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刘晨曦)1月18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主办的中国汽研汽车指数2023年第四批测评结果发布会暨智能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技术研讨会召开。
为了深入践行 “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汽车技术升级、服务消费者买车用车”的使命,推动新能源汽车测评技术创新,深化行业交流,共商共研高质量测评标准,中国汽研召集近百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高校学者、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智能指数、健康指数最新测评结果发布,探讨智能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技术,启动智能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技术研究课题,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由中国汽研北京院院长、指数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明主持。
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致辞,他表示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复杂极端环境下在品质及性能表现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行业内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复杂极端环境下智能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评体系。中国汽研组织开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极端复杂环境测评技术专题研讨,这对未来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汽车测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指数管理中心主任抄佩佩致辞,她指出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落实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财税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技术不断成熟和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标准课题研究亟待启动以支持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透明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保障。
指数测评结果发布,为消费者选购车提供专业参考
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汽研分别公布了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以及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第四批结果。其中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发布8款车型测评结果。根据2020版测评规程,日产ARIYA艾睿雅为2星,奔驰 EQB为3星,smart #3为4星,其余车型智能星级评定为5星。
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发布13款车型在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车内气味强度(VOC&VOI)、车辆电磁辐射(EMR)、车内颗粒物(PM)、车内致敏风险(VAR)四个板块的测评结果。
共商共研,复杂极端环境测评研究助力产业升级
会上,中国汽研发布了《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能效研究报告》,通过对近5年50余款纯电动乘用车的验证发现,新能源汽车的能效水平逐年提升,具体表现在百公里充电时间、低温续航衰减率、常温百公里电耗方面,其中,困扰消费者关切的“低温续驶里程衰减”和“临时补电难”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部分行业优秀产品的水平分别提升至22.3%和8min。
结合社会热点和行业痛点问题,中国汽研还发布了《复杂气候环境及危险场景下的智驾系统测评研究》报告。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汽研作为汽车行业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践行央企责任,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导下,联合阿维塔、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城汽车、丰田中国、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华为、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赛力斯、深蓝汽车、同济大学、蔚来汽车(按拼音首字母排序)15家单位共同开启智能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标准课题研究,解决汽车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建立测评标准,为企业开发提供技术引导,为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在下午召开的复杂极端测评环境技术研讨会上,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作《ABS-智能驾驶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功》报告,赛力斯汽车平台技术体系智能测试平台副总经理杨青作《软件定义汽车 场景定义功能》报告,蔚来汽车AD法规测试团队负责人杨凯作《智能驾驶产品功能解读及技术研发》报告,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专家叶年业作《上汽通用五菱低碳节能技术路线》报告。与会专家就智能驾驶、测评场景、低碳节能技术等展开讨论,气氛热烈。
中国汽研积极响应社会关注和行业呼声,持续发挥行业价值,在会上介绍了智能新能源汽车复杂极端环境测评技术研究框架,希望通过行业共商共研共创,建立一套科学、统一、专业的极限测评标准,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将重点从消费者实际用车角度搭建测试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复杂极端环境下使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客观评价,推动整车汽车技术升级,引领新能源汽车测评新篇章。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