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上的“高新速度”

新赛道上的“高新速度”
2024年01月17日 03:30 贵阳日报

  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无人驾驶汽车、AI全科医生、3D打印技术、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5G应用……提到贵阳高新区,常常能想到许多与“高科技”挂钩的关键词。历经30余年的发展,贵阳高新区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如今,在一条条创新发展的新赛道上,贵阳高新区正一路飞奔,不断跑出新优势,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产业正成为激发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激活新引擎

  推动科技创新“走在前”

  2023年,贵阳高新区以产业、企业发展为抓手,全年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8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1亿元,新增142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助推作用进一步凸显。

  随着创新领域硕果迭出,一个个关于创新的梦想在贵阳高新区启航,一项项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为助推企业勇于突破各种“围墙”,贵阳高新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于初创期企业,建设一批综合孵化器,通过探索开展“异地孵化”“反向孵化”,配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政策服务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对于成长期企业,全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升知识产权拥有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小升高”,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同时,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贵阳高新区引导企业稳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企业围绕发展需求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研发机构,让研发机构在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实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

  以获批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为契机,贵阳高新区大力探索建立基于定量评价、精准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政策体系,更精准、更早期地识别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和公共政策向企业集聚。

  目前,贵阳高新区正围绕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目标,积极布局绿色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未来产业新赛道。今后,该区还将不断完善“科技研发+中试熟化+产业培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用精细服务助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潜力产业培育、目标产业培育打好基础。

  开辟新领域

  发展迈上新台阶

  车间里,一排排机械手臂上下翻飞;10多米高的智能立体仓库中,物料被自动识别出库……走进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这里已成为机器人的“主场”。

  作为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贵阳弗迪电池已建成6条15GWh产能生产线,专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远胜于发动机之于传统燃油车。只有电池技术足够先进,才能够保证电动汽车在性能、续航里程、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出色。

  2019年1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贵阳高新区签署《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成立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其所生产的刀片电池厚度仅为13.5毫米,能够像“刀片”一样插入电池包里面,相比传统造型的电芯,有效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我们生产的刀片电池,已通过安全性要求最苛刻的针刺测试。在动力电池界,通过这一安全测试的难度堪比登顶珠穆朗玛峰。”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电池的高风险安全位点使用了耐高温和具有优异绝缘性能的高温陶瓷涂层,极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并兼具高体积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和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

  凭借研发实力和创新的发展模式,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让电池在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还使电池成本下降30%,空间利用率提升50%,让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跳动更加强劲。

  随着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扎根贵阳高新区并不断发展壮大,该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于2022年成功突破100亿元,成为贵阳高新区首个工业百亿级产业。

  培育新动能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里,有一家企业利用20余年的时间,成长为全球知名卷式膜分离制造商。

  这个企业就是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9年在贵阳高新区成立,是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其核心产品膜是一类具有脱盐或特殊选择性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可在苦咸水、海水和超纯水等水质实现脱盐功能,在物料的分离、纯化、浓缩等领域实现选择性分离功能,从应用领域分为家用膜、商用膜和工业膜。

  别小看这如同纸张的膜,沃顿科技最大尺寸的膜元件直径达20厘米,长1米,每天能够净水40吨,最小的膜单手就能轻松握住,通常用于野外生存净水。不论大小,每张膜上都有无数小孔,小孔直径为亚纳米级。

  特别是在纺织领域,以化学纤维为原材料制作衣物用品,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化工废水,碱性废水的过滤需要用到耐碱纳滤膜,然而相关技术之前一直由外企掌握,中国严重依赖进口。

  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沃顿科技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攻克技术壁垒,成功研发耐酸、耐碱纳滤膜,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自主研发、批量生产的8英寸国产耐碱纳滤膜产品,实现进口耐碱膜的国产化替代,使中国纺织企业印染废水吨水处理成本降低了40%。

  如今,沃顿科技已规模化生产包括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抗氧化膜、纳滤膜、物料分离膜和家用膜等20多个系列、200多个规格的膜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饮用水、工业纯水、电子超纯水、海水淡化等领域,产品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目前国内品类最全的反渗透干式膜元件生产制造商和服务商之一。

  塑造新优势

  争当行业领跑者

  在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上,贵阳高新区企业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39AI全科医生”项目荣获该赛事健康医疗大数据主题赛二等奖。

  这是继2023年5月“39AI全科医生”在数博会上发布以来,又一次在重要活动上崭露头角。

  “利奈唑胺能治疗多重耐药的结核性脑膜炎吗”“利奈唑胺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通常可以治疗耐药性肺结核和耐药性腹腔结核”……在朗玛信息的展厅,记者首次体验了“39AI全科医生”,通过语音或者输入文字,“39AI全科医生”迅速分析,给出十分准确又详细的答案。

  “我们的AI全科医生有个特点,你问的问题越细、越专业,它的回答就越精准。”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笑凡介绍,该项目是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类似于“全科医生”人工智能服务,开展辅助诊断、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咨询服务。

  作为贵州最早涉足大数据医疗的科技企业,朗玛信息以大数据为引领,紧抓贵州发展机遇,于2013年开始向“互联网+医疗”领域转型,历经十年耕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闭环。

  “正是源于企业前期的发展,我们积累了海量的医学数据。2022年7月,我们开始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布局,经过200多天的数据清洗,再由几百名工程师进行训练和强化,最终训练出初级的全科医生大脑,这是我们在AI领域一次全新的探索。”李笑凡说。

  接下来,朗玛信息将抢抓医疗健康垂直领域机遇,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民生领域和医疗场景中,不断塑造新的发展优势,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婷 李雯文/文

  贵阳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图

(《 新赛道上的“高新速度”》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贵阳市 新能源汽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