不含储能),同比增长50%。现已建成隆基年产能23GW的全国最大单晶光伏组件生产基地。

光伏与滁州,一场因为营商环境的双向奔赴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来滁调研光伏产业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滁州发改委光伏产业链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业代表,说的最多的故事就是“捷泰速度”,堪称行业奇迹。

“捷泰速度”的亲历人捷泰科技副总裁刘捷告诉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滁州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切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发展光伏的决心。”

什么是“捷泰速度”?据刘捷介绍,在招商引资政策以及政策兑现上滁州做得非常好,“当时跟我们怎么谈的,后面就怎么兑现。这一点在厂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体会得尤为深刻。我们整个厂区占地面积将近800亩,近18亿元的基建投资全部由滁州政府代建,仅两座单体厂房,每座长620米、宽176米,11万多平方米,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厂房,施工强度和难度均前所未有,再到40余万平方米的研发、生活、宿舍以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政府都全力以赴,没有耽搁一天,还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按照正常来讲我们这种体量的基建完成应该在9个月以上,但是我们这个项目第一期只用了140天时间,创造了行业奇迹。这就是行业里传的‘捷泰速度’,不光证明了滁州对光伏产业财力上的保障,还证明了滁州发展光伏的能力和决心。”

滁州某光伏厂区图。滁州市发改委供图

滁州某光伏厂区图。滁州市发改委供图

光伏行业最大的特质是“快”。项目开工快,建设速度快,投产运行快,抢占市场快,在光伏赛道上,“快”是决定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先机、地位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在滁州,不仅有“捷泰速度”,还有“正泰速度”,还有……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组成“滁州速度”。

凭借惊人的基建速度,捷泰科技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产品迭代升级和规模化量产,抢占了光伏赛道的最佳位置,一跃成为全球光伏电池行业的领跑者。如今,在光伏电池N型TOPCon电池这个领域,捷泰科技市场占有率在全球份额的60%以上。

所以,究竟是滁州选择了光伏?还是光伏选择了滁州?从“捷泰速度”里或许可以得出答案,光伏与滁州,是一场因了良好营商环境的双向奔赴。

“滁州政府跟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同频共振的。”刘捷说,滁州这个地方很特别,从上到下地帮扶企业,非常暖心体贴。“我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眼睛都能看到,不需要我们去说。”

对于企业来说,营商环境好与不好,关键看能不能解决问题,解决得快不快。安徽省发改委今年推行的项目申报“免申即享”,捷泰科技就是改革的受益者,通过滁州发改委精心指导网上申报,捷泰科技很顺利拿到了“制造业财政贴息贷款”项目补贴。刘捷说,“这在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

据了解,滁州市、县生态环境部门还经常对光伏企业进行各种明察暗访,从排气排污的合规检查到第三方监督一丝不苟。光伏企业从最初的常规配合转变成欢迎,“是因为他们‘找茬’不是为了‘找罚’,而是为了‘找法’,找到企业合规生产的更好办法。”刘捷告诉记者。

正是这种“来者皆安”的环境,才让光伏企业放心地把后背交给政府、交给部门,真正心无旁骛地去科技创新、生产制造。

诚信口碑,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做不到的不说,说过的一定做到。”滁州市县两级用行动把诚信二字书写得格外丰满。这样的口碑来之不易,一旦树立起、传播起这样的口碑,就一定会成为招商引资的靓丽标签、金字招牌。

如今的滁州还在招大引强,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近几年辖区内招商的对象全部都是光伏及其他新能源企业。”

滁州围绕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心编制光伏产业图谱,大力拓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与700余家全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2023年新建成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27个、新签约项目24个。截至目前,滁州全市已建成光伏组件产能62.6GW,光伏玻璃产能717万吨,光伏电池片产能62GW,主要产品产能均占全省一半左右。

城市的美丽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任务目标的行为自觉。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清洁、可持续能源的关键一环,也是全球走向“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滁州市抢抓新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发展脉络便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缩影。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26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