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自己人”的感情,迸发“生力军”的力量

怀着“自己人”的感情,迸发“生力军”的力量
2024年01月03日 06:22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周 敏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1月2日,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南京市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提出,力争通过2—3年时间,在壮大创新型民营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并现场面向广大民营企业家征集修改建议。

这一系列谋划传递出鲜明信号:南京要把握民营企业创新需求,营造一流成长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开放创新,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含量和发展质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明方向——发展创新型民营企业

南京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南京民营经济要走在前列,必须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

回首来时路。从体制内人员“下海”批量孕育出一批企业,到高学历、高技术知识分子创业,中圣科技、久吾高科诚迈科技等崭露头角,再到汇通达、运满满等平台企业,以及世和基因、超芯星半导体等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企业相继涌现,南京民营经济呈现出研创型、平台型特征。

要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勉励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截至2023年末,南京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6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万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进入胡润排行榜的独角兽企业17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92.5%、98.2%、82.6%、88.2%。尤其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新征程上,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定位,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南京民营经济要走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具体怎么走?在技术创新上,要系统布局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要素,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产业创新上,既要参与“两钢四化”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也要在新兴赛道、细分领域“开道超车”。在模式创新上,要依托软件与硬件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等优势,加快生产模式、组织模式、运营模式等全方位变革。在开放创新上,要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等平台,在集聚要素、“链接全球”中大显身手。

优环境——直面民企难题和困惑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气。

南京已连续5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根据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该市入选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会及副省级城市。

新发布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包括6个部分26条措施,涉及破除壁垒、优化服务、扩大融资、拓展市场、强化创新、维护权益等方面。不少措施瞄准民企核心关切。比如,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中,提到“超过400万元的政府采购工程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预算项目总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这意味着民企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针对民企融资难问题,《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在“宁创融”、“宁创贷”、转贷基金、“苏岗贷”等四项产品之外,提到开展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更多民企挂牌上市。

“先后5次征求不同方面的意见,形成了现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南京市副市长吴炜现场邀请民营企业家继续提意见、给建议,会后将吸纳、完善、充实。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在于说到做到,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的关键在于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南京市市长陈之常说,各板块、各部门要统筹把握时度效,做好权威发布、回应企业关切、加强效果评估,让民营企业对南京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树起来、预期强起来。

鼓干劲——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会前暖场,两侧屏幕滚动播放2023年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命名)的民营企业光荣榜;会议伊始,通报表扬了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并授牌;发言环节,先请企业讲话,再由部门表态……两个小时的大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始终居于C位。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华天科技,深切感受到南京对“自己人”的呵护。2018年,这家企业在浦口经开区动土建厂,建设全球领先的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如今一期工程完工,春节后将投产。得益于南京不断打造的优质营商环境,华天南京创造了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用时仅17个月的“华天速度”,在宁累计投资近百亿元,实现产值50多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华天电子集团副总裁、华天科技江苏公司总经理肖智轶透露:“未来3年计划在宁继续增加投资百亿元以上,在南京打造国内最大封测规模的生产基地。”

不光是华天科技。天加环境从“做洁净空气生意”起步,32年专注科技创新,洁净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诺唯赞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原料、动物检疫等多个细分领域,确立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龙头地位,近3年纳税超过5亿元;硅基智能、传奇生物、小视科技等新赛道企业,剑指行业空白,聚力交叉融合,从产业科技变革的风口中脱颖而出。

继续壮大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南京提出,通过2—3年努力,力争再新增2—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00家、上市公司超200家;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15%。同时,要高效配置和集聚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京市 民营企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
  • 01-05 贝隆精密 301567 21.46
  • 01-03 云星宇 873806 4.63
  • 01-02 西典新能 603312 29.0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