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提起蚯蚓,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小的蚯蚓中蕴藏着多少致富潜力呢?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的返乡青年张凯,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特色养殖,小蚯蚓“串”起生态循环养殖链,“引”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最近张凯的蚯蚓基地里一派繁忙,除了要搞生产,还要给从各地赶来学习的取经者介绍经验,这让返乡青年张凯当起了“老农人”的老师。
“欢迎在外肥城人才回家过年!”本是平常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张凯的人生道路。2018年,已经升任某农业电商平台副总裁的张凯,在回乡过年时看到路边的标语,一下子触碰到因常年在外奔波而疲倦的心,他决定放弃百万年薪、返乡创业,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成为一名新时代“新农人”。
回顾在农业圈的经历,张凯发现农业源污染治理、循环农业和农产品转型升级是个好方向,在经过一系列充分地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后,张凯决定投身到蚯蚓养殖——畜禽粪污处理项目中。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他引进的第一批蚯蚓种苗投放后出现大面积死亡,造成损失200多万元。遇到困难的张凯拿出了他不服输的劲头,通过研究摸索,认真分析失败原因,他意识到,如果想要扭转局面,就必须深入掌握科学先进的蚯蚓养殖技术。2019年,张凯拜访各地技术专家,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薪聘请3名专家教授,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技术创新团队。经过持续研发,张凯团队摸索出一套真正能打通前端固废收集、中端生物转化及后端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
从起初是3到5亩地的小规模养殖,到如今120余亩地大规模养殖,张凯的创业项目逐步成长起来。“以我们基地为例,每亩地每年可实现10万元的收益,处理畜禽粪便及其他固体有机废弃物400吨,每亩地产出蚯蚓3吨、蚯蚓粪150吨,并带动了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张凯说。
蚯蚓吃进去的是“垃圾”,产出的是“黄金”。蚯蚓除了其本身的经济价值,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蚯蚓的养殖原料为畜禽粪便、秸秆等,通过蚯蚓的生命活动,均可以达到净化的目的,为农村的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张凯介绍,下一步,他打算在蚯蚓养殖垄间种酸枣树,等酸枣树长成后,酸枣叶茶和酸枣仁的收益又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拉长了这条由万千蚯蚓引发的绿色循环产业链。(纪宗玉 孙梦涵 董祺桉)
编辑:穆皓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