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敏感度的火药上“雕刻”!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在高敏感度的火药上“雕刻”!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2024年02月17日 16: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年1月11日,全球现役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发射升空。这些固体燃料火箭能够顺利发射的关键,离不开固体燃料发动机提供的动力。

在这种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会往发动机燃烧室里浇注液体燃料。液体燃料固化后会产生多余的燃料,这就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精度,因此需要进行燃料面的修整,把多余的燃料去除。这是固体燃料发动机最危险的制造工序之一。

由于这种燃料的成分主要是高效能火药,所以,这道工序也被形象地称之为“雕刻”火药。

这份极度危险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用机械代替,只能人工操作。而有一个人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就是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

01

1989年,徐立平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

那时,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承担的中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的攻坚阶段。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动机的固体燃料药面出现了问题。

专家组经过再三研究,决定就地挖药。在这个紧要关头,厂里成立了挖药突击队,工作两年多的徐立平是其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他们的任务,是钻进装有火药的发动机狭小的药柱里,一点一点地挖开填注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

在成吨火药的包围下,一旦由于摩擦产生静电或火花,引发燃烧及爆炸,将会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后果无可挽回。

由于担心体力不支导致动作变形,引发安全问题。当时,突击队给大家定了一个时间,每个人只进去10分钟,然后换下一个人。

徐立平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药面整形组 组长

人爬进去,趴在火药堆上去操作。它的内孔非常小,人只能半跪半躺着一点点去抠挖。整个被火药包裹的那种感觉,当时真的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的。

这是一场漫长的接力战,整场作业持续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徐立平和队友们像蚂蚁搬家一样,共挖出了两百多公斤固体推进剂,保证了国家重点战略型号的研制计划顺利推进。

02

徐立平是受母亲的影响,选择这个高度危险的职业的。他的母亲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装药车间最早的员工之一。

温荣书

徐立平母亲

钻进发动机确实是很危险,对于身体的伤害太大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干那个工作了,再危险也得要干,再危险的工作也得有人干。

再危险的工作也得有人去干,再艰难的道路总要有人走,母亲的这句话也成为了徐立平的座右铭。

为了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把雕刻火药由人工转为机械化操作势在必行。其实,徐立平和徒弟们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徐立平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药面整形组 组长

现在我们已经研制出了多种专用的机械整形装置,未来一定能够最终实现,用机械来替代人工操作。

如今,徐立平的一些徒弟也已经有了徒弟。这个岗位从刚开始的全国只有几十人,到现在已经有了几百人,火药雕刻的技艺被一代代传承着。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枯燥车间里,徐立平从青春岁月干到了年逾半百,一次次行走于危险边缘。三十多年来,徐立平先后承担了多种战略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整形任务,一直保持着合格率百分之百和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

磨刀、铲药、雕刻,三十多年日复一日。当发射指令一次次响起,一枚枚火箭平稳飞入苍穹,所有的付出和艰辛都在这一刻化为辉煌的尾焰,在美丽的天空中华丽绽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徐立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