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教育之道及其启示

传统文化的教育之道及其启示
2023年12月16日 04: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刘  强

  中国传统的教育之道亦可称作为师之道。究竟什么样的人配称作“师者”,儒家的教育之道又是怎样的呢?

  温故知新 教学相长

  古语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后汉纪·灵帝纪上》)将师者分为“经师”和“人师”两种境界。究竟该如何区分“经师”和“人师”呢?我们可从《论语》中找到答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这是孔子对“师”的经典表述。“温故”与“知新”并非简单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两者中间的“而”,既可作连词,表递进关系,也可作助动词,训为“能”。朱熹注称:“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显然是把“温故而知新”当作“人师”的必备素养的。子夏也说:“日知其所亡,月勿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这里“日知其所亡”相当于“知新”,“月无忘其所能”则是“温故”,子夏有此良知良能,故后来终成儒门一代宗师。

  《礼记·学记》是最早的一篇教育学文献,其中多次提到“人师”。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显然,“记问之学”是指只能“温故”不能“知新”的死记硬背。“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矣。”一个好的老师,必须知道在何种情况下教育比较有效,何种情况下教育已经失效,这又涉及教育学的深层原理。前引“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的“博喻”,孔颖达解作“广晓”。一个好老师,要善于打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界限,触类旁通,左右逢源,也即孔子所谓“温故知新”“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否则,就只能做“经师”,而不能做“人师”。“经师”只面向文本和知识,可以著书立说,授业解惑;而“人师”却能通过“教书”以“传道”,通过“传道”而“育人”。就此而言,汉代许多五经博士充其量只能算是“经师”,而历代兴学传道、泽被后世的圣贤人物才是真正的“人师”。

  好的老师必须好学与善学。孔子所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便是好学之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则是善学之境。善学不是指对既有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现可以“师法”的人和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格言其实大有深意。它是对“师”之内涵的“下沉式释放”,言下之意,虽然“人师”难求,但师者却无处不在,每个人皆有长处可供“师法”。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也意味着认识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反而更容易进步。

  《淮南子·人间训》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却。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

  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孔子皆自叹不如,但三人却以孔子为师,追随终生,原因就在于三人有“能”,而孔子有“道”。根据孔子“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却”的自陈,可知此道正是“中道”。“中道”虽然是一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但具体到“师道”,便是孔子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礼记·学记》有“择师不可不慎”的告诫,实则也等于说,“择师”如“择善”,能够“择善”,便是能够“择师”。因为“善”无处不在,故“师”亦无处不在。能够“择善而从”,则“不善”亦有“善”处。《老子》第二十七章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又《尚书·商书》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杜甫诗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韩愈也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似此,都是强调为学者应取长补短,转益多师。

  因为“无常师”,故能“教学相长”。《礼记·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阐发“学”与“教”相辅相成之关系极为明晰。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此可谓孔子教育之宗旨。大意是: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尊卑、高下、贤愚的等级差别。举凡邦君、大夫、士人、乡人、朋友、儿子、弟子甚至是“鄙夫”,皆孔子教育之对象。可以说,孔子所倡导的正是一种“全民教育”。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感觉会大不一样。既然是“有教无类”,则教的范围一定包括“民”,故“由之”本来就含有“教之”之意,而“不可使知之”则是说,通过“教之”,虽然不可使“知之”,至少可以使“由之”(也即“行之”或“用之”)。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以往对于此句的解读,多停留在对“束脩”的辨析上。有以束脩乃贽礼之物,即十条干肉之薄礼者,也有以束脩指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带修饰”之礼者。正如《礼记·曲礼上》有“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之训,《易·蒙》有“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之言,皆为强调尊师重教之礼。故朱熹说:“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以上理解当然没有问题。不过,笔者以为,这句话的重心不在前而在后,孔子所要强调的绝非“行束脩”之礼,而是“有教无类”。“吾未尝无诲焉”,其实就是宣布:我的私立学校不设“门槛”,不论“出身”,只要有向学之心,明尊师之礼,均表欢迎。试想,这在教育被上层贵族垄断的春秋时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创举。

  不过,具体到个体,还要根据其不同特点予以针对性的点拨。比如,不同弟子问同样的问题,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皆“问孝”,子贡、子路、司马牛皆“问君子”,颜回、仲弓、司马牛皆“问仁”,子路、子张、季康子皆“问政”,孔子的回答却大不一样,这便是“应机设教”,“问同答异”。也就是说,“性相近”不等于“性相同”,“有教无类”也并非“有教无别”。也就是说,“有教无类”是强调“机会平等”,却不能承诺“效果平等”。因此,一方面要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追求“普及”,避免“垄断”;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追求“个性”,防止“一刀切”或“格式化”。

  愤启悱发 教亦多术

  孔子认为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启发式”教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不到他心欲通而未得时,就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口欲言而未能时,就不去启发他;你告诉他一个角,他却不能推知其余三个角,我便不会再说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简称为“愤启悱发”,说的是教学的时机及方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犹言“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说的是教学的态度及分寸。“愤悱”之后再“启发”,“举一反三”之后再“复告”,充分尊重学生之主体性与能动性,不仅是教学的方法,更是教育的智慧。孔子的“不启”“不发”“不复”,与“诲人不倦”并不矛盾。“诲人不倦”是指专注教育、孜孜不倦,而非“填鸭式”强制灌输,更非不分对象、喋喋不休地“打疲劳战”。

  其次,与“启发式”教学相似的,还有一种“不屑之教”。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意思是,“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即使我不屑于对一个人教诲,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诲。”说到“不屑之教”,《论语·阳货》所载的一个故事堪为好例: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有个叫孺悲的人想来求见孔子,孔子以身体不适推辞了。传话的人出了门,孔子却鼓瑟而歌,故意使孺悲听到。为什么呢?《仪礼·士相见礼疏》说:“孺悲欲见孔子,不由介绍,孔子辞以疾。”认为孔子不见孺悲,乃因其“不由介绍”,有失礼数。此事发生在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哀公不再亲自问政,而是派遣孺悲问士丧礼,不是把孔子当政治家,而是礼仪专家对待;不是亲自请问,而是派使者请问。因此,孔子以取瑟而歌的方式奚落孺悲,作弄孺悲,实则对哀公以示不满”。俗话说,教无定法,孔子的做法其实是深合“不屑之教”之旨的,这也正是苏轼所说的“孔子以不屑教诲为教诲也”。

  第三,就是相对于“言教”的“不言之教”。郭店楚简《老子》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谓不言之教,其实就是“身教”和“行教”。孔子的教育就多行“不言之教”。有一次,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口才好,擅长辞令,孔子让其“行在言先”,正是对症下药。还有一次,孔子对弟子们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没有任何行为不是和你们在一起的,那个每天和你们朝夕相处的人,就是我孔丘啊!言下之意,你们不要只关注我的“言”,还要仔细观察我的“行”。

  第四,推长违短,虑以下人。孔子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格平等的教育,故非常重视情感的传递,既尊重学生的隐私,也呵护学生的自尊,甚至连学生的缺点都能予以关照。《孔子家语·致思》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将出而雨,门人曰:“商有盖,请假焉。”子曰:“商为人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长而违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盖,恐不借而彰其过也。”

  商,即卜商,字子夏。他“为人短于财”,故孔子出门遇雨,却不向子夏借伞,以免让他为难。孔子说“与人交者,推长而违短”,显然是把师生关系也当作一般人际关系,并没有以师者自居,而是遵循着一种“扬长避短”的“平等交往原则”。《礼记·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孔子之教,可谓“知心”“长善”“救失”之教。

  孟子也以教育弟子为乐事,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将教育英才之乐置于“王天下”之上,其实就是把“道”置于“势”之上。但孟子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一“乐”一“患”,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乐为人师”是立己达人的境界,“好为人师”是自以为是的虚荣。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孟子总结了君子教育的五种方式:像及时雨滋润禾苗者有之,成全德行者有之,培养才能者有之,解答疑问者有之,取前人之善以私淑自学者有之。笔者以为,这五种教育方法大概对应了《礼记·学记》从“小成”至“大成”的五个阶段:“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特别是“私淑艾者”,相当于“深造自得”的“出师”境界,叶圣陶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正此意也。

  (作者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孔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22 艾罗能源 688717 --
  • 12-20 达利凯普 301566 --
  • 12-19 辰奕智能 301578 --
  • 12-18 莱赛激光 871263 7.28
  • 12-18 鼎龙科技 603004 1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