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新赛道 科创向未来——第十五届无锡新能源大会观察

竞逐新赛道 科创向未来——第十五届无锡新能源大会观察
2023年10月31日 10:57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竞逐新赛道 科创向未来(主题)

——第十五届无锡新能源大会观察(副题)

记者 王璐

2020年,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一场“能源革命”浪潮在中国掀起,新能源成为巨大的产业风口。

据悉,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3年11月2日至4日在江苏无锡举行。大会将重点展示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并围绕“双碳赋能·科创未来”的主题,解析新赛道,共商新能源产业发展大计。

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先导智能占据锂电设备行业绝对市场份额,可生产涂布设备、卷绕设备、化成分容设备等前中后各个工序设备;远景能源整机装备是风电行业出货量龙头,带动了一大批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隆基氢能、双良集团、华光锅炉等企业在制氢装备领域居于领先水平,并具备制氢装备检测认证能力……

纵观新能源装备行业,无锡企业向上攀升突破的身影比比皆是,这背后是无锡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的深谋远虑,也是加快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无锡出台实施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和招引新能源产业项目,成为全国少有的拥有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全品类新能源装备的城市。

例如,光伏装备涵盖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链多个生产环节,在单晶炉、串焊机、原子层沉积钝化设备、数控金刚线切片机、光伏磨床一体机、多晶硅还原炉等核心产品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拥有先导智能、奥特维微导纳米弘元绿能双良节能、连城凯克斯、帝尔激光、拉普拉斯、江松科技等一大批上市公司。

无锡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5.36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工业产值1296.01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光伏产业实现营收763.33亿元、同比增长26.58%;风电产业实现营收251.88亿元、同比增长36.36%;储能产业实现营收43.31亿元、同比增长32.33%;氢能产业实现营收85.72亿元。光伏产业营收一直保持30%以上高增速,产业拉动效应显著。

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发展动能也激活澎湃。全市新能源在谈项目58个,预计总投资650亿元,重点项目涉及正极材料、华润电力、远景动力等国内外新能源龙头企业。全市共有亿元以上在建新能源项目72个,总投资992.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6.1%。此外,无锡已提前布局TOPCon、异质结和钙钛矿等电池技术的高端产能,率先形成了有效产出,走在业界前列。

无锡瞄准国内外新能源优势头部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提升增长动能,在产业政策、要素保障、行政服务方面支持无锡已有的“单打冠军”“独角兽”新能源企业,鼓励企业所在地区制定“一企一策”。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20家新能源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00亿元,其中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有10家,达到200亿元的有5家,先导智能市值超过了500亿元;全市新能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25家,占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10.7%;全市规上新能源企业有雏鹰企业5家、瞪羚企业11家、准独角兽企业4家。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市增速最快、活力最高、势头最好的‘465’产业集群之一。”无锡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称。

根据《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无锡将构建以四个地标产业集群、六个优势产业集群和五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未来,无锡市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的投入,不断强链补链优链,聚焦和抢占新赛道,形成具有无锡新能源产业独特竞争力的新优势,打造具有国际标识度的“新能源装备之都”。

聚各方力量共谋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低碳零碳正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要大有可为,需要汇聚各方力量。

无锡新能源大会成功举办了14届无疑是最生动的实践。从2009年创办以来,大会就扎根于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重点关注光伏、储能、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品应用及推广,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和精品展览,为行业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也成为政策宣传和解读的前沿阵地。

今年是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第三年,良好开局之后如何再获更大成效?第十五届无锡新能源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龙头企业代表和院士专家将齐聚一堂,探讨碳中和路径与技术创新,共商新能源产业发展大计。

风电不仅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制造链;光伏组件在过去十年中发电效率提高了25%;半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加快量产步伐……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

本届新能源大会上,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协鑫集团、双良集团、弘元绿能、十一科技、TCL中环、尚德、隆基、远东集团、江苏海基等龙头企业将领衔展出风光氢储及碳中和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不容忽视的是,创新、产业发展不是各自为政,只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完成,需要“抱团发展”。

无锡的做法是打造一批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成立锡山新能源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000亩,重点关注动力电池、新一代光伏、氢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已布局德力佳、恩捷、华晟、极电光能、蜂巢等重点企业;宜兴市氢能产业园加快建设,已落户引领者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产业化项目、尚亿氢能催化剂项目,储备了灵谷副产氢提纯、巴拉德船用大功率电堆、长城特嗨氢能源检测中心等产业化项目和功能化平台;无锡明阳氢燃动力氢燃气轮机燃烧室研发中心投运;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电力储能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储能汇平台组建成立。

值得期待的是,本届新能源大会将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发布和对接交流,搭建产品技术交易平台,促进更多项目签约和订单成交。

据介绍,目前已征集新能源大会签约项目70余个,合同总金额超1200亿元,类别涵盖高端装备、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

竞逐储能等热门赛道

随着“双碳”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型储能、分布式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成为热门赛道。

这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中就能直观感受到。以新型储能为例,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呼应这些行业内的热点话题,本届新能源大会将举行“分布式光伏+储能大会”“n型光伏电池及组件技术研讨会”“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论坛”等专题活动。与此同时,还将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主流媒体合作,发布权威报告《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和《2023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白皮书》。

据了解,《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显示,新型储能对平抑电力负荷波动、提升新能源消纳有重要作用,正在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双碳”目标落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催生新的产业生态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完成了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储能在能源结构转型和新能源消纳领域作用凸显,储能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十四五”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储能应用场景、技术路径逐步成熟,应用领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新型储能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

会上还将发起成立“新能源装备产业生态合作组织”,“无锡市新能源产业基金”也将现场揭牌,并举行“首届太湖绿色卓越奖”颁奖仪式,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树立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
  • 11-06 泰鹏智能 873132 8.8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
  • 11-01 纳科诺尔 832522 1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