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北京文化书系”研讨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四套丛书的编撰过程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探讨,以此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文化书系”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院等单位承编,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于2023年4月正式发布。“北京文化书系”包括古都文化丛书20部、红色文化丛书12部、京味文化丛书10部、创新文化丛书5部。四个系列共47部、1275万余字。历时5年时间编纂,编委会成员、专家、作者、编辑等近千人参与。这套书系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内涵的大型系列丛书。
阎崇年:丛书出版是北京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当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市社科院满学所原所长、“古都文化丛书”主编阎崇年指出,在北京建城三千年、建都八百年中,仅元大都留下残缺的《析津志辑佚》,明朝虽有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蒋一葵的《长安客话》等私人零星著作,却没有留下一部官修的“明代北京文化丛书”。清朝留下的一部《日下旧闻考》还是在朱彝尊个人著作基础上考订增补而成书的。民国短暂不足论。新中国前三十年也没有这样一部书。改革开放以来,从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十年之间,“北京文化书系·古都文化丛书”出版了。可以说,这是北京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都城史上的一件盛事,更是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李忠杰:研究红色地标是红色文化研究一个创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红色文化丛书”主编李忠杰讲了“北京红色文化丛书”12本书里的一些创新手法。如《北京学府的红色文化》,与以往介绍单个学校的革命斗争史不同,着重从整体上介绍北京学府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内容和特点。这种写法虽然要困难得多,但体现了北京学府红色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北京红色地标》不仅介绍了具有地标意义的红色遗址遗迹、重要建筑和纪念设施。还从建筑学和美学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建筑设计上的特点。明确提出和研究红色地标,这是红色文化研究的一个创新,也是北京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李忠杰说道。
刘铁梁:京味文化流传在京城百姓生活记忆叙事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京味文化丛书”主编刘铁梁作为民俗学者,在研讨会上阐述了何谓“传统文化的生活传承的”看法。他认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研究实际上存在着重视“文献传承”而忽略“生活传承”的局限。某些传统文化研究者也注意从文献中找寻民俗文化的资料,却没有意识到,文献的记载只是以文字传承的方式对生活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记录、描述与评价,却不等于生活传承本身。
在刘铁梁看来,对于传统文化整体的传承来说,生活传承远比文献传承更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和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生活传承一旦中断,作为一种系统运作过程的文献传承必然随之中断,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也就中断。
“京味文化流传在京城百姓的个人生活记忆和叙事当中。如果说,今后京味文化的研究与书写还有什么是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那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老百姓的交流,并且将这种交流过程生动具体地呈现于作品之中。”刘铁梁进一步表示,平时要加强对老百姓个人生活记忆故事的采录,与所接触到的北京城乡居民都能够进行毫无拘束的交谈,维护和加强老百姓言说自身文化的话语权,这样就一定会进一步提升京味文化的水平和质量。此外要大大拓展关于北京城乡生活文化的视野,获得更多百姓生活中的人间情感。
刘祯:戏曲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中裂变
研讨会上,作者代表、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刘祯讲述了“京味文化丛书”中《北京戏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他看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很多传统文化和旧事物退出现实生活,甚至以几何数字走向消亡,但“京味”文化,却随着戏曲之演唱而得以保存,为百姓日常娱乐生活所必需,其义即不可浅而视之。非遗保护,就是要守住传统,留住人们的精神家园,不至于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让人找不到根,没了魂,失了家。
“戏曲文化的鲜活、生动和立体性,在当下即便没有了20世纪梅兰芳时代的一统地位,但它表达的思想情感,它的唱腔旋律和形象塑造,依然成为中国人文风俗之文化符号。”刘祯认为,传统与现代不完全是对立、排斥的,而是互补和彼此作为参照的,了解戏曲文化的过去,有俾于对我们创造戏曲文化的未来,也是保护“京味”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戏曲作为一种艺术,还具有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裂变”的使命。唯其能够发生这种“裂变”和“转型”,戏曲方能从传统走向现代,真正成为一种“当代”的艺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