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2年全国第一!广西这个“甜蜜事业”,离不开他们助力

连续32年全国第一!广西这个“甜蜜事业”,离不开他们助力
2023年12月16日 12:17 广西新闻网

转自:南国早报客户端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眼下是广西甘蔗收获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收割队纷纷奔赴广西砍甘蔗,助力广西“甜蜜事业”。据悉,近年,每到榨季,成千上万的砍甘蔗能手从河北、贵州等地来到广西甘蔗林,他们或同村结伴,或携家带口。按照一天200块的砍蔗钱计算,一个榨季3个月,每人就能挣到近2万元回家过年。

甘蔗地里的甘蔗大军

12月14日,在南宁市武鸣区龙庆村的一片甘蔗地里,来自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的余付里夫妇熟练地挥动着柴刀,将近3米高的甘蔗从根部砍下后,削去枯叶和尾部,放到一个铁架上。当甘蔗与铁架上的半圆铁环齐平时,余付里抱起甘蔗掂了一下重量:“嗯,应该差不多了。”

▲砍蔗工将砍好的甘蔗熟练捆绑。▲砍蔗工将砍好的甘蔗熟练捆绑。

按照“交货”标准,一捆甘蔗的重量需达到27.5公斤,按照2.5~3元/捆的价格结算工钱。余付里不用称重,“凭手感”就知道够不够秤。果然,在交货时,这对夫妇砍下的每一捆甘蔗均在30公斤以上。

▲来自贵州、河北等地的砍甘蔗工,加入砍甘蔗队伍。▲来自贵州、河北等地的砍甘蔗工,加入砍甘蔗队伍。

实际上,在砍甘蔗的队伍中,余付里夫妇算是新手。半个月前,他们和哥哥嫂子们一行5人加入广西砍甘蔗大军。目前一个人每天可以砍45~50捆,拿到150元。

▲蔗场管理员向砍蔗工(左)支付当日工钱。▲蔗场管理员向砍蔗工(左)支付当日工钱。

相对于余付里夫妇,同样来自贵州的吴先银颇有些骄傲,因为他一天可以砍65~70捆,轻松拿到200元工钱不成问题。吴先银告诉记者,他有5个孩子,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养家。从2021年至今,他已经连续3年到广西砍甘蔗,2022年,工作两个月,就拿到了1.2万元。

说起来广西砍甘蔗的初衷,吴先银说:“一是为了贴补家用,二是看到视频里砍甘蔗这么欢乐,我们也来试一下。”

砍蔗新手的10天考验期

“劳动强度不大,就是要坚持。”每一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对于农村出身的余付里和吴先银来说,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每天早上6点30分吃早餐后,就开始一天的砍砍砍,看着身后堆起的一捆捆甘蔗,这是他们最大的成就。

▲田地里放满一捆捆打包好的甘蔗。▲田地里放满一捆捆打包好的甘蔗。

从2019年开始,来自河北的王江涛便开始组织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广西砍甘蔗。“后来我发现,这个行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就把招工范围扩大到其他地方,甚至跨省。”王江涛表示,目前他手底下的砍蔗工来自河北、河南、贵州、云南等地,他负责工人的一日三餐。

“45~60岁,干过农活的,比较适合砍蔗。”王江涛介绍,此时的北方属于农闲时,组织工人过来并不难,难的是刚开始的10天适应期。他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砍甘蔗,砍得慢,刚开始的10天内,每天拿几十块钱。”

在王江涛看来,能够熬过这10天考验期,每天砍100捆基本上是打底的。来自云南的杨成林告诉记者,勤快点的话,一天有200多元收入,他算了算,按榨季3个月来算,预计收入近2万元。

为砍蔗工解决生活问题

种植大户杨颂强告诉记者,这片甘蔗林的面积近1500亩,与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农糖业)签订了订单农业,计划需要100个工人在榨季里砍蔗。

▲甘蔗丰收,砍甘蔗有钱赚,工人满脸笑容。▲甘蔗丰收,砍甘蔗有钱赚,工人满脸笑容。

为让远道而来的砍蔗工能够安心砍蔗,杨颂强在附近为甘蔗工提供民房,确保他们有房住、通水电,他说:“砍蔗比较辛苦,我们尽量帮他们提供好一点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外地工人在榨季到广西砍甘蔗,随着甘蔗从小农种植到规划化种植,工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广农糖业为例,其2023/2024年榨季共发展甘蔗种植67万余亩,每年榨季用工大约2.3万人。需要紧急用工时,还会安排车辆到当地接送甘蔗工人。

广西甘蔗产业规模让砍蔗工震惊

“到了广西才发现,这里的甘蔗规模如此惊人。”王江涛告诉记者,广西甘蔗产业化发展,每年榨季需要大量的工人,“我们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业。”

据悉,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最大的食糖产区,是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主阵地。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食糖产量稳定在600万吨左右。农民种蔗收入稳定在250亿元左右。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2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位,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

▲武鸣区的一片甘蔗地。▲武鸣区的一片甘蔗地。

目前广西共有13个设区市73个县(市、区)种植糖料蔗,有制糖企业集团10家,在册糖厂79间,分布在来宾、崇左等11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每年甘蔗榨季,来自全国各地的砍蔗工人奔赴全区各地,和本地工人一起活跃在甘蔗地里,堆起“甘蔗山”。这些甘蔗将运往区内各大制糖企业,精深加工成液体糖、药用糖、注射用糖等深加工产品超过20种,环保餐具、酵母、生物肥等综合利用产品超过30种,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100%。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西 工人 王江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2 艾罗能源 688717 --
  • 12-20 达利凯普 301566 --
  • 12-19 辰奕智能 301578 --
  • 12-18 莱赛激光 871263 7.28
  • 12-18 鼎龙科技 603004 1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