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落子,千亿高原起“高峰”

“龙头”落子,千亿高原起“高峰”
2024年01月08日 04:22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董 翔

“2022年10月7日刚发出中标通知书,4天后就拿到了桩基施工许可证。我们北京总部主管基建的领导说,做了30多年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没见到这么快的!”回望一年多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负责人纪飞记忆犹新,彼时,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在江宁开发区开建。南京千亿级的智能电网产业“高原”,新添一座原始创新“高峰”。

锁定龙头,补强产业链条

细细追溯,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早就是南京城市“合伙人”。千余名员工在南瑞路8号扎根十多年,见证并参与城市的成长。但一栋标准的写字楼,并非适合做高精尖的试验场,现有的办公环境越来越难满足研究院开展电力实验的需求——

“楼里的实验室最大也才三四百平方米,有的实验要挪到外省做;层高只有4米2,出于安全生产和产权问题,我们没法改造;实验室承重要求通常是每平方米1吨,但这里只有三四百斤;场地的格局受限,承重柱太多,一些大型储能设备只能放在室外,还不能通电。”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管理部综合处处长秦筱迪说。

此外,南瑞路8号的食堂最早是按照1000人的容纳标准设计,现在一个大院挤进了多家国网系统单位,3000多号人,排队成了大问题。“停车位也早早不够用,大家停车习惯了留手机号,一辆车出来要打三个电话。”秦筱迪说,基于多重因素考虑,2021年上半年,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向北京总部汇报了迁址打算,并通过产业链上的多家兄弟单位放出“风声”。

江宁开发区招商一局局长钱浩向记者回忆,最早得知这一消息,是在同园区企业嘉隆电气董事长的座谈会上。对方无意间流露出的一句“中国电科院说他们现在的场地不够用,可能会搬”,让开发区的一众招商人员为之一振。

南京全市招商引资推进大会提出,要把产业强市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攻方向,立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高站位重招商、强产业。特别是要围绕传统支柱产业提升和“2+2+6”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项目支撑。

江宁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首的智能电网产业已跻身世界级。7.7平方公里的“智能电网谷”内,聚集了智能电网企业265家,是国内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度最高、企业总量和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园区现有企业以产品化、市场化为主,产业链上缺少一个原始创新的重要发起点。”钱浩分析。

而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的中国电科院,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电力行业科研机构,形成了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史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有其深度参与。“可以说,没有中国电科院,我们的产业链就不算完整,更难以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钱浩说。基于这样的判断,开发区决定对这一项目开展“猛攻”。

取舍之间,焕新闲置地块

他们的反应速度,让中国电科院方面意想不到。“我们以为还要让消息‘飞一会儿’,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人打来电话。早上刚接的电话,下午就被带过去看地。”秦筱迪告诉记者,首次考察,他们就对地块很满意。“很平整的一块空地,拆迁、考古等前期工作都已完成,作为科研用地来说是很成熟的。”

此外,该地块距离南京南站、禄口机场都只有20分钟车程,且位于智能电网集聚区的核心地带,比邻未来科技城,南瑞集团、南瑞继保、东南大学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均分布在周边8公里范围内。

最让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心动”的是,南京有着占全国市场80%的智能电网产业规模,集聚相关企业1200余家,形成了“一谷两区”集聚发展格局。特别是在院方深耕的原始创新领域,南京同样担当着“核心技术策源地”“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角色:南京掌握了全国自动化继电保护90%以上技术标准,集群内有578家规上企业、9家独角兽企业和64家瞪羚企业,以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

他们不知道的是,江宁开发区同时也在做取舍。“这一地块是我们从南大科技园那里收归而来,总面积208亩,出让前的各项整理工作都已完成,放在市场上是妥妥的香饽饽。”钱浩坦言,这里东接上秦淮板块,地铁3号线、砂之船商圈等生活配套齐全,如果作为住宅用地,按照当时的行情,每亩地收益5000万元不成问题。

权衡之下,园区选择了“长期账”。“卖给房地产商,再多也是一次性收入。要告别‘土地财政’的老思路,让优质产业站C位,闲置地块才能持续焕发活力。”钱浩说。

全程护航,携手央企共进

2022年2月28日,在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和中国电科院董事、总经理王继业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签约落户江宁开发区。南京这座城市,带给远道而来的央企的惊喜才刚刚开始。

“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南京突出对现有企业的服务,提出要做好在宁企业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贴心温暖,坚定企业深耕南京的信心决心。

“开发区有个重大项目推进办,其中有专门对接我们的专班。光是经常和我联系的就有4个人。”秦筱迪说,过去以为央企到了地方,少不了和政府磨嘴皮子,结果南京直接把服务送上门——

项目方想把招标门槛提高,物色优质施工企业,开发区有专人带队前往江宁区住建局标办对接;一些实验室的主体建设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开发区从中协调,寻找专家论证,同意局部减少装配式工艺;2022年10月11日,市区多个审批部门加班到晚上9点,只为该项目快速拿到桩基施工许可证。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向开发区反映项目推进难点后,管委会主要领导立马喊来一众部门负责人,在走廊上现场办公,商量如何解决。

多方共同推进下,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项目不断跑出央企在地“加速度”。目前,该项目桩基施工正火热开展,主体工程的招标工作也同步启动,招标计划已经发出,施工图设计图正在收尾阶段。

未来,包括综合实验楼、检验检测楼、成果转化楼、配套设施在内的一期工程即将崛起,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以超过25%的绿地率、小于40%的建筑密度、小于80米的建筑高度,极大程度解决电力试验的诸多实际需求。

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明确,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关键技术研发与检测、新能源运行支持技术、太阳能发电并网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宽频域监测分析技术等,建设检验检测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及科研辅助设施,特别是要建成1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部级实验室/技术中心。

南京市投促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南京作为长三角、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有着广阔的市场腹地、巨大的辐射人口和丰富的科教资源,非常适合央企区域总部项目落地发展,能够极大推动央企区域总部企业能级与核心竞争力跃升。

这与企业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不是简单地搬家,而是在新的办公环境下,把南京分院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未来定位是打造华东地区新型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重大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北京和武汉地区的部分非高压检测业务,也要转移到南京,发挥出电科院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纪飞介绍。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不久前,新能源光伏产业的一家龙头上市公司计划新增投资,听说中国电科院南京基地,随即来南京考察并很快落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京市 产业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5 盛景微 603375 --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16.2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16.98
  • 01-08 康农种业 837403 11.2
  • 01-05 贝隆精密 301567 21.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