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版图支离破碎,曾贵为山东首富的卢志强也未能力挽狂澜。
截至12月27日收盘,“泛海系”旗下上市公司*ST泛海(000046.SZ,下称“泛海控股”)报收0.38元/股,触发强制退市规定。当天晚间,泛海控股公告称,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27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将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泛海控股股票自2023年12月28日开市起停牌。
泛海控股于1994年登陆深交所,是房地产行业最早一批上市公司,是“泛海系”的核心产业平台。在创始人卢志强的打理下,泛海控股用三十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一家涵盖金融、房地产、战略投资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
2016年,泛海控股迎来高光时刻,实现营收246.7亿元,同比增长79.4%,创下历史纪录。彼时,信达证券用“扬帆展翅 志在高远”来评价泛海控股。信达证券认为,泛海控股旗下项目向上调价、京沪项目拆迁顺利进行以及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都将成为其股价的催化剂。
不曾想到,7年后泛海控股却沦为“仙股”,年内股价大跌近7成,较历史最高点21.03元/股跌去约98%。
今年,退市房企不只泛海控股。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总监刘水指出,前几年房企退市现象只是零星发生,一年也就一两家企业,而今年比较集中。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已有12家房企退市。A股的ST阳光城、ST泰禾、*ST蓝光等8家企业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退市,港股的新力控股、南海控股、嘉年华国际、三盛控股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退市。
退市浪潮下,多位旧日首富资本梦碎。昔日闽侯首富、阳光城董事长林腾蛟,原四川首富、蓝光发展原董事长杨铿,原福建地产首富、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都已离场,他们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也摇摇欲坠。
老牌房企顶峰跌落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泛海控股走向退市早有征兆。
泛海控股由卢志强一手打造。2014年以前,泛海控股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布局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核心城市,代表项目包括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和武汉中央商务区等。
2014年,房地产行业承压,泛海控股作出战略转型发展的决策,提出在继续发挥现有房地产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融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金融和战略投资等业务板块,通过收购并入信托、保险、证券、期货、典当和资管等金融资产。
金融和投资业务让泛海控股实现快速扩张。
泛海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信托业务因为实现对民生信托的控股并表,业绩大幅提升,全年实现营收19.21亿元,同比增长77.54%;实现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143.22%,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达1434.05亿元。战略投资方面,重点投资项目包括云锋基金、万达影业、北汽新能源和WeWork全球等。
与此同时,泛海控股的地产业务出海顺利。2016年,泛海控股收购美国夏威夷西区项目和夏威夷科琳娜1号地两个项目,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等5个重点城市共拥有7个地产项目。
顶峰时期,“泛海系”参控股数十家上市公司,覆盖地产、能源、金融、科技以及境外投资等多个领域,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2015年,卢志强以830亿元财富,成为山东首富。
快速扩张为泛海控股今天的败局埋下隐患,和营收增长、资产膨胀一同到来的是债务规模。
2014年确定转型战略后,因为收并购和战投,泛海控股负债攀升。财报显示,2014年,泛海控股负债总额约583.7亿元,2018年扩大至1836.7亿元,增长215%,资产负债率为86.6%。
当时,泛海控股已经意识到债务危机。在2018年年报中,泛海控股称,为应对有息负债规模较高且部分债务集中到期的问题,公司在加强存量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的同时,多措并举增加现金流入,确保了公司资金周转顺畅、各项债务如期偿还。
但意外很快到来。
2020年6月,武汉金凤凰假黄金案震惊金融圈,民生信托涉案金额高达40.74亿元。“踩雷”的民生信托不得不向投资者先行垫资兑付,这让泛海控股2020年计提减值损失超过25亿元,并由盈转亏,亏损47.2亿元。
这一亏损势头持续至今。今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泛海控股归母净利润亏损68.87亿元,负债合计981.7亿元。
护盘大招频出
老牌房企谢幕难免令人唏嘘,但退市在2023年变得稀松平常。
“房企在普遍净利润亏损的浪潮之外,由市场下行、债务违约,叠加产生的余波也对企业的上市情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克而瑞表示,由于经营业绩不佳、债务重组进程缓慢等原因,部分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A股“披星戴帽”的上市房企越来越多,部分港股上市房企也正面临着停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A股有16只股票退市,2022年有42只股票退市,2023年以来退市股票达45只,创下新高,其中ST阳光城、ST泰禾、*ST嘉凯等8家公司属于房地产行业。
今年6月6日,蓝光发展因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被终止上市,成为年内A股第一家退市房企。
港股方面,今年截至目前已有4只内房股被摘牌。最新退市的房企是三盛控股,于12月27日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执行以来,房企退市成为市场热点,也因此产生新的风险。“退市企业多,影响市场预期,外界容易产生‘这个行业不行了’的想法。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可能会将退市和破产联系在一起,导致信心不足从而引发交易量下降的问题。”
还留在赛场上的选手,因为股价大跌启动“护盘行动”。
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181家A+H上市房企总市值(不包括已退市房企)较年初减少10892亿元,其中A股上市房企下跌20.55%,H股上市房企下跌32.15%。
根据Wind统计数据,A股110家上市房企中,12家房企股价年内跌幅超4成,包括*ST泛海、金地集团、ST世茂、中交地产、新城控股、华侨城A、万科A等。
为提振股价与保壳,不少房企“花式护盘”。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2023年截至12月11日共有10家A股房企宣布提振股价计划,主要方法有三种:定增注入控股股东资产提升公司价值、通过公司回购股份刺激股价、股东增持。
金科股份、荣盛发展注入股东资产以规避“1元退市”危机。保利发展、世茂股份通过回购股份刺激股价。万科董事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的2023-2025年度现金薪酬方案增加年度股价变动作为调节系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执行院长、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认为,短期内,回购和增持可以支持企业稳定股价,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但企业长期的股价能否止跌回升,仍需要行业基本面的修复。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修复自身的造血功能,恢复正常运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