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科研论证要防止“证实性偏差”
■张西成
在科技领域,不少科研论证都始于一种推测或假设。一般而言,任何假设都有真假对错之分,用事实证明它是真的叫证实,假的则叫证伪。例如,人们观察到100只白天鹅后提出假设: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接下来人们看到的天鹅如果都是白的,就证实了这个假设。如果发现天鹅并非都是白色的还有黑色的,那么这个假设就被证伪。
军事科学研究是对未来的探索,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对抗性,客观上要求科研成果必须全面准确、真实可靠。而运用证伪思维,从反面角度来质疑、反驳某些学术观点,进而发现错误、排除谬误,使科研成果更加逼近真理,无疑是更加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然而,人类的本能是喜好证实而非证伪。究其原因,是心理学上有个叫“证实性偏差”的因素在作祟,即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对己有利的观点,就倾向于在搜集和分析信息过程中,寻找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忽视不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或者将模棱两可的信息向着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方向进行解释,甚至不惜花费时间和资源来贬低与自己立场相左的观点。
这种“证实性偏差”在历史及现实中有不少案例。古代“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放眼世界,有不少军火商像楚人卖矛和盾那样,把自己生产的兵器吹得天花乱坠,似乎无所不能,可真正上了战场却暴露出很多短板。这种喜好证实、规避证伪的做法,到头来如同一位哲人所言:“任何荒谬的、无中生有的事件或观点,都很容易搜集到证据来证实它。”
一位学者说:“在信息化战争中,你可能拥有100∶1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可能因为一根保险丝而全面改变。”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体系、一套装备、一种战法,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都存在着强弱相间、优劣相伴、长短相随,必然会遇到类似于“一根保险丝”这样的挑战。可有些科研论证常常是片面地搜集、罗列有利于科研评价的主客观因素,而有意回避影响科研评价的不利因素;片面地夸大科研成果实施后的成效,而对实施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估计不足。这就使得对问题的研究陷入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之中,让人们不再研究其他应对方法,不愿再分析现有选择的风险与不足。如此一来,科研成果的合理性、可靠性会大打折扣,面临的危险和挑战也会随时而至。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总结自己的科研体会时曾说:“我总是像法庭上正反律师那样,站在对立的立场以截然相反的论据来论证我的研究成果。”作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和胜负移位的杠杆,军事科研的成效最终都要接受对手的检验、实战的考验。因而要从自我感觉良好的思维观念中走出来,从“证实性偏差”的狭隘习惯中走出来,多运用证伪思维,多倾听反对意见,多关注否定论据,在正反权衡、质疑否定中不断校正自己的科研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和智慧,更要有对打赢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