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港口”建设发展实现新突破

我市“大港口”建设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3年11月24日 06:25 媒体滚动

本报讯 (记者志远)记者从11月22日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全面推进“大港口”建设,打造陆海联动枢纽,港口辐射带动、产业聚集、经济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1至10月份,唐山港9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占年计划的87.2%,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31亿元以上。新增生产性泊位1个,总数达到144个;新增年通过能力500万吨,总能力达到6.58亿吨/236万标箱。“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大宗散货码头功能优化提升试点”“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智慧化改造项目”两个试点项目在全国6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一批14个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加密内贸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1至10月份完成多式联运量15.61万标箱。开通唐山港—胡志明港—林查班港国际集装箱航线,港口货物通达能力不断提升。1至10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89亿吨,同比增长9.18%,稳居世界港口第二位,其中外贸吞吐量27143万吨,同比增长22.62%。预计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8亿吨,同比增长2%。

口岸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曹妃甸港区新天LNG、曹妃甸实业港务等3个泊位实现对外开放,全港对外开放泊位达到80个。今年以来,在乌兰察布、廊坊、张家口、衡水布局建设4个内陆港,总数达到54个;1-10月份,集运货物18.22万标箱,内陆港区域物流中心作用日渐凸显。积极推进航线、班列开行,全港共有海上货运航线235条,通达欧美、日韩、澳大利亚、非洲等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全面推动海洋产业招商。涉及项目40个、投资额844亿元;我市新增船舶9艘、运力12万载重吨,新增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企业30家,航运业规模和能力全省领先;预计全年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5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35%,居全省第一。基于5G技术的集装箱智慧码头创新应用项目、信息安全感知管理平台等一批智慧化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15个智慧港口建设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780万元。

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立重点港口建设项目“快速服务通道”,曹妃甸新天LNG泊位从建设到开放运营创全国最短纪录;采取“定时、定船、定港”的模式开展船舶检验,做到一船一档规范管理、“送证上门”;坚持危险货物船舶随到随审,作业审批不过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唐山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28.03
  • 11-24 广厦环能 873703 23.45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11.2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